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关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在1月28日上午,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二联组讨论中,市政协委员们谈问题提建议。
呼吁加强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保护
市政协委员、市作协副主席冉冉在发言中说,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特殊的人文地理条件造就了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如何有效地保护好传承好我市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并使其发扬光大,是构建高品质生活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
“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引领高品质的美好生活,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充足的物质获得是基础,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则是高品质生活的灵魂。”冉冉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对全市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保护,推动民间文艺繁荣发展;出台政策扶持措施,对特别优秀的民间文艺设立专项补助资金予以重点保护资助;建立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提高普通民众对民族民间文艺的认知度。坚持精选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在“特”“精”“新”上下功夫,打造特色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和品牌。
在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 市政协委员、市卫健委副主任刘克佳在讨论中提到了对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业机构人员少,精神科医生执业风险大、待遇低,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发展。”刘克佳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应加快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从而改善现状。他建议应健全管理制度,对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全部纳入联合管理范畴,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将矛盾和风险化解在基层。
同时,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在高等院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在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在党政机关和厂矿、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出台规划方案,大力发展社区康复机构。加大政府投入,积极培育一批专业化、规范化机构。
加大农村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
钟玉秀提出“加大对农村女干部培养力度的建议”。她表示,当下,农村大多是“386199部队”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居多,妇女很多时候撑起的不是“半边天”而是“大半边天”。
在联组讨论中,市政协委员、涪陵区妇联主席钟玉秀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在当地一个贫困村,有一户建卡贫困户,在“两不愁”“三保障”的政策帮扶下,38岁的妻子带两个孩子读书、病中的丈夫看病还能应对,但日常开支捉襟见肘。如今,她开始做手工编织,一个月在家不误庄稼农活、不误照顾家人还能挣上一千多块钱。
这样的农村女性也算得上能干,有一定的带头影响作用。但农村妇女姐妹实际参与基层民主、乡村治理的状况却不理想,村组干部中妇女占比与在村妇女的数量不相称。
钟玉秀建议,进一步破除农村干部群众“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既要认识到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更认识到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在每年组织部门组织的村支部书记培训中,加大农村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拓宽农村选人用人思路。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实习生 段艳惠
关键字: 内容标签:民间,加大,设立,,民间 加大 设立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