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王礼军
3月16日,王礼军的个人项目“微不足道”在素元开幕,这是“素元与艺术家”在己亥年推出的第一个项目。展览用一系列基于素元的实体空间、产品及品牌概念而生发的作品,构建出一个全新的得以让观众与“素元”深度对话的场域。
在这个项目中,王礼军的作品即融入了关于素元的一切,又在其中提示出独立且全新的思考。艺术家为观众营造的全新场景是从连接素元上下二层空间的楼梯开始的,他将木作的胶状雕塑(作品《溢》)摆放在楼梯的缝隙间,激发起观众重新审视整个空间结构的冲动。
进入素元的二层空间,水泥地面变成了被画笔分割成的60×60cm水泥瓷砖。王礼军用这些砖缝线激发出让人不易察觉的心理变化,这个被制造出来的水泥瓷砖的假象在撩拨我们的视网膜神经的同时,也在质疑我们习以为常的审美定式。
《法令》 樱桃木 52×84.5×5.5cm 独版 2019
《不惑》樱桃木 32×22.8×5.5cm 独版 2018
《知天》黑胡桃木 20×240×6cm 独版 2019
作品《天命》、《不惑》和《法令》,是王礼军用素元常用的木料(黑胡桃、红樱桃)雕刻了自己和父亲脸上的几道皱纹。这些凝固在木头上的与生命和时间有关的痕迹,既是血脉情感的象征也是对艺术家对自我成长的凝视。
《有机1》木块、漆 独版 60×50cm 2016
《有机3》局部
艺术家在《有机1》和《有机3》中将旧家具拆解后形成的碎木块进行拼合,构成新的整体,而拆解的破碎与拼合的完整都是木块呈现自我的痕迹。
在素元卧室场景的墙面上,艺术家凿出几个大小、尺寸不一的圆圈。凹陷起伏的表面与白墙下所固有的颜色层次,把一个单调的平面空间引申到更深远的结构空间,从而揭示一个潜藏在表层下的语言逻辑。
《半尺》黄杨木 10×12×66cm 2019
《半尺》是呈现于素元儿童房的一件作品。艺术家用一截原木雕出半截戒尺,并在尺子上随意标注出并不标准的刻度。作品指向了关于教育的真实——教育需要规矩和标准,但人又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日常关系》黑板、念珠 尺寸不定 2019
《日常关系》局部
《日常关系》局部
《日常关系》局部
《日常关系》则是王礼军通过对念珠和佛珠的摆放,在素元家具的陈列现场制造出的关于桌椅和家具间的关系。艺术家在看似寻常的展示空间里强行介入一种存在逻辑,但不易被人察觉。于此同时,王礼军在这套桌椅相对应的墙面上刷了一块黑板墙,用粉笔写下日期和艺术家当天的境遇。艺术家将自我的生活轨迹强行嵌入到一个商品展示的样板间,制造“我”在此的逻辑。
《脱相》黑色瓷砖 30×30×0.2cm 2017
作品《脱相》是艺术家选取了一块家中铺在卫生间的剩余瓷砖,经过多次实验后,打磨成他所能控制的极致的薄度——2毫米,从而让瓷砖产生一种异相。而作品《机缘》则是一个正在嘀嗒嘀嗒走着,却看不到时间的钟。
《“素元与艺术家”的标准箱》:黑胡桃木 80×50×130cm 2019
《“素元与艺术家”的标准箱》局部
在《“素元与艺术家”的标准箱》这件作品中,艺术家把“素元与艺术家”这个项目用于创作的经费返还给素元,向其定制了一个素元工艺标准和材料规格的包装箱。王礼军用“素元”系统背后看不见的规则生成了一个没有实际用途的包装箱,用“空”填满了一个需要实物界定的箱子。
《机缘》搪瓷盆 钟 25×25cm 2017
《请坐》书 木椅 尺寸不定 2019
《请坐》书中关于椅子的内容
《溢》
《溢》
《溢》
《溢》黑胡桃木、樱桃木等 尺寸不定 独版 2019
在素元佛堂外的空间,艺术家放了一把椅子和一本书。书的内容是王礼军由“椅子的创作”想到的内容。艺术家请观众坐在椅子上看完这本书,当阅读完成,人们便完成对椅子的新的审视,而坐过的那把椅子是否也会因此变得不同?
王礼军用这些作品激发出观众不易察觉的感受上的变化,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建构出一个动态的、引导我们逐渐深入的新世界,这个世界关于素元,关于王礼军。展览将持续到6月9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局部,关系,木块,王礼军,素元,局部 关系 木块 王礼军 素元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