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时代美术_的孵化器_留法艺术家-世纪-留法

编辑:刘倩 来源:美术报  
 
留学(包括游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中国历史、尤其是文化史中最富时代特征的现象之一。中国

留学(包括游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中国历史、尤其是文化史中最富时代特征的现象之一。中国近代的留学运动始于19世纪70年代,此后,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公派、自费出国的留学生人数众多,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美术等各领域研习精进,归国后贡献了巨大力量,作出杰出贡献,成为众多领域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具体到美术领域,留法艺术家大多选择在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以油画、素描、雕塑为主要研究科目。

1933年4月2日,本着“需要一个更紧密的、更纯洁的艺术团体的组织”,出于“互相了解、互相研究的真诚的态度”,“自由地评论艺术界的现状,艺术上的问题”的目的,常书鸿、刘开渠、曾竹韶、王临乙、吕斯百、唐一禾等一批留法艺术生,在巴黎常书鸿寓所成立了著名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从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学会活动一直延续了20年,先后聚集了常书鸿、滑田友、潘玉良、吴冠中、赵无极、吕霞光等111名旅法艺术家。它是已知的活动时间最久、组织最完备、成员最多、影响最大的留法艺术团体。成员既有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专业的艺术生,也有物理、化学等专业但爱好艺术的留法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后来陆续回到祖国,也有一部分留在法国和其他国家,但是他们都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实践和理论作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

中国留法艺术学会是一个艺术团体,更像是一个孵化器。在法国,他们接受了西方学院派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美术,同时也将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带回中国,为20世纪中国美术带来了传统书画体系之外的油画(西画、西洋画)、雕塑、素描、色粉、水彩等新的美术类别,新的美术观念,甚至与之相关的新的生活方式,从而成为活跃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重要群体之一,奠基、开拓、改变、丰富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发展。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世纪,留法,中国美术,留法艺术家,世纪 留法 中国美术 留法艺术家
下一篇:中国美术学院教学类最高荣誉奖_哲匠奖、金课奖双双揭晓_哲匠奖-金课奖-课程-他们的-教授||上一篇:从中央美院三件藏品谈_早期留法画家郭应麟_留法艺术家-郭应麟-作品-美术-爪哇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