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上村的早晨(水彩画) 二○一八年 骆献跃
多年前在一个展览上见过骆献跃的水彩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之所以印象深,在于他的作品不同于以往所见水彩绘画的概念化表达。后来见到他更多的作品,从中逐渐体会到画家的某些特质。
骆献跃作为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是水彩画领域颇有建树的一位画家。他的水彩画融合水墨画回旋而出,表现出中国水墨精神。他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诠释自然,用叠染的方式表现空间的无限,主客自然且分明,色彩与空间在观者的视觉调适下浑然天成。
他笔下的风景,兼有彩墨与水彩的特质,以饱含水分的色彩,勾染出去芜存菁的画面,他用自己的创作理念赋予了风景新的生命,这是自然景象在画家意识中反复蕴涵而幻化出的视觉形象,远离约束靠近内心……虽然创作媒介是西方的,但绘画过程中却凝聚了东方特质,在创新与调和中西的意义上,与现代水墨精神不谋而合。他不断在纸上生出许多意外的趣味,看似偶尔产生的肌理与水渍以及渗化的韵味,实则都是他不断覆盖、调整的必然,即便是偶尔纸上的洒脱,也基本源于他表现手法不断累积后的凝炼。他似乎并不在意表现自然的空间,严格意义上说更关注抽离了物相后的心相。看似自然生存的缺失,却给予了画面更多的心理空间,由此可以慢慢感受到画家独特的艺术语言。画面中实体性的“负”空间,承载着画家丰富的情感,但这些并非他作品中最重要的特征,他以综合能力真切地表现出人与环境融合的状况,将视觉感受和自然元素挥洒在一个有限空间,产生一种精神和视觉上的量感。
骆献跃的水彩绘画已然不能避免水色流淌相溶的状态,但若细细阅读画面可以发现,那种非人力所能控制的自然状态却暗含作者潜在的控制。从这点来讲,也是我对画家从艺态度认同的根由之一,否则你将无法看到画面中的浑然天成。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回避色与色、色与水与纸的自然浸溶得来的视觉变化,因为正是这些偶然因素使水彩创作变得变幻无穷,但对骆献跃来说一切偶然都是必然。因为艺术技术性的表达越接近直接,要求其内在精神性的纯度越高。同时,相对直接的艺术语言才可以凸显真正的艺术本质。骆献跃不断实践西方媒介中国化,传统手法当代化,他曾提到席德进先生关于中国艺术的精神在当下环境中如何创新的问题,意在用中国人的情感去寻找中国艺术新的表现方式。
无论是表现晨露带来的凉意,还是午后阳光赋予的安详,傍晚余辉中的自由自在,夜空星光下的遐思;抑或是春天懵懂的绿意,夏日骄阳下的璀璨,秋日满地的金霜,冬日沉睡的万物都一样静谧祥和,骆献跃的水彩作品呈现出的通常都是明亮的世界,暗含着一种生活状态的宁静闲适。那些常规的色彩表达在他精神意念中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它们更好地呈现自己心中的境象。原本物与光都是用来表现人的思想,骆献跃反映的是清澈以及流逝中的永恒,而具体的建筑和植物却是风景的呼吸。其实,这一切闲适应该都是画家忙中偷闲获得的一种静缓的思想轨迹,他用物理空间的物作为视相,用真诚及率性表现出艺术创作中最为可贵的心相。可以说,他的诸多画作全然脱胎了写生,而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表达。
此外,深沉的家园意识构成了骆献跃绘画艺术的又一特色。对于乡村,骆献跃情有独钟,钟情于水彩的骆献跃还有浙江美协副主席、秘书长的身份,每年都组织大量的美术家到基层写生,浙江美术的发展始终凝聚他的热情和汗水。骆献跃认为,美术家对于中国农村发展进程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如上世纪80年代,通过画家的发现有了今天著名的水乡周庄,西塘、乌镇、丽江等这些乡村的发展。还有最早的温岭石塘渔村、舟山的海风画派,一批美术家长期坚持在海岛采风创作,创造出有特色的本土美术。
在忙碌之余骆献跃抽出各种时机创作、思考自己的作品。对美丽乡村的守望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具有两重意义:一是精神意义上的家园;一种是地理意义上的乡村。这些都取决于我们能否以敬畏的态度面对自然,以诗意的方式栖居大地。骆献跃执着的乡村守护意识,既是一种真切的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正是这种质朴的精神使他有足够的力量和信心守望自然的家园美好。因此,有了画家笔下众多鲜活、意蕴深刻的各类美丽乡村的境象,让观者真切感知画面蕴含的生态意识之所在。
关键字: 内容标签:精神,都是,水彩画,水彩画,骆献跃,精神 都是 水彩画 水彩画 骆献跃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