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谈南京江东门纪念馆组雕创作历程_孩子-中国-南京大屠杀

编辑:张凯 来源:南京日报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谈组雕创作历程“雕塑原型来自真人真事”南报网讯(记者许琴)从侵华日军南京大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谈组雕创作历程

“雕塑原型来自真人真事”

南报网讯 (记者 许琴) 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号门进入,要经过雕塑广场,很多人都曾被那些“无声的语言”叩击过心灵。12月10日,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来到纪念馆,分享了他当年创作南京大屠杀组雕的心路历程。

广场雕塑中,有年迈的爷爷抱着死去的孩子,孩子的双脚僵硬地垂下,枯瘦的身躯诉说着无声的绝望;有婴儿趴在死去母亲的身上吸吮最后一滴奶水;有另一个年龄稍大的男孩坐在地上正号啕大哭。任何人看到这组雕塑,都会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冲击与悲悯。

吴为山告诉记者,创作前,他曾查阅大量史料,还走访了常志强、夏淑琴等幸存者,从大量历史照片和人物故事中感受悲苦中人们的呐喊。

“婴儿趴在死去母亲的身上吸吮最后一滴奶水这组雕塑,是以常志强一家的遭遇来表现的。”吴为山说,当时常志强的母亲倒在血泊当中,但她还在喂孩子,也就是常志强的弟弟,是个婴儿,他什么都不懂……最后红十字会收尸队的人看到,孩子和母亲永远冻连在一起,变成了永不融化的冰。

当天,吴为山表示,将把自己的设计手稿捐献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孩子,中国,南京大屠杀,,孩子 中国 南京大屠杀
下一篇:张元“观念与呈现”展览专题讲座在山师举行_张元-“观念与呈现”-讲座-山东师范大学-语言||上一篇:辽金城垣博物馆首展邀“贵客”_讲述-园林局-女真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