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纪念馆里看大桥_浮雕-玻璃砖-模型

编辑:王明亮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5年,南京桥工段委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对南京长江大桥南桥头堡进行内部空间改造

bIqhU5J2WnynnHcTto79l6wZUSptLxhvd35jkIb4.jpg

2015年,南京桥工段委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对南京长江大桥南桥头堡进行内部空间改造设计,建设了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

大桥重新开通后,全新的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也将正式开放。纪念馆共有藏品2000件左右,展区分“创造历史”“集体使命”“记忆之家”“科技艺术成就”“永葆辉煌”共5个部分,通过大桥模型、施工笔记、铸铁浮雕等老照片、老物件,展现南京长江大桥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成就与意义。

◆红旗玻璃砖

桥头堡建成后,“三面红旗”的特色风格风靡全国,被广为模仿。1964年4月,周总理对“三面红旗”方案作了两点指示,“一是红旗的颜色要鲜艳,二是要永不褪色”。大桥局工作人员赴全国各地选材,选用了青岛生产的玻璃砖。旗面外贴的红色玻璃砖重10吨。1970年出于安全考虑,玻璃层被替换为红漆。

◆向日葵木雕

该木雕用于制造大桥公路桥桥面上的向日葵空雕(图⑦)。向日葵图案由保彬、洪炜等合作设计,花瓣为31瓣,四周有四片叶子。

◆全线通车大会出席证

南京长江大桥全线通车大会出席证,由南京市革命委员会庆祝长江大桥全线通车大会筹委会印发,时间是1968年12月31日。分别来自王世清和顾桥生。

◆大桥模型

1∶300南京长江大桥模型(图④),长度大约16米。1966年国庆游行,南京长江大桥的模型第一次向南京市民公开。十几米长的大桥模型被装在大卡车上,从玄武门出发,经过挹江门,来到鼓楼广场。车下万众瞩目,欢声雷动。

◆铆工班合影

铁道部大桥工程第二桥梁工程处第三铆工班合照(图②)。大桥钢桁梁的连接工艺是用烧红的铆钉对正铆孔,用风枪挤压铆死,板层多达9层,板束最厚达188毫米,共有150多万个铆钉。此次大修中发现,150万颗铆钉绝大部分完好无损,需要更换的只有6000多颗,即每1000颗里只有4颗需要更换。

◆陈昌言笔记本

陈昌言,江苏南京人,1964年调任大桥工程指挥部,任大桥局副总工程师,主持了后期大桥施工。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主要完成人之一。(图③)

◆曹桢计算尺

曹桢,浙江嘉兴人,1958年后主持南京长江大桥下部结构及钢梁安装设计。正桥基础中,以浮式沉井最有特色且具开创性,在此后多座国内外特大桥梁基础施工中推广采用。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主要完成人之一。(图⑤)

◆潜水员帽子

随着工程的进展,特别是江心几个桥墩的开工,需要进行深潜水作业,使用普通的潜水设备,突破空气潜水60米的深度极限,勇闯“生命禁区”。1963年初,在7号墩的潜水作业中,十几名潜水员连续突破了警戒线,下到65米深水下作业。(图⑥)

◆铸铁浮雕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正桥两边栏杆上的202块铸铁浮雕组成的“大桥画廊”,以画面的形式浓缩了全国的建设成就和自然风貌、承载了人们对于国家富强和美好生活的想象。其中风景主题浮雕共分20种。由大桥美术设计组12名成员集中创作草图,随后请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与民用建筑教研组长刘忠德带领师生前来支援,将草图放大成正稿,再由技艺精湛的师傅,用银杏木将图案雕刻成木模。最后,由南京晨光机械厂承担了栏杆图案的铸造任务。纪念馆内陈列了全部20块不同的风景主题浮雕和3件木模板。


关键字: 内容标签:浮雕,玻璃砖,模型,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浮雕 玻璃砖 模型 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
下一篇:同约舟航看晚日_林散之巨幅作品颂南京长江大桥_南京长江大桥-自己的-收藏-林散之||上一篇:耿杰:举大艺者勿谋众_装置艺术-陶瓷-中国-艺术家-南京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