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犹太难民与上海”组画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揭幕_​油画-艺术家-纪念馆-创作-油画家

编辑:彭菲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油画家陈逸鸣创作的油画《胜利之声》。1月11日,“犹太难民与上海”组画揭幕仪式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

BEsOqEa2DnZEs1Z4EnfGYIccK4X7lUdcEkJkh4Mu.jpg

油画家陈逸鸣创作的油画《胜利之声》。

1月11日,“犹太难民与上海”组画揭幕仪式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画家夏葆元、魏景山、陈逸鸣、吴介平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创作的四幅绘画作品在现场亮相,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犹太难民的帮助,将丰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馆藏,并将在纪念馆扩建后向观众展示。

《玫瑰玫瑰,我爱你》由画家夏葆元创作。这幅画反映了当时一批从事音乐事业的犹太艺术家来到上海,对中国音乐艺术发展作出的贡献。夏葆元在构图时巧妙地选择了具有上海当年特色的客堂间作为背景,几位犹太音乐家的表情各不相同。而《玫瑰玫瑰,我爱你》的作曲者、中国音乐家陈歌辛也在和犹太音乐家一起交流艺术。

夏葆元表示,许多犹太音乐家都对上海乃至中国的音乐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该画想体现的一个思想。

油画《情同手足》由油画家魏景山创作,描述了一位黄包车夫的孩子,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与犹太难民的小孩成为好朋友的情景。

油画家陈逸鸣创作的油画《胜利之声》,则描述了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英勇斗争下,德、日法西斯节节败退,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当年的犹太难民在悄悄收听反法西斯同盟的电台传来的好消息。

陈逸鸣用绘画语言表现了收听者喜悦、深思、惊讶等丰富的人物表情。为突出表情,陈逸鸣运用了近镜头构图以便在一个多平方米的画面上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幅绘画作品中还包括一幅木刻画。版画家吴介平创作的大幅木刻画《正义之举》,将宋庆龄、蔡元培以及两名外国记者等七人前往德国驻沪办事处递交抗议书的情景表现在画中,从构图视觉以及黑白关系上还原历史

“通过艺术家的绘画创作,能让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得到更生动、具体的展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告诉记者,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将于之后进行扩建,扩建后四幅绘画作品将正式与观众见面。

陈俭同时透露,目前纪念馆的总面积是900平方米左右,扩建后将达到4000平方米,展馆空间大幅提升,讲述上海犹太难民的故事也会更加从容。“此外还会有个多功能厅,让孩子在参观的同时学习历史,充分发挥纪念馆的作用。”


关键字: 内容标签:纪念馆,创作,油画家,犹太难民纪念馆,​油画,艺术家,纪念馆 创作 油画家 犹太难民纪念馆 ​油画 艺术家
下一篇:看前东德铁幕下的“美狄亚起义”,聚焦2019年度女性艺术家大展_德累斯顿利普修斯堡美术馆-美狄亚起义-展览-美术馆-美狄亚||上一篇:四川古代文明特展在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开展_三星堆遗址-遗址-世界-金沙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