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国立艺专与云南美术_云南美术-木刻-美术-抗敌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网
 
引言:2019年1月4日于昆明市袁晓岑艺术园开幕的“松柏之茂——中央美术学院诞辰百年暨国立艺专到达昆

引言:2019年1月4日于昆明市袁晓岑艺术园开幕的“松柏之茂——中央美术学院诞辰百年暨国立艺专到达昆明八十周年云南校友纪念展”展览中,比较系统地梳理和呈现了百年央美与云南美术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陆续呈现一些展览中的作品和文献,以促进人们对央美与云南美术关系的了解,并促进对云南央美文脉(包括国立艺专)问题的研究。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感谢常书鸿、王子云、邹佩珠、吴冠中、姚钟华、和中孚、刘晓、沈安波、黄田等前辈对国立艺专在云南的回忆与陈述,然后要感谢红帆、高翔、曾如嘉等研究者对民国时期云南美术文献的收集与研究工作。

XzlI763ZNBOsT57tLAHf1ml1DIq2HM4zL5i3qWWH.jpg

展览海报

专题二:国立艺专与云南美术

赵星垣

1、国立艺专在云南的活动

1937年,日本人挑起“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7月29日,北平沦陷。不愿当亡国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生在校长赵太侔的率领下离开北平。1938年初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迁移沅陵,3月间与国立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合并,组成中国当时唯一的最高艺术学府——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半年后因战局,经贵阳疏散向昆明。国立艺专师生于1939年二、三月间陆续到达昆明,先在市区借昆华小学开课,年底迁滇池边呈贡安江村办学。因为1940年6月发生学潮,以及日军攻陷越南危及昆明等因素,9月底离开前往四川。

iwAQ9RCI2cF8RNo7gKAnR1xSwNpPRMr72fbgd22b.jpg

1939年1月6日《云南日报》对国立艺专的报道,当时国立艺专已到云南禄丰,据说因当地流行麻风病,终于迁至昆明。

XkInsaTpxoKh5a5L9HeTVy7FMreAXbCPOsnDyGVX.jpg

街头木刻展览

国立艺专师生刚到昆明,立即开展以抗日宣传为主的各种美术活动。1939年,国立艺专的木刻创作者们联合西南联大以及云南本土的木刻版画家,组建“中华全国木刻抗敌协会昆明分会”,成员在《云南日报》、《云南民国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抗敌木刻版画作品多幅。1939年7月在云南大学至公堂举行的抗敌画展,即以木刻版画作品为主。国立艺专还组建了抗敌宣传队,在街头宣传抗日救亡。顺带提及,蔡若虹当时也在昆明,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昆明分会漫画组”中的活跃分子,稍后他离开昆明前往延安,成为鲁艺的美术系主任,与中央美术学院也有着亲缘关系;文协会最少举办了两次街头抗敌画展,影响极大。

73u3cz2fQOpOwU2sLtRcVX2IIcN7z8CihX3YX47Q.jpg

1939年9月18日国立艺专学生自治队宣传第一分队到昆明龙头街进行抗日宣传时的合影。第二排左起第5人为邹佩珠,其他健在的还有:叶宁、陈明、黄德位、瞿慰春等同学。(邹佩珠供稿)

除了抗日宣传,国立艺专师生还举行了多次创作、学习汇报展,如1939年3月20日在昆华民教馆与云南大学至公堂举办了第一次画展,作品以途中见闻速写记录为主;1939年9月30日在举行毕业典礼时举办了毕业展;1939年10月10日常书鸿在翠湖旅馆举行了个人书画展,等等。在安江村,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和画展,还有学生开办了“安江民众夜校”,免费给失学儿童上学。

utmzQQDG3pJ7pcjZKY7WCLhBadFqvDTT9P6chjNj.jpg

 1939年昆明 常书鸿、陈芝秀、常莎娜于昆明

94DXu1W1ETmVqSFJPIaCtdl6K73aHGBebzkJEVHE.jpg

 国立艺专学生在昆明的木刻版画

国立艺专在云南的美术活动,除鼓舞民众的抗战精神之外,还开拓了云南人民的视野,对云南的文化艺术上有着提升意义。特别是国立艺专师生在木刻版画领域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云南现代木刻事业的发展。当然,国立艺专与当时的云南,在精神上是一种彼此照耀的关系。国立艺专教给了云南很多东西,而当时云南省政府给予了西南联合大学、国立艺专等高校诸多支持,广大的云南人民也友善地对外来师生提供了很多帮助。

CXuqzG99TZ2vJBv0RT8IakXppKmxLWHUUEIQsA2T.jpg

安江村留影

anFJr2UroRirBLYKOtkrYJw675VTVYFCpoQzrW9n.jpg

安江村国立艺专旧址  姚钟华摄2000年

2、国立艺专对云南美术的影响

国立艺专来到昆明,后来迁往四川也不算遥远,方便了云南学子的入学。当时入读国立艺专的云南学子,今天仍然可考的,1939年入学的有汤庆恩、曹体贤、朱豫齐、王世雄、周国桢、白庆芳、普文治、郑良臣、张家寿、周秀岐、林濂、冯文元等,后来考入的还有罗鸿书、朱明、胡先觉、杨蒙中、周軥等。这些学生大部分留在了云南,为云南的美术事业做出了贡献,如白庆芳后来任教于昆明师范专科学校。如朱明1945年毕业返滇曾与李宝泉、张家寿成立“云南美术会”,任秘书长。朱明在六十年代被下放至文山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以艺术科主任、副教授头衔退休,是文山师专美术学科的创建者。

LaE2N8bPnoKC0DGQ3gee7sVTtEXjpbWso3zwWfn5.jpg

李霖灿先生手稿,第一张玉龙雪山写生,本次展览首次公开展出(于涌先生藏)

LcncejdMxR3EVec4UHYPrCR7RCzTd2uUvWztex2C.jpg

李霖灿先生手稿,回忆沈从文小说《虹桥》,本次展览首次公开展出(于涌先生藏)

国立艺专的外省学生里,也有一些人选择在云南工作。其中几位,在云南工作过一段时间又离开。最著名的当数李霖灿,他1939年到达丽江,迷恋上纳西文化,在那一带考察、游历了约五年左右。李霖灿后来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是国际著名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者和纳西文化研究的奠基者;可以说,他光大了纳西学的研究,而纳西文化也成就了他。曾在云南工作又离开的国立艺专学生,还有江苏人杨云龙,他曾在昆明的广告公司工作,后来去南京师范大学任教。

dfJR4rgdZLVAj5CsRJ5N1uNfL1qPttr8TyA8xfau.jpg

李晨岚山水写生(李建华先生藏)

SSQ999WyeuKpgx9ZxTl8DQ0xNP9juyUhUUzFiaww.jpg

黄继龄作品,本次展览首次公开展出(寄苍楼藏)

Ab0ivFUMbd3GAzVoGTWzVyUdXFflppQEYX1PqQy4.jpg

黄继龄和夫人张绍卿

在云南工作的国立艺专学生大部分永远留在了云南。他们是李晨岚、夏明、唐冠芳、刘傅辉、江焕堂、赵春翔、沈长泰、黄继龄、张兰芬、严协中(严濬)、蒋敏学等人。他们中,艺术成就当以李晨岚、刘傅辉、黄继龄为高。李晨岚曾试图以写生开创中国画的云南雪山一派,在上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已颇具影响力,可惜后来因经历不幸停止探索,对云南美术事业来说是一大损失。刘傅辉是著名的油画和国画家,油画颇具表现力,晚年的彩墨国画也极为精彩。黄继龄则融草、隶、篆为一体,书法的成就实际极高;中国画的创作也不可低估。除了艺术创作的其他方面,唐冠芳、刘傅辉工作于云南艺术学院,江焕堂夫妇工作于昆明师专,张兰芬后工作于昆明第八中学,都为云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诸多贡献。李晨岚工作于省美术家协会,但未能多所作为。黄继龄工作于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沈长泰后来工作于昆明市政府公务局、昆明市政府建筑局、昆明设计院。严协中、蒋敏学后来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工作;除了创作国画、版画、宣传画,严濬还进行过书籍封面、香烟包装等的设计。沈长泰、严协中是云南上世纪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

pXcGYJ70o97utLbXO15CwMVNqL9NVlf3RgofAs4a.jpg

吴冠中先生为“国立艺专安江村旧址”题字,交给姚钟华先生

国立艺专毕业后在云南有过工作经历特别是留在云南的校友,对云南的美术创作、教育及研究事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Tg723PpXj8rMyxJLCqVUxKDfCWH6csFKiUISd6H3.jpg

​注释:本专题资料来源,敬请关注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资料与研究文集《抗战时期的云南美术》(姚钟华、朱其主编,赵星垣执行主编。)漫画部分资料可参看红帆、曾如嘉所著《云南抗战漫画》(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2月)。国立艺专在云南举办展览的资料,参看红帆、高翔之《国立艺专在昆明的美术活动》(《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第八次展览为曾如嘉发现,第二次展览由赵星垣发现并补充文献来源。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木刻,美术,抗敌,国立艺专,云南美术,木刻 美术 抗敌 国立艺专 云南美术
下一篇: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征稿启事_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参展-文化-艺术||上一篇:2019年1月25日起南京博物院采取“预约进馆”_官网-带团-观众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