新国学网:一篇《瘗琴铭》,不辨真假,只看好坏_瘗琴铭-碑帖-出土-赝本-生不逢辰

编辑:邢冬妮 来源:中国书法网
 
颜升《瘗琴铭》,颜升撰并正书,唐显庆2年(657)8月立。江苏吴县出土。国家图书馆藏。《瘗琴铭》出土

BMHaTBvhLqHMBAgdNX5vS2xrsq60CcIvmOGh5SfR.jpg

VMV8Fyv5pw2QVKvbBkIxhPbxcLY0nenx0uDO6ULW.jpg

颜升《瘗琴铭》,颜升撰并正书,唐显庆2年(657)8月立。江苏吴县出土。国家图书馆藏。

《瘗琴铭》出土于清代嘉庆初年,当时文人学者和书法家“发现”的一块“新见唐人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它被刻在一方一尺来长的端砚石材之上。从此时开始,即被许多学者所关注,并著录于他们的金石学著作之中。并且规模宏大的有唐一代的文章总汇《全唐文》,也将其收录。同时,人们对它的书法价值也予以了很高的评价。

从《瘗琴铭》的碑文中显示, 此碑立于唐显庆2年(657),此时唐楷还未达到成熟时期。从艺术上来看,此碑丰艳流畅,变化多姿,已能窥见唐楷法度森严,规范正大之气象,《瘗琴铭》明显受到唐初书家褚遂良、薛稷的影响。点画及格局仍带有魏晋时期的书法特点。

《瘗琴铭》,这块一直为人们赞赏的唐代书法石刻,在晚清时期被学者以有力的证据指为赝本,至此消灭了它的光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管怎样,《瘗琴铭》不失为一件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精品,对当代书法,仍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KAu2sQwoBoEpGNkTydKXRelWAGfI8ATAUaw2ESaG.jpg

JfCzuUJ423bSLVmbwkb6Aiodqk6LtdnLh6ZvNBnJ.jpg

6PCLDOgkZMhQnPvBFhUDk5aMIeF6Of9XfGALRcqg.jpg

oWhevl7brpun9gpKuYxEKONSPY5b59rEmbyIrSEz.jpg

​释文:

瘗琴铭(有序)

呜乎琴兮,鼓者人亡,则留为虚器;友之乐尽,将顾而生悲。妻庄氏,字清卿,明姿耀玉,慧性旋珠,垂髫而贞度山安,待笄而丽辞泉涌。蚕桑之暇,癖嗜丝桐。家有美材,命工精斫,音律既协,性命相依,年廿四归余,琴即为媵。春花芬而奏薰风,秋月皎而操流水。寝食与并,好合弥徵。才及十年,遽罹娩难,春秋卅有四。惜哉!一息靡凭,岂谓九原可作?七弦无恙,谁禁五内并伤?乃以服御之具,闭置高阁,瘗琴於山巅,殉所自也。唯埋轸弛弦,希声於太古;濡翰勒石,饮恨以千秋。铭曰:

生不逢辰兮,人物弃捐。音徽不远兮,南山之巅。铭幽表淑兮,有待他年。

颜升撰书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出土,赝本,生不逢辰,书法,瘗琴铭,碑帖,出土 赝本 生不逢辰 书法 瘗琴铭 碑帖
下一篇:无言:沉默之声——卫一欧的故事·第七章:永远地沉默_卫一欧-国际-大专-山西||上一篇:经典|褚遂良_楷书《伊阙佛龛碑》_碑帖-伊阙佛龛碑-楷书-长孙-造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