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步步高集团主办,如一文化、梅溪书院承办的【“影响未来”2018艺术嘉年华 ——首届大型综合艺术跨年展】阅读量达到10万+,好评如潮、轰动湖南。
展厅现场
展览现场
马一鹰
受访人:策展人马一鹰
1968年出生于湖南
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艺系
文化部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
中国抽象艺术促进沙龙执行召集人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抽象)工作室客座教授
“网民首选2016中国当代艺术影响力榜”最佳策展人
2017年度策展数量破世界纪录
2017全球最勤奋策展人
2017中国美术年度人物
2018年度10万+策展人
Q:本次展览主题为“影响未来”,您是如何看待这一主题的?
马:未来是一个时间概念,时间的基本状态就是永远向前。相对于过去和现在,任何事物都是指向未来的,宇宙、星球、国家、人类、生物的运动与发展都是在向未来开放。艺术活动是最有创造性的一种精神活动,而所谓艺术创造,本质上就是一种从现在进入未来状态中的一种发现与表达。本次展览从绘画、影视、影像、雕塑、装置、综合材料、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美术等多个领域,或者说是视觉艺术的所有领域,遴选出具有代表性且具有引领作用的艺术家作品进行全面展示。其目的是通过呈现前人的艺术经历与经验及具有强烈探索性的作品,引发艺术家和观众的思考,激发与影响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Q:展览涉及的作品类别非常广泛,您整体的策展思路是怎样的?
马:一直以来,我策划的展览都有作品种类多、时间跨度大、老中青三结合等特点,是希望通过百年梳理,从比较出发,让参展艺术家和观众能够很清晰、理性地看到一代又一代的变化,从而起到促进和引领的作用。
Q:在对作品的选择上,您认为有哪些特点契合您所说的这些?
马:思想、观念、内涵等等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和精神,很重要,也是首要条件。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既有思想、观念、内涵又有强烈视觉形式感的;所以选择作品的时候我会参照以上两个特点进行挑选。
Q:我注意到这次展览的绘画板块,展出了非常多很写实的作品,但有意思的是,您自己从事的绘画创作以抽象艺术为主,您对于超写实这个类型的作品怎么看?
马:抽象和超写实是视觉艺术的两个极端,我喜欢这两个极端,也喜欢这两个极端中经典而极致的作品,同时自己还针对这两个极端进行过长时间地实践与探索。这次是国内最好的超写实艺术家和作品最集中、最完整、最完美的一次展示,超写实作品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一群青年艺术家对当时抽象艺术的长期垄断状态反抗情绪的产物。超写实又被称作照相写实,他们并不直接写生,往往先用照相机摄取所需的形象,使用幻灯机把照片投射到幕布上,使得形象更大更精确,再对着照片把形象复制到画布上。如此精确的画面,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成了对人们正常的观察方式的一种挑衅,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形象的视觉感知不会细致到面面俱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程度。超写实以假乱真、对所有细节一视同仁的如实清晰描绘,暗示了它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前艺术表现中的所谓真实其实是不真实。超写实画家们有意隐藏一切个性、情感、态度的痕迹,营造出画面的平淡和漠然,在这种表面的冷漠之下,包含某种对社会的观念,反映后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精神情感的疏远和冷漠。
Q:您在展览前言中提到,现如今视觉艺术的类别已高度泛化,艺术的界限模糊之后,您怎么看待艺术的标准?
马:艺术表现的边界尽管在相互突破,但种类依然存在,每个艺术种类的基本属性还在。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还是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不过这个特点因为某些方面的相互融合而增大了。每一个领域都会有经典作品传世,作品的好坏评判自有标准,取决于评判者本人的素养、素质和水准。
Q:您兼具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双重身份,您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和转换?
马:写生、写实、夸张、变形、意象、抽象这些探索过程我都有经历,从80年代末期起狂热地喜爱西方现代艺术,到后来特别钟爱视觉冲击力强烈的作品并做过大量的探索与尝试,再加上长期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及所经历的策划类工作,使我转换成策展人以后会比较有专业判断力和策划布展经验。
Q:本次是影响未来的第一届展览,您之后的展览方向是如何规划的?
马:我会始终如一地坚持从高度、广度、深度上策划建构展览;将最具表现力、最有创新意味,最富视觉张力、最有大众性的综合艺术作品进行传播、推介,让高高在上的艺术融入、普及于民众生活之中。
Q:您与梅溪书院合作了多个展览,您对他们有怎样的期许?
马:“致敬经典·做好当下·不断创新·影响未来”是如一文化的经营理念,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在与梅溪书院合作的多个展览中,我们秉承的宗旨是“艺术、时尚、商业”三结合。我们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谢谢大家。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未来,抽象,艺术家,视觉艺术,梅溪书院,影响未来,未来 抽象 艺术家 视觉艺术 梅溪书院 影响未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