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敦煌艺术中的大寒:岁末建福_万吉万宜_敦煌-大寒-寺院-祈福

编辑:刘龙 来源:敦煌研究院
 
一年中最寒冷的大寒到了,在古代大寒更是和瑞福关系紧密,既有持续五天四夜的寺院结坛转经祈福,也有含辞旧

c9HYYYcFq4qCi9GW7bYWqyhbMbn3PbRL8ylTvEyo.jpg

一年中最寒冷的大寒到了,在古代大寒更是和瑞福关系紧密,既有持续五天四夜的寺院结坛转经祈福,也有含辞旧迎新之意的“岁暮聚饮”。春,夏,秋,冬,从不等谁。大寒意味着又一载四季轮回即将结束,也是春暖花开的序章。

大寒,宣告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到来。

但这时又是热闹的。因为正值岁末,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团聚即将到来,赶集备年货、扫尘洁物、写春联、准备鸡鸭鱼肉各种年肴……全家人为此欣欣然忙碌奔波,为生活的仪式感开始操持。除此,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愿来年吉祥安康,诸事顺遂。

在古代,大寒更是和瑞福关系紧密——人们忙于和过去一年告别,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诸多期待。

五天四夜的岁末祈福岁末年初,寺院都是极其忙碌的地方。信众纷至沓来,香火颇旺,整个寺院上空,弥漫的都是心愿和故事。

在古代,寺院结坛转经祈福是此时不能少的热门节目。敦煌文献有记载,曾经的年终结坛算是佛界盛事,要持续五天四夜之久。

寺院中竖幢幡、悬佛像,僧人们诵经转唱,还有丝竹管弦乐器伴奏左右。地方节度使及官员也加入其中,持炉焚香,虔诚礼拜。

7mpGq58MeHdi8D0E1H5rQybInh7AthvXLlkXlaGR.jpg

拜塔 莫高窟第103窟 盛唐

观音等众佛教神仙也没闲着。成为来年期待的嘱托对象。

敦煌文献S.4654卷《岁末结坛斋文》中记载:

“今者旧年将末,新岁欲临,置净坛于中央,敷幡花于宝地者,则有我府主太保,受大悲之付嘱,以法治民;承观音之遗文,钦贤仰圣。所愿者,愿龙天八部,定社稷以恒昌;所祗者,祗释梵四王,保敦煌而永泰。千灾万鄣,随旧岁送出于镇围;万吉万宜,逐新年来临于玉塞。”

岁末祈福,就是要送走旧岁的千灾万障,迎来新年的万吉万宜。

3NwesabaksJaWonya1opECZJgD66w1694z2zxZiN.jpg

​观音菩萨 莫高窟第57窟 初唐

一起喝一杯,辞旧迎新每值岁末,我们不免回顾一年,感怀得失。各种聚会上大家举起酒杯,辞别旧岁。

一年的愁,都在酒里了,到了明年,那些事儿都只是下酒菜。

古代人也有类似的活动

岁暮聚饮乃我国传统古俗,含有辞旧迎新之意。古人会在岁末举行一次集体聚会,叫做“建福”。

敦煌文献中对此有明确的记载,S.2894v2《社司转帖》中,“右缘常年建福一日,人各炉饼壹双,净粟壹斗。幸请诸公等,帖至限今月廿二日卯时于安家酒店取齐。”

既然“常年建福”,可见是常规性的岁时活动,不同时间的不同文献中有不同的建福日期,但都集中在腊月下旬,社人会集的地点均在酒店。

“晚岁酒食相邀为别岁。”(源自《风土记》)这一场酒饮完,和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告别吧!

钟馗上岗,驱除邪魅相传唐玄宗病中梦到钟馗驱鬼,醒后病愈,便命吴道子画下梦中钟馗,并提倡全民信仰钟馗,每年新正须以钟馗像贴门首,以镇妖邪。

敦煌从晚唐以来,归义军衙府在每年腊月中下旬便开始画钟馗像,为过年张贴做准备。

此俗盛行颇久,今天亦有家庭会将其请出,作为门神与对联用在一起,成为“春节张贴标配”。辟邪镇宅,保佑平安。

各种各样的岁末仪式,异于平常的隆重饮食,不过是在强烈提醒我们:这是一年的终章。

人们步履匆匆,将时光踩在脚下。不知去年的心愿实现了几何?

春,夏,秋,冬,从不等谁。

又一载四季轮回即将结束,春暖花开的序曲也将要奏响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大寒,寺院,祈福,壁画,敦煌,大寒 寺院 祈福 壁画 敦煌
下一篇:故宫文物身影遍布世界_每一件都是国运兴衰的历史_故宫-南京-溥仪||上一篇:文明流淌_胶东寻迹_烟台博物馆-文物-海军-胶东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