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弯曲的车辙是文化的脚步_——山东推动流动文化服务“下得去”“沉得住”_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山东-基层

编辑:罗书银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驻山东记者苏锐流动文化服务是填补公共文化服务“盲区”的重要形式。近5年来,山东聚焦城乡基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流动文化服务是填补公共文化服务“盲区”的重要形式。近5年来,山东聚焦城乡基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以推动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大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其间,山东宣传文化部门通过配发流动文化服务车、组织文艺小分队下基层、推动文化资源多级共享等途径,初步实现了流动服务“下得去”“沉得住”。这些“文化蒲公英”也逐渐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下乡演出不愁了

1月17日,在山东省文化馆院内的广场上,28辆崭新的流动文化服务车整齐地停放在一起。在一辆展车前,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文化馆馆长周和平一会儿踮脚透过车窗望望里边,一会儿弯腰看看车底盘。确认这辆车是“自家的”以后,这位在基层工作了十几年的“老文化”高兴地对同事说:“这回下乡演出不愁了!”

当天,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现场举办第二批流动文化服务车配发仪式。工作人员简短介绍了车辆功能和操作注意事项后,来自全省28个县(市、区)的文化馆负责人便各自将新车领回。

这是山东提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举措之一。在山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分两批为全省58个省财政困难县和沂蒙革命老区县配发流动文化服务车。

“近年来馆内到基层演出的任务很重,有时条件非常艰苦。”周和平告诉记者,流动文化服务车配有音响系统、化装间、投影仪等,基本满足了日常到基层演出的需要,堪称“流动后台”。

地处鲁冀交界的德州市夏津县,近年来文化惠民工作成效显著。夏津县文体广新局局长杨春正说,弯曲的车辙是文化的脚步。流动文化服务车能解决基层文艺工作者下乡的实际困难,整合各类资源保障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012年至今,山东省委宣传部、原山东省文化厅累计为全省基层文艺团体配发流动文化服务车、流动舞台车超180辆,有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上下联通推动资源共享

近5年来,山东各级文化部门牢固树立“让文化流动起来”的理念,提升公共文化流动服务水平,创新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流动载体,积极弥补文化设施相对不足的问题。

1月21日,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自助便民书屋前,几位到医院就诊的市民正在“研究”书屋的使用指南。东营市民佟灿灿说,自己因流感到医院来就诊,排号时很方便地就借了一本书解闷。

目前,东营市已在市区13处人流密集的场所设置了自助便民书屋。支付宝“芝麻信用积分”达到600分的读者,可以免押金、免注册,通过支付宝APP“扫一扫”完成信用借书。

在山东省威海市,与市图书馆实行资源共享的城市书房迄今已开放了近30家,今年还将增设6家。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隋建波表示,以需求为导向,是开展流动文化服务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威海市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生活水平提高后群众对阅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通过建设城市书房,让市图书馆的海量图书资源流动起来、与读者更近一步,有助于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广泛覆盖。”隋建波说。

近5年来,山东在整合基层文化服务网点功能的同时,把开展流动文化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机构的职能职责,要求其充分考虑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情况。

比如自2016年开始,山东美术馆推出了针对全省中小学生艺术普及的“艺术星期五”进校园活动。山东美术馆为此成立了讲学团,每周五走进全省一所中小学校进行一场专题艺术讲座、一场专题艺术手工体验课、一场有关中外优秀美术史的作品复制展。至今,“艺术星期五”已让全省近百所中小学校受益。

永不止步的文艺小分队

“每年春节前夕,贵单位都组织书画家来为农民工写春联、送祝福,传播了社会正能量……”1月14日,山东省济南市文化馆收到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来信单位是中共济南市委农民工工作委员会与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

为让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感受到家的温暖,济南市文化馆近年来不间断地为他们“量身定制”文化服务,济南市农民工才艺大赛、“新市民 新课堂”公益性艺术辅导培训、深入建筑工地开展惠民演出……济南市文化馆馆长马迎春说,文化的蒲公英不能只飘向乡村,在城市中还有很多辛勤付出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流动服务就应当跟到哪里。”

近5年来,山东各地纷纷组建文艺小分队,他们通过常下乡、常在乡的方式,将精彩的文艺节目、贴心的培训展览送到基层千家万户。

在革命老区临沂市,各县(区)的“沂蒙红色文艺轻骑兵”每年平均到基层演出超200场次;在潍坊市,各级文化部门组织的文艺小分队常年坚持进企业、进军营、进厂矿;在济宁市,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些县(市、区)创排了独具儒家文化特色的小戏,并不辞辛苦地送戏到群众家门口……

“流动文化服务应实现与固定设施服务、数字服务的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李国琳介绍,今年山东将利用好流动图书大巴、惠民演出流动大舞台等,鼓励演出走出剧院、图书走出书屋、展览办到村头,让基层的艺术进城来、城里的精品下乡去。到2020年,流动文化服务将成为山东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常态性工作。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山东省,山东,基层,文化,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 山东 基层 文化 山东省文化馆
下一篇:2018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发布_郎园兰境艺术中心-消费-品牌-之旅||上一篇:刘元玺:吕凤子对中国画的世纪之问_吕凤子-中国-可变-印象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