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民营美术馆探寻发展之路_发展-广东-文化

编辑:刘倩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为广东省民营美术馆协作方阵成立以来主办的第二场活动,日前在广州举办的“广东省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邀

作为广东省民营美术馆协作方阵成立以来主办的第二场活动,日前在广州举办的“广东省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艺术批评家皮道坚、广州美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黄继谦等嘉宾,以及来自广东地区的30余位民营美术馆馆长共同出席。此次论坛不仅分析和总结了广东省民营美术馆的发展现状和运营经验,也为国内其他地区民营美术馆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思考。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在册美术馆有800余家,其中民营美术馆占据1/3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美术馆虽有豪华的硬件设施,但内在的软件建设多存在缺陷。

中国现代民营美术馆的历史可追溯至北京炎黄艺术馆的开馆,它是国内公认的第一家民营美术馆。此后,成都上合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民生美术馆、上海昊美术馆等陆续出现,近几年又迎来了新一轮民营美术馆的建设热潮。

毫无疑问,民营美术馆有自身的优势,如人脉广泛、资源丰富、机制灵活等,如今全国的民营美术馆也做得越来越好,部分馆的影响力越来越接近国有的美术馆,有的方面甚至有所超越。当然,民营美术馆也存在自身不足,如发展参差不齐、缺乏规范等,且相当一部分依托于企业,以企业利润支持运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广东地区的民营美术馆中,有面向传统的,也有面向当代的;有专攻油画的,也有专做水墨的;有专注于学院派艺术家的,也有风格更加多元的。此次论坛中,与会嘉宾着重强调了“学术性对于美术馆的重要性”,民营美术馆要发展,学术是第一位的。因此,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实力找准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借用社会资源进行专业性的学术引领,是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基础。

面对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实际,如民营美术馆如何生存、如何扩展资金来源、如何“造血”等问题,梁江提出“社会支持极其重要”。他认为,所谓“造血功能”就是美术馆能不能赚钱,能不能自己养自己,但实际上文化是需要投入的,文化需要社会来关注,需要扶持,指望文化自身造血去养活自己,甚至指望文化去赚钱,并不符合当下社会对它的要求。“民营美术馆要发展,需要社会给予各方面的扶持,给它更大的空间。只有大家把各种资源,包括物质的资源投入到文化发展上去,文化才可能在精神层面上、在提高我们生活品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才能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方面,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梁江说。

国内民营美术馆的发展环境又有几种类型:一是以旧厂房改造的空间为依托,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创意产业园等;二是以大学校园为依托;三是政府专门设立的高新区艺术区、文化产业园;四是依附传统特色文化街区的特色小镇和艺术家村等。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省民营经济活跃,很多有社会担当的成功企业家愿意投资建设美术馆,愿意通过艺术教育来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造福百姓,这是广东新时代的新气象。如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策划了很多公益性展览,包括聚焦广东农村变化的“南方家园”,呈现实验性、先锋性艺术探索的“粤先锋”,关注广东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动态的“群贤毕至”等,体现了民营美术馆的学术策划与责任担当。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广东省民营美术馆协作方阵”于2018年初成立,初衷即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总结经验,整合各馆优势资源,加强馆际合作,逐步规范民营美术馆的发展。

(作者系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馆长)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发展,广东,文化,民营美术馆,发展 广东 文化 民营美术馆
下一篇:探访粤博水下文物修复_巧手复原百年沉船_文物-考古-广东省-中国-室里||上一篇:韩国影汇展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开幕_三影堂-韩国-韩国首尔摄影博物馆-摄影-艺术家-两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