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降温了_怕冷的你还不赶快来博物馆避避_博物馆-契丹-大展-作品

编辑:江静 来源:搜狐文化
 
这个周末你们想去哪里呢?宅在家里太无聊,出去游玩又怕冷?最好玩的去处当然是展馆啦!在温暖而又有趣的展

这个周末你们想去哪里呢?宅在家里太无聊,出去游玩又怕冷?最好玩的去处当然是展馆啦!在温暖而又有趣的展厅中,享受一场文化盛宴。现在给你带来近期最棒的展讯汇总:千万不能错过的史上最大规模的董其昌大展;百年海派旗袍的荣辱兴衰;先锋派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中的世界……快来get下!

1.大唐风华

时间:2018年9月4日—2019年1月16日

地点:国家博物馆

唐代文物展览一直是博物馆展览的重要题材之一,相关展览丰富着观众对唐代艺术、文化和历史的认知,也使唐代文物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本次展览汇集的近120件(套)唐代精品文物,是从陕西历年出土文物中精心甄选、能够代表盛唐发展水平的代表性物证,它们从文化、生活、艺术、中外交流及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盛世大唐的绝代风华。极尽工巧的何家村窖藏和法门寺地宫珍宝,展现唐代时尚风俗的壁上丹青和勒铭存记的墓志,表现胡风汉俗的三彩陶俑和多元共存的宗教文物,莫不精美绝伦,不仅凝聚着那个时代的珍贵记忆,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望千年大唐,我们发现,那里不仅有催马战犹酣的潇洒英姿,持戈卫社稷的壮怀激烈,业务精专的踏实勤勉,也有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宜人风景,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昂扬气象,汇集四方奇风异俗的博大胸怀,共同挥洒出一曲盛世华章。

大唐风华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是,那种乐观向上、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那种勇立潮头、敢于创造的奋进精神,那种融汇天下、择善而从的包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突出特征,时至今日仍然对我们有所启迪和激励。此次展览通过对盛唐历史的简要回顾,既激发人们思古之幽情,更启发人们深入思考民族复兴的艰难曲折,携手共创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未来。

2.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

时间:2018年9月6日—2018年12月9日

地点:首都博物馆

马上行国,农业城国:契丹人的影响力有多大?金器,大辽五京展的灿烂芳华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如龙。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映红。”契丹,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草绿花红中牵车策马,穹庐毡帐里奏乐起舞;“春水”“秋山”,鹘健鹅肥,相地卓歇,以时捺钵。

然而,在如画的边地风光的另一面,是契丹人一段叱咤风云的历史: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至1125年天祚帝耶律延禧为金兵俘虏,其后耶律大石建西辽,于1218年亡于蒙古,契丹族的政权延续了三百余年。其盛时,曾势压后晋而得幽云十六州,与宋争峰而屡挫对手,四面所及,一时俱服。大辽“五京”也随之次第而建。 五京并峙,见证了契丹人雄踞北国、虎视中原的历史进程。

这是首都博物馆2018下半年的重磅之举。展出的270件套文物,分别来自17家文博单位的文物精品。既有精致美丽的金银器、瓷器,也有珍稀神秘的壁画、佛教器具,还有玉器、瓷器、书画、石碑等,为观众真实地呈现了当时大辽王朝鼎盛时期的方方面面,详细勾勒出了一幅辽代全景图。

3.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

时间:2018年11月16日—2019年2月24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

“千文万华”语出《髤饰录》,形容明代漆器工艺的盛况。漆器曾是时代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中国是否存在过“漆器时代”?扑朔迷离的雕漆起源到底是怎样的?

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漆器出土。漆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其品类之多、工艺之精、用途之广是中国古代器物中的鸿篇巨作。战国至秦汉是中国漆器史上第一个高峰,此时的礼仪、生活、丧葬用品,都可以用漆器制作,全国各地墓葬中出土的彩绘漆器成千上万。宋元明清时期是漆器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此时制作的漆器品种繁多,数量可观,而且以艺术品居多,出现了千文万华的局面。

本次展览共分为6个部分,将展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历代漆器超过200件,并借展浙江省博物馆、常州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等重要出土漆器,分门别类加以展示。其中有素髹漆器,彩绘漆器,雕漆(包括剔红、剔黑、剔彩、剔犀等品种),螺钿镶嵌漆器,戗金、描金漆器,建漆等,年代从战国至近世。绝大多数展品是从未面世的珍藏。

4.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

时间:2018年12月7日—2019年3月10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

大陆首个董其昌大展,全面呈现董其昌的书画人生,在展览中您将看到:董其昌各阶段重要的代表性书画作品董其昌及其师友鉴藏的晋唐宋元大家名迹,如王羲之、董源、倪瓒的作品对董其昌的创作与理论产生影响的同时代书画家的作品涉及真伪问题的相关作品

史上最大规模的董其昌大展即将揭开面纱——这一次,是在董其昌的家乡上海。

董其昌作为书画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留下的作品非常丰富,收藏于国内外多个博物馆。然而以董其昌为主角的展览却并不多见,即将于12月开幕的上海博物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可以说是内地首个董其昌大展。此次展览将在系统梳理、重新理解董其昌及其时代的书画艺术成就与意义方面有更进一步的突破。这一大展以上博馆藏为主,同时向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海内外15家重要收藏机构商借藏品,遴选董其昌及相关作品共计154件(组)。可以说,除了台北故宫收藏的董其昌作品外,国内外最重要的董其昌书画精品都将汇聚上海。展览由“董其昌和他的时代”、“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与超越”及“董其昌的艺术影响和作品辨伪”三个部分组成。展览期间,同时将举办董其昌艺术国际研讨会。

5. 风筝不断线——走进吴冠中的绘画世界

时间:2018年10月23日—2019年1月10日

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他的彩墨画融合了中国绘画的意境与西方绘画的形式探索,通过点、线、面的交叉,再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律动。

吴冠中被国际艺坛认定为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他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结合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形式、方法表现出中国画的特有意境。他的作品兼容中西,个性突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特色,他在国画现代化中找到自己的路子。他提出了“风筝不断线”、“文化战争”、“笔墨等于零”等一系列艺术主张。在引起广泛关注、讨论、争议的同时,也激发了当代艺术从业者们的探索热情。他一生致力于融合西方油画与东方水墨画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所作彩墨画力图用传统水墨的绘画工具展现时代风尚,构思新颖,既有传统韵味,又有当代精神,每一件作品都透露着他的艺术理想与人生感悟,展现着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此次展览由湖南省博物馆与浙江美术馆联合主办,共展出浙江美术馆珍藏的吴冠中先生绘画作品80件,皆为吴冠中先生及其长子吴可雨先生前后两次向浙江美术馆捐赠的作品。希望这些融汇了中西文化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能引导观众真正走进吴冠中的绘画世界!

6. 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8年9月14日—2018年12月12日

地点:大连现代博物馆

旗袍将东方传统和西方摩登的风格混为一体,谱写出东方女性的时尚神话,见证了百年海派文化的荣辱兴衰,成为专属于东方女性的文化符号。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接纳国内不同区域的文化,同样热衷接受来自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异域文化,成了追求摩登时尚的国际先锋舞台。旗袍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直接物质见证。可以说,一部海派旗袍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记录着近代上海社会的历史变迁。上海女人在旗袍上的每一次“翻新花样”,都折射出十里洋场上的奢华与时尚。

本次展览由大连现代博物馆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共同举办,以呈现海派旗袍的起源、演变、发展、传承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分为“遗风未尽的时尚”、“曲线初露的变革”、“海派花样旗袍”和“再创怀旧的符号”四个单元,共展出旗袍48件。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来自大连现代博物馆的25件馆藏品,包括清末民初的首饰、民国唱片机、照相机等。

7.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时间:2018年10月23日—2018年12月23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此展的特别之处在于:展出的是一个日本美术馆收藏的西方艺术画作,为观众带来一个观察西方艺术的双重视角。

展览精选60幅经典作品,共分为五个部分:个性发现与人文阐扬,华彩乐章与怀古幽情,古典理性与浪漫情感,真实镜像与光色建构,纯粹观念与混杂多元。

以时间为叙事主线,流派为发展形态,展现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从文艺复兴,巴洛克与洛可可、写实主义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一直到后来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潮流,所展出的画作诠释了西方绘画艺术五百年的流派兴替,描绘了一波又一波的西方艺术运动及风格的演变轨迹,堪称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一次短暂巡礼。由此勾勒出了一幅16至20世纪西方艺术五百年的历史画卷,引领着我们去探寻那些伟大的时代、艺术家及其作品中的奥秘。

8. 草间弥生个展:我对爱的憧憬全部从我内心出发

时间:2018年11月7日—2019年1月20日

地点: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3号楼 (大田秀则画廊)

本次展览将展出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34幅“我永恒的灵魂”系列作品、一座窥探式镜屋和多座软雕塑。

2009年,草间开始创作她21世纪作品中的代表性系列“我永恒的灵魂” 。这个系列草间起初只计划创作大概100幅左右,但是至今为止已经创作超过了550幅,而这个数字直至今日仍在增长。当这些作品依次挂在一起时,这些作品给予观者们去一窥草间充满了生机勃勃且不断重复的形式,颜色与动态的世界的机会。正面脸孔、侧面脸孔、生物形态、孔眼、花朵、阴茎形状、南瓜、网和点在画布上蔓延,是艺术家的标志性主题的融合,是她对新的主题无边际的探索,也是她一生的精彩叙述。

在本次展览中,观众从填满镜子的六边形房间“我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见一颗心”的小窗窥视进去时将会感受到一种被淹没般消弭于其中的体验。小灯泡随着颜色的变化而忽明忽暗,并通过反射而繁殖倍增,当空间和光线无限地向各个方向扩展时,给予观众的是一种如同擦除的瞬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契丹,大展,作品,展览,博物馆,契丹 大展 作品 展览 博物馆
下一篇:遆书院“心花墨放”迎接新年 _首届书法高研班学习汇报展暨研讨会启幕_研讨会-书法家协会-学习-座谈会||上一篇:“新华书店宋书房”开业_还原再造珍稀古籍传书香_宋版书-藏书-书籍-书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