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纯然的诚意_设计-深深地

编辑:王璐 来源:美术报 
 
2008年秋,吴冠中先生在故宫的午门城楼上举办个展。城门巍峨,宫阙宏阔,金顶穹庐人醉。我在门边的一阙

oWeaDpQziUv5r5fMQkKaHj3G6unr7nCQQarAyU2r.jpg

koMT5J00frmwgz8GB7bIqvEdfAMqLzrVYeTIa64k.jpg

2008年秋,吴冠中先生在故宫的午门城楼上举办个展。城门巍峨,宫阙宏阔,金顶穹庐人醉。我在门边的一阙橱窗里发现两张泛黄的信笺,满页俱是雅正的小楷。边上的说明读罢,方知这是吴先生1946年留学考试时的美术史试卷,由于答卷精彩,时任考官的陈之佛先生以蝇头小楷端庄录写下来的原笺。红壁相照,满纸铸金,这字迹灼眼,这事迹更是深深地灼在我心。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关注陈之佛先生。这之前虽主持七十年校庆、林风眠先生百岁诞辰等历史活动,对这位著名先生却所知甚少。但只此一事,就深深地勾了我的心。阅卷的当时,陈先生并不知答卷者是谁,纯然为答卷的精彩所动,在给予最高分的同时,慨然挥毫,细心录写。试问有哪位考官爱才爱到如斯境地,淑心漫许,这般誊录。这文美,字美,心灵更美。这般纯然的喜欢与爱慕,将学术的诚意提到一个高境,一个无私大爱的高境。这样的人,充盈广大,在人性上必是伟大而卓越者。

从此,我对陈之佛先生始终怀一份景仰。这种景仰是半个世纪之后的后学对中国艺术与教育的先驱者的景仰。20世纪的艺术教育,陈先生以众多的“拓荒”,成就了中国现代设计与设计教育的最早的“奠基”和最基本的文化姿态。在这种文化姿态的最深层,正是这份无声抄录、赤心学术的诚心与正义。

这种景仰还是学脉后辈对美院于劫难坎坷中施行救赎的名先师的景仰。潘天寿先生曾言:“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绕过国立艺专就黯然失色,而绕过盘溪就定然会支离破碎。”陈之佛先生作为盘溪之重,正是这民族的救亡续学的担当者,一个时代不可或忘的薪传人。他将苦难视作“流憩”,又在数年后,以学术的清远和诚意,揪心批阅,淑心录下,这心中的至爱,存留终身。

这种景仰又是向着一个了不起的发端的景仰。那个发端作为历史已然过去,但却又如命运般活在我们的身上。图案——设计,孰是孰非?那以图“案”事的东方传统是否比“设计”更具有一个山水故国的内涵?这样一个开端,以它特殊的诚意支配着后世,并不断地检验我们的日常与思想。陈之佛先生正是奠定这一开端的伟大者。

这是一位伟大的先行者。东渡溯流泛远舟,长夜孤航流憩庐。接下来,我们将顺沿民艺馆的山势迴转,以山水的视角延绵展览的线索,重访先生的往迹,阅览先生的生平,直面先生的风采与成就。我们将看到东方图案与现代设计思考的同行,我们将深深地感受到开端者与我们的同行。


关键字: 内容标签:设计,深深地,吴冠中,设计 深深地 吴冠中
下一篇:挑战大于机遇_艺术品与金融市场新动向_湖南-传媒-财富||上一篇:艺术批评的独立性_艺术创作-批评家-精神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