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年,一座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的私家园林——止园,建成于我国江苏常州武进城北。
明清时期是南方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几次造园高潮。但许多园林已经消失了,一些无迹可寻,一些只能从文献、诗歌、绘画等中得知一二。止园,就是一座消失的园林,但它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12月8日,在“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上,止园再次引起了关注。
为什么止园如此让人着迷?
止园是明清造园高潮时期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其造园技艺既有传承又有突破,又因相关资料丰富而具有开展各种研究的基础。
现今,通过位于中国园林博物馆的止园复原立雕模型,我们能够想象当时古人的园居生活。华滋馆赏芍药、梨云楼赏梅花、鱼乐园观鱼、蒸霞槛登山……在长5.4米、宽4.4米的止园模型中,包括山石11座,垂柳、松树、桃树、梅树、芍药、荷花、竹子、芦苇等花木20余种近千株,桥10座,以及60多栋各式建筑,呈现了止园的历史风貌。
中国园林博物馆副研究员赵丹萍介绍,止园能够作为“消失的历史名园”课题研究第一个复原对象并成功复原,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
一是有大量翔实的文献图档资料。其中,明代张宏的《止园图册》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为真实生动地再现中国园林盛时风貌的画作。明代吴亮的《止园集》收录了《止园记》和数十首止园诗作等作品。
二是止园在造园艺术和造园思想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止园建造于晚明造园盛时,既受到此前园林的影响,又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影响到其后的园林营造。
三是止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明代造园艺术越来越重视对自然趣味的追求,止园正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上,对止园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造园史在这一时期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4年,中国园林博物馆经过多次论证,认为复原止园具有极高的展藏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确定开展止园模型复原项目。
2015年,黄晓、刘珊珊等青年学者参与到止园复原课题项目中。最终,模型由上海工艺美术大师阚三喜制作完成,并展出。
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之一,是注重体现人的意趣及精神上的追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介绍,止园中的园景体现了园主吴亮对陶渊明、王世贞等先贤的致敬之情,以及他的精神追求。陶渊明曾作《止酒》一诗,在吴亮看来,“止”是一种境界,他在止园里设了真止、坐止、清止三堂。
对于止园的探讨,不仅仅是关于园林的专业探讨,还是一个与多领域相连的文化问题。中国园林除了展现精妙的造园技巧,体现造园者的审美情趣,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文学、绘画艺术等密切相关。止园的研究,也是对一定时期社会文化的探究。
贾珺介绍,中国古典园林是景象优美且富有文化气息的人居环境,与人的各种栖居、游憩行为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是特定年代、特定人群的生活、游乐场所。我们更多需要还原生活的场景,需要从生活的角度重新去解析园林的空间、景致与人之间互动的关系。而止园,可以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范例。”贾珺说。
除了研究材料的丰富,止园还有着良好的中外园林合作基础,它是中美学者70年左右探索研究的成果。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中国艺术史专家高居翰首次看到张宏的《止园图册》,并被其绘画风格吸引。自此,止园的研究开始了。
高居翰在哈佛大学的诺顿讲座及其论著《气势撼人》《山外山:晚明绘画》中,都将《止园图册》列为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经典作品,中国园林绘画中的巅峰之作。他认为,《止园画册》表现的是一个真实的园林,而不是画家的想象。
1996年,高居翰联合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和柏林东方美术馆,展出了完整的《止园图册》,在国际上引起了关注。
我国园林绘画包括三种类型,以俯瞰视角描绘园林全景的立卷,逐渐展开画面、景观串联的手卷,以及以景致为核心、多画面展示的册页。
早期的册页,虽然能够将园林景观中的特定景致展示出来,但无法表现景致之间的关系。然而,张宏所绘的《止园图册》突破了传统册页的绘画方式。北京林业大学讲师黄晓说:“《止园图册》在继承册页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手卷和立卷的优点,对止园进行了全面完整并极富说服力的图像再现。”
1978年,高居翰第一次与中国学者进行交流。那一年,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筹划建造一处中国庭院,我国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赴美主持建造了大都会美术馆明轩庭院。那时,高居翰结识了陈从周,他向陈从周展示了《止园图册》,并进行了探讨。
2004年,在陈从周参与选编的《园综》一书中,卷首所附的园林画便使用了《止园图册》的内容。
在止园早期研究中,止园到底是否存在争议,直到2010年,我国学者曹汛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发现了吴亮的《止园集》,其内容与《止园图册》进行比对分析后,确定吴亮即为止园的主人。中国学者与高居翰取得联系,开展了更为密切的止园研究。
2011年,黄晓与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刘珊珊找到了止园旧址的所在地,但遗憾的是,园林景观已不存在。
在探寻止园的路上,美国学者高居翰与我国学界开展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包括与我国新一代年青学者的交流。也正因如此,高居翰与黄晓、刘珊珊合著出版了《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在这本书中,中美学者将园林史与艺术史浑然融为一体,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园林绘画,并展示了关于止园的内容。
今年,止园建造者吴亮的后人吴欢,前往美国访问了收藏《止园图册》的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和高居翰亲属。止园的探讨从园林文化领域扩展到中外文化交流层面。
刘珊珊在论坛上介绍,未来还将出版《张宏<止园图册>与吴亮止园》及吴欢家族文化、园林等系列书籍,举办“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展览”,建设中外园林文化研究中心等。
对于止园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朱玲/文
关键字: 内容标签:高居,绘画,造园,,高居 绘画 造园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