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凝固的交响乐之名——浅谈视觉下商业空间里的艺术宣示
编者按:“云之空间书写”在11月3日于上海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举办,同时也组织了一场关于“商业空间里的艺术宣示”的专题论坛。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大可主持。受邀参加的有上海采风杂志名誉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光明网专栏作家刘巽达、艺术家春野、艺术家、批评家王南溟、艺术家老羊、艺术家倪卫华、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策展人马琳。本篇文章是艺术家春野的主题发言,他以视觉的空间的角度,来阐述商业空间要更多考虑视觉空间会产生很多物体间的排列关系。要重视艺术视觉的重要性、知道商艺凝固的好处。
“凝固的交响乐”通常被用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上,而今天我只想借其名微言大义,浅说视觉下商业空间里的艺术宣示。
艺术为什么非要在商业空间里一本正经的宣示呢?
我以为:几千年来艺术饱受人的权利和空间权利的压迫,而眼下全球范围内所掀起的城市文艺复兴,正缓解日趋紧迫的全球环境问题,包括国家、城市中宗教、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各类问题矛盾,从而强调的理念“美”为当下城市文艺复兴的主题。如此,艺术本身就有了向人类权力和空间宣示主权的出口,要开始翻身道情,结束艺术容易被“包养”的命运,当然,这里所指的“艺术包养”为艺术的开发权和管辖权。
如果说社会本身为非固体的美术馆,那么,向艺术致敬最好办法是向自己的视觉致敬。也就是说,艺术喜欢你在一定的空间里得到愉悦、视觉被满足的样子,由此空间所引发的商业空间里的艺术性将引人思考?
正常说,视觉、触觉、运动觉感知的空间,可依次称为视空间、触空间、运动空间,或视觉的空间、触觉的空间、运动的空间。而艺术的本质是对艺术存在方式的把握。空间意识产生于视觉、触觉及运动觉中,一般来说,绘画的空间性质依靠视觉;雕塑和建筑除视觉外,还分别依靠触觉和运动觉。由此,商业空间则应更多考虑人们视觉空间会产生很多物体之间的排列关系。也就是说,妥善公平解决好平面和立体艺术与人视觉的满足,将符合商业亲和力的要求。在软件时代或被呼之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空间里,我想说:最低成本的艺术化,获取商业收益最大化也是对艺术的另一种致敬。这就看你对艺术有多大的理解来控制空间成本,而空间成本恰恰是考验艺术认知投资力。结论是,艺术家和商家只有在视觉上更良性的投入,所谓的商业空间里艺术的宣示,方能各尽所有、各求所需。商业环境中,人性在商业压力下得到最好的释放,无疑为视觉被艺术的艺术性转换。
最后,我想说:既然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文化艺术又是城市灵魂的标志。而人类在改造城市的同时又被城市的文明改造,若没有空间和艺术,没有艺术在商业空间的作用,人类将好比回归蛮荒时代。所以,重视艺术视觉的重要性、知道商艺凝固的好处,生活的交响乐则不徒有虚名了。
文:春野
关键字: 内容标签:宣示,商业空间,艺术家,当代艺术,商业空间,宣示 商业空间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商业空间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