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迪·贝克特(Wendy Beckett)1930年生于约翰内斯堡,小时候搬到了爱丁堡,并于16岁时离开南非到英国,加入圣母院修女团。1950年见习结束后,她被送往牛津大学的圣安尼学院,她在那里住在一个修道院中,并在此期间获得了英语学科第一名的成绩。
她于1954年回到南非教书,后来,在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作讲座。但在1970年,随着她健康状况的恶化,梵蒂冈方面允许她返回英国,在诺福克的卡摩莱特修道院过着闭门隐修的冥思生活。
1992年春天,温迪·贝克特暂时离开了她离群索居的诺福克修道院,随旅行队去参观了英国六座城市的艺术收藏。她由衷地希望和别人一起分享来自她面对面地观看画作时的欢喜与快乐,而以前她只能看到这些画作的复制品而已。
在20世纪80年代获许开始学习研究艺术前,温迪曾花了很多年时间翻译中世纪拉丁文学。后来,她开始在美术馆和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明信片,并接触到了那些大师级的作品——于是,温迪开始决定自己写书,并以此为她的修道院获取资金。
她的第一本书《当代女性艺术家》于1988年出版,在书中她主要撰写了5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但在同时,她强调“在我们的世界中有着数百名有天赋和创造力的女性”。随后,温迪撰写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章。一名摄影师在参观艺术展时无意中听到她和友人的谈论,于是请求将这段对话记录下来,而这也让她引起了英国广播公司制片人的注意。
1991年,BBC委托她在伦敦国家美术馆参与一部电视纪录片——这意味着温迪的“明星时刻”正式来临——她的节目包括《 Sister Wendy's Odyssey 》和《Sister Wendy's Grand Tour》——在那时甚至可以在英国观众中有着25%的收视率。
1997年,温迪在美国公共电视台首次亮相。同年,《纽约时报》称她为“一位迅速成为电视史上最不可能的和最著名的艺术评论家的隐士。”温迪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喜爱,对观者来说,她的天赋是独一无二的,是由知识、欢乐与智慧组成的混合之物。
可以说,温迪是那个时代的电视节目中不常见到的那种人:她有着难以被忽视的黑人修女的习惯,并戴着超大的眼镜。有人曾对她独特的语言障碍提出批评——她对于“r”的发音方式听起来好像是“w”;但在另一方面,她的制作人却非常欣赏温迪声音中的简洁以及随意又有洞见的分析能力。这些能力为她赢到了一个电视人的好名声:“一遍过的温迪。”——温迪常常是穿着黑色的修女服站在画作的前面,在镜头前毫无准备地侃侃而谈。
而在写作与批评领域,温迪同样代表基督徒为多元艺术批评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一般而言,她对艺术批评的偏好是“友善性质的诠释学”(charitable hermeneutic)。乔纳森·安德森对此解释说:“友善解释学的观点始于这样一个前提,即阅读和解释他人的作品是一种人际关系——一种与我们的邻居和同胞谈论生活意义的手段。
所以,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的写作是否有可能像对于邻居的爱一样发挥作用?把艺术家视为自己的邻居(即使是一位早已去世的艺术家),并像爱我自己一样爱这个邻居,这意味着什么?将我的读者视为我的邻居(即使是尚未出生的读者),并像爱我自己一样爱这个邻居,这意味着什么?正如一些意义只能通过怀疑去捕捉,那么,是否一些意义只能通过爱来被认知?我认为那些是必不可少的解释学问题。”
在最本质的层面上,友善诠释学要求当写作者努力理解任何作品时,必须把创作它的人视为可能经历着与我完全不同生活的人,但是他/她也与“我”并无不同——他/她就是“我”。在艺术批评的实践中爱一个人,就是要仔细研究那件作品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接受它(或至少以适合它的方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批评,但它确实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去努力真正看到另一个人一直关注的到底是什么。
温迪在2008年出版了《圣保罗艺术》;2009年5月,《与上帝的邂逅》出版。温迪在她的《冥想书》的第二卷中继续撰写她对于图式的兴趣,并于2011年7月出版。这本被命名为《标志性的耶稣》的书带领着读者阅读《新约》,并伴随着温迪对于自我的反思。于2011年出版的《基督之旅》则由她对 Greg Tricker 作品的评论组成。
在《基督之旅》中,她写道,Tricker 的深刻信念适合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耶稣是我们的旅程。如果我们的信仰不能接受这一点并去实现,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有信念。我们要么在《基督之旅》中旅行,要么在岸边迷路。”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温迪曾经所坚持的知识结构和价值判断也遇到了当代困境。在2007年,有人问她:“你已经谈论过同性恋婚姻了,那么,你如何平衡你所相信的事物和你曾宣誓的那些坚守?”
而她回答说:“我相信忠诚。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教会,但绝不相信教会说的就都是正确的。教会说‘这个怎么怎么样’,但我相信'这个'迟早会改变的,'这个'不是我们主的心意。上帝就是爱。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多年来,教会曾经改变过不同的立场,因为教会的核心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是爱,但或许人们还尚未完全理解。”
关键字: 内容标签:英国,邻居,基督,艺评家,温迪·贝克特,英国 邻居 基督 艺评家 温迪·贝克特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