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Digital Art)是一门崭新的艺术,因其历史极为短暂以致从现有的纸本出版物里找不到它的确切概念。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是:“数字艺术是纯粹由计算机生成(例如分形和算法艺术),或采用其他素材,诸如扫描图片之类,或使用矢量绘图软件以及鼠标或绘图板绘制的图像。数字化的文本数据和原始音频和视频录制品通常不算作数字艺术,但可以是大型电脑艺术和信息艺术方案的构成部分。”
从上述定义和具体形态看,数字艺术具有下列特征:一、数字艺术是通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非手工创作完成的虚拟艺术作品。二、数字艺术不仅仅是视觉性的艺术,通过声音的加入,它还能够作用于人的听觉。三、数字艺术可以具有互动功能,受众甚至可以参与作品的创作和修改。四、除了有静止的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作品,数字艺术还有活动的二维、三维作品(即二维三维动画)。五、数字艺术通过计算机复制,在品质上不存在原作和复制品的差别。六、除了独立存在,数字艺术往往与装置艺术结合,形成集声、光、电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七、数字艺术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也可以在实体空间展示。八、数字艺术可以是一人创作,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完成。由于涉及的技术越来越复杂,团队创作的现象日渐普遍。九、数字艺术的技术对软件的依赖度非常高,并随着程序设计的快速升级而不断更新。十、随着数字文献储存媒材从磁盘到光盘再到闪盘的不断更新,数字艺术存贮的媒介也在不断变化,并存在着媒材保存不易、存贮转换不畅和设备不兼容等导致的数据丢失的危险。也就是说,相对于传统艺术,数字艺术能否永久保存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十一、数字艺术的欣赏需要受众的亲身体验,对于数字影像装置艺术则需要受众的真正在场。十二、数字艺术的展示需要借助相关设备,它是一种只能短期展览,不做长期陈列的艺术。十三、数字艺术包含着时间、空间和声音元素,因此对介绍和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报刊印刷品不能呈现作品的全貌,图片只是作品的切片或相当于电影的剧照,其传达的作品信息极为有限。十四、数字艺术不像传统实体艺术品可供私人和博物馆收藏,它对既有的艺术品收藏制度带来了挑战。
综合上述特征,数字艺术的定义可以简化为:数字艺术是纯粹由计算机生成、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能够无限复制并具有互动功能的多觉艺术。
1985年7月安迪·沃霍尔在纽约利用一台“阿米伽海军准将”计算机和ProPaint的绘图程序将一个由录像机拍摄到的黛比·哈里(Debbie Harry,Blondie乐队主唱)单色图添加了各种色彩,被认为是第一件数字艺术作品。这表明,数字艺术迄今只有28年的历史。
在我看来,数字艺术的批评必须具有下列条件:第一,从语言学或风格学的角度看,数字艺术是西方现当代艺术进化的产物,明了西方现当代艺术史是评判数字艺术的知识起点。第二,数字艺术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评判数字艺术需要评论家具有一定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储备。第三,由于数字艺术特别是数字影像装置艺术的时间性、空间性和多觉感受性,“在场”是评判数字艺术的必要前提。第四,不管是什么艺术作品,技术和手段只是艺术价值构成要素的次要部分,评价艺术的最终标准是作品所表达的内涵的深度和高度,并不是任何使用了数字技术的艺术创作都优于非数字艺术作品。
由于数字艺术产生的时间晚,加上使用硬件软件即技术工具的相同,我国数字艺术的起步和发展与国际艺术界基本上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也就是说,中国艺术家在油画和雕塑方面很难与西方艺术家平起平坐,但在数字艺术领域则存在着超越西方同行的可能性。近年来我国大量数字艺术家亮相国际艺坛,其杰出的创作成果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数字艺术在我国已经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各大艺术院校纷纷成立相关教学机构,政府也将数字艺术作为重要文化产业予以大力支持。可以相信,我国数字艺术将有着无限广阔的灿烂未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创作,技术,计算机,数字艺术,创作 技术 计算机 数字艺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