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一带一路_巅峰艺术:著名画家陈增胜_山水画-花鸟画-都是-富贵-也不

编辑:李璞 来源:中国艺术收藏网
 
【艺术简历】陈增胜,别署沚润、之润、大胜等,号白头翁。1941年5月生于山东省招远市。现为中国美术家

mLmPzUZnR6aXOJvHwLdiU7fHqcUsCE5rUlCWIMtu.jpg

艺术简历】

陈增胜,别署沚润、之润、大胜等,号白头翁。1941年5月生于山东省招远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书画协会理事、孙其峰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威海画院原副院长。2008年出版发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陈增胜》(大红袍)。2010年由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推评为“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2013年荣获“迎神十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载人航天书画艺术家终生成就奖,2015年在故里招远建立3000多平米的《陈增胜美术馆》。

陈增胜自幼习画。七十年代多次参入山东美术出版社的年画创作班,创作发行了60多幅(套)以猫为题材的年画作品,被誉为“猫王”。80年代师从著名书画家孙其峰教授,为其入室弟子。陈增胜是学者型的画家,诗、书、画、印全能,山水、人物、花鸟皆擅,特擅画猫,享有“画猫高手”、“当代猫王”之美誉。入选国家级美展的主要作品有:年画四条屏《猫戏屏》(全国七屆美展)、国画《花聚香更浓》(迎澳回归优秀奖)、国画《流云图》(建国50周年优秀奖)、国画《那年月》(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一等奖)、国画《仙客来矣》(2013年中国画年展一等奖)等等。他的画作笔墨精到,构图优美,有情有趣,富有哲理。他还注重绘画技法研究探索,现已出版发行了《百猫谱》、《中国画一册通》等二十四部书画技法专著。

陈增胜的书法,以简隶、刻字为主。其刻字作品《无畏》、《无为》、《无恙》,分别入选全国第二、第三届刻字作品展,并人编《中国二十世纪名人刻字大观。》

xawBaw7zBXEOnb20IcJtmJvIrMC61CyYGjb6A0ji.jpg

SMmj4YeuftQhvS3LoGnv2iNpIhW2H5q3zdon7nKV.jpg

7AIUi09rHsdduavPvp7jncZTeYnIYcNTYG08dvQW.jpg

3TWF14tgnlrkcrM8aw6JG6PZu3IZ8Do3wo5FKHw0.jpg

dCl1qtRlNrwO9fw7J63CmnGKaXQVlrrWETJ4JhEC.jpg

6zdrf47KG7WvlfAFfRD6i8nKtbAylIcSdWo7zwGB.jpg

7vly8CiCFgMcIbY9tWPg78jJ1eILWnGSFbq4ybe7.jpg

以画啦话

AxVSRPYSMIbb8uOixlrIwFClij5mZcLiuJ36z7an.jpg

岛上猫儿不馋鱼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到威海市大鱼岛写生,见渔民们在海边的石硼上(大片裸露的石头)嗮鱼,猫从旁边走来走去,从不叼一条鱼。俗语说“猫枕鱼头睡不着觉”,嗜鱼是猫难改的习性,这里的猫怎么会不馋鱼呢?我问渔民,他们回答说:“吃饱了呗!”开始我觉得有道理,后来一想不对,人吃饱了饭,饿了时还想吃;喝醉了酒,下次还想喝。难道说,猫儿一顿吃饱了,永远不饿不馋了吗?这事里面肯定存有未知的秘密。因为稀奇、有趣,归来后画了《岛上猫儿不馋鱼》。

为了解开这个谜,我一直留心报刊杂志的资料。十几年后,我从一份小报上见到一篇稿子,题目是《猫为什么爱捉老鼠》,读后我恍然大悟。文章说,猫喜欢夜间活动,体内需要一种特殊的物质——牛黄素,而合成牛黄素的物质,猫本身不产生,老鼠和鱼身上却很丰富。因此,猫就要不断地捉鼠吃鱼,这不仅是为了果腹,更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特殊需求。

那么,岛上的猫儿怎么会不馋鱼了呢?我想,这与现在猫的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活动规律的改变有关。猫成了人们的宠物,天天吃的好好的,饱饱的,不需要夜间再去捕鼠了,自然体内也不缺乏什么“牛黄素”了,对鱼和鼠的嗜好也就减弱了,特别是岛上的猫。

这事让我想到,环境、条件是会改变人和动物的习性和健康的。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是应该的,但现在“儿童肥胖症”、成年人的“富贵病”、高血压、癌症等越来越多,这与物质生活的提高和不科学的饮食是大有关系的。猫因为生活水平的改善,鼠也不捕了,鱼也不馋了,“夜班”也不上了,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懒猫。民间有句俗语“富不过三代”,是不是说由富可以变懒,由懒可以致奢,由奢可以返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iNEJLpadzsfuRBH3gEDo8S9tRXgFMUyqYkQNAoDF.jpg

狗叫种种

狗叫是寻常事,但你是否知道不同叫声有不同的含义?

狗看来很凶,叫起来呲牙咧嘴,又窜又跳,其实,他的胆子很小。经常有报道,山区农家的狗,晚上会被大动物吃掉而不会叫一声。农村评论某人能力一般般时,常说“不是条咬狼的狗’,这说明狗的能力是平平的。

狗叫,主要是因害怕,通过叫声寻求保护;再是求偶,性的本能。

生人进门,狗叫的最凶。这是因为害怕生人伤害它,侵犯他的领地,用大叫震慑生人,同时呼唤主人,寻求保护。

夜晚狗叫,往往是一只狗叫,然后全村、全小区的狗接二连三的叫起来。第一只狗叫,是因为它听到或看到什么异常,由于害怕而惊叫。其他的狗叫,则是误解了第一只狗的意思,以为它是在求情,回叫是说“我在这”。就像水湾里的蛤蟆,这只“咕”,异性的必定回应“嘎”,这样“咕嘎”地交流,一直到一起完成交配。这种情况只限于狗各自在各自家里,行动不自由时。如是白天,狗在外面能自由活动,有一只狗叫,其余的便会无声地聚在一起,这便是证明。

如果你从外面回家,狗听到你的声音,也会叫几声,这是向你打招呼,欢迎你的归来。

见了生人昂首狂叫的狗一般不咬人。就怕叫两声,而后发出“呜呜”声,两眼紧瞪着,这是发出了进攻的信号。它呜的时候不张嘴,这叫“咬人的狗不露齿”。

狗会观察人的动作行为,琢磨人的心理。如果它一叫,你吓得手脚乱动,甚至想吓唬它,它便会拼命吠叫,甚至袭击你;如果你撒腿往后跑,你可能要挨咬了。如果你见了它大大方方的和善地进门,不使他它感到威胁,它可能就不叫了。如果它仍叫个不停,你不妨弯一下腰,“狗怕弯腰狼怕蹲”,它便会后退。或者干脆站住不动,等待主人出来。

见到生人,如果主人在跟前,它会叫得更凶,这是所谓的“狗仗人势”。狗怕生人,有主人在,它的胆子就壮,以为主人会保护它,也是向主人讨好。这种现象,在公共场所会表演得更厉害;如果主人不在,它便夹着尾巴悄悄地离开。

狗见了穿着破烂、形象邋遢的人,也会追着叫,俗语“狗咬丑的,人敬有的”。狗是不会区别穷富、美丑的,只是历代要饭的形象和那条打狗棍在它们的基因中留下的印象而已。

狗见了狗,会相互吼叫,这是相互展示威风和争夺地盘。

xL4uYGiMig0WR1WpH7NRTDhwQW8NTpafcC7VZgkF.jpg

“剪茧助蛾”的启示

儿时,夏天雨后的傍晚,我经常和小朋友去捉蝉虫(俗称知了猴、知了鬼)。遇到刚破背而出的知了,经常会把知了从蝉蜕中拽出,把蝉蜕丢掉。我多次发现,凡经我帮忙从蝉蜕里拽出的知了,第二天早上几乎全部是翅膀、肚皮上淌黑水而很快的死去,我百思不得其解。

最近,我看了弘一法师的《不生气》一书,里面有这样一段故事:一个小和尚在野外看到一个茧里的蛾子,在不停的翻动、挣扎,久久不能破茧而出。当小和尚耐心用尽,善心突发时,他用剪刀把茧剪出一个小洞,让蛾子尽快脱离茧壳的束缚。

蛾子出来了,但身体臃肿,翅膀萎缩,只能爬行,很快便死去。小和尚很纳闷:我帮助了它,怎么反而把它害了呢?他去请教了生物专家。生物专家告诉他,“飞蛾由蛹变茧,翅膀萎缩,十分柔软;在破茧而出时,它必须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身体中的液体才能流到翅膀上去。这样翅膀才能坚韧有力,才能飞翔。”小和尚听后茅塞顿开;我也恍然大悟,原来我和小和尚犯了同一个错误——违背了自然规律。

自然界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一旦由外力的作用违背了其规律,便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知了如此,茧蛾如此,剖腹产的婴儿如此,转基因食品如此,艺术也如此。我们学习书画的人,其实像“蛹蝶三变”是一样的。开始由爱好而求学,到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的过程,就是由成虫变成蛹的过程;再到一个技艺高超,世人认可的“大家”,就是破茧而出的过程。这其中,第一个过程是积累和坚持的问题。第二个过程则是“痛苦的挣扎,让体液流到翅膀上”。传说王羲之、颜真卿的“洗砚池尽黑”,何绍基的“摸体”,都属痛苦挣扎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漫长的,是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奋进与彷徨、酸甜苦辣、矛盾交集、百味杂陈的过程。经历并突破这个过程,需要聪明、才智和勇气,再加机遇。任何投机取巧,自吹自擂,粉饰夸大,求人提携等手段,都是徒劳的。

z7sRcA5N9f4YX76KKSk96C9Nw215p5KTzkKkECq3.jpg

护住富根

人们赏花,往往只注意漂亮的花朵而不顾及叶子,只闻花香而不会关心花根,这只是为了赏心悦目而已。而园丁赏花的同时,却时时注意观察叶子的颜色变化,以断定是否缺水、缺肥、有虫害,更注重除草、松土、施肥以护根。护根的目的,是为了让花开得更好,并一年一年地开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春天。在一些有知识、有文化、有胆略、有责任的园丁的辛勤培育下,全国各地“富贵花”盛开,(这里说的“富贵花”,并不包括那些通过贪腐、诈骗等犯罪手段催开的“富贵花”。这样的“富贵花”,本来就没有根,谈不上护根)凡是在党的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培育“富贵花”的人都是园丁,他们会时时的、谨慎的查叶护根。可怕的是,他们的二代三代,往往会不知不觉的进行着角色的转移,变成“赏花人”,以至于疏于管理而使花败落,这就是俗语说的“富不过三代”的原因。

俗语有“相将无种,富贵无根”之说,那是在封建社会里,指帝王将相、贪官污吏而言。在今天,“有根无根,还在其人”,关键是要作合格的“园丁”,具备良好的素质,不但要护好花根,还要努力护好“人根”——注意做好教育后代的工作,使他(她)们德才兼备。这样才会“厚德载物”,富贵有根,富贵花才越开越好,长盛不衰。光注意发展,不注重教育,是十分危险的。

IbAgKdMsk8hcjPwPKUrKfYuSi1giq5rYCooC8CiV.jpg

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幅画的题目,是借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诗,也即“激战前的平静”的意思。

我喜欢画猫,更需要观察猫,我发现猫有许多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猫是夜间工作,白天休息。虽常遭人误解为“懒猫”而不争,心情平和,我行我素,更为令人称奇是它那种尽职尽责的责任心。我曾发现,猫见了老鼠逮不住是不算的,即使你钻进了洞里,我守你三天三夜也要把你逮住,此画反映的就是这一场景。

画中铁栅栏占据着整个画面,我把猫(本应是画面的主角)放在栅栏后的角角上,是想借此来隐喻“领导在不在一个样”,“有没人看见一个样”,“职位高低,工作贵贱一个样”的诚实精神。猫聚精会神瞅着鼠洞,一种激战前的“平静气氛”令人窒息,专待老鼠一露头那声惨叫的“惊雷”。

猫的不急不躁,认真踏实的专一精神,在当前显得更为重要。现在的年轻人大致有一个通病——浮躁,急于求成,不想踏实地磨练,而希望以“忽悠”取胜,这与猫待鼠的精神正好相反。试想一下,如果猫在等待的过程中,急的唧哇乱叫,鼠还敢露面吗?

这种急于忽悠的人,在书画界是显得更为常见。有的人自我解潮地说,“你不打梆子,谁知道你家是卖豆腐的”?这话似乎也没有错。但如果你连作豆腐的基本套路都不会,便称是“豆腐王”,把豆腐渣或变馊的豆腐当“精品豆腐”卖,那可是有点歪了。

菜根谭有句话,“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成”,还是平静一些吧。只要你耐心地守住鼠洞,迟早有一天会逮到老鼠的。

6nBGdu44oyDodWt6o8ip7fAEk3Is2vmiVXetpa95.jpg

主人不在家

这幅画,我是借用宠物在主人不在家时表现出来的幼稚可笑的动作,来揭示儿童本性的。

儿童,尤其是3—6岁期间,特别好学,擅模仿,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任何事情都想试探一下,什么小玩具都可能拆开玩玩。这时间他们就是一块“海绵”,所有的水分都会很快吸进去,且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这时间如果教育好,方法得当,对孩子将来前途有着极大作用,所谓“三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

我记得解放初期,由于没有推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妻一般会有3-4个孩子,多者可能七八个。那时,只要是第二胎生了,一般是由第一胎负责照顾,就是哥哥姐姐带弟弟,带妹妹,父母或是打工,上班,下地,孩子们大多是过着“主人不在家”的生活。有时一个大孩子带三五个小孩。这时,大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要想法玩,还要照顾小弟小妹玩;小弟小妹拉屎了,大孩子要想法处理;小孩子之间打仗,大孩子要保护好小弟小妹,还要处理好内部纠纷。所以,几乎每家的老大,长大后都有极强的责任心和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最小的孩子则因依赖哥哥姐姐,会形成依赖性,攀比性,因而其智力,特别是处理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较弱。

现在,一般是独生子女,在家由父母及老人照顾,到托儿所幼儿园由教师关照。一切行动都是在大人的指导、暗示下进行,思维也在受大人支配和影响,很少甚至没有一点时间过上“主人不在家”的日子,其独立思考和自己处理问题和能力相应地被抑制。

此外,教育孩子要多用“启发式”,让孩子自己来判断对错,思考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孩子告诉你:“妈妈,XX打我”。如果你说“那你怎么办哪”?孩子会在“还击”、“躲开”、“说理”等方面经过思考作出回答。如果妈妈只为痛孩子,说“你的手呢?打他!”这不光代替了孩子的思维,还给孩子种上了“怨怨相报”的粗鲁习性。

xQl8nKPc7dSLGK3RLik65NwlKxfgkGyPuK6UeSGZ.jpg

邻里之间

古籍《老子》中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句子,那是反映社会关系中的彼此不了解,不通音信的邻里关系。

少时家在农村。村子不大,老少爷们都很融洽。那是因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村,某某什么性格,甚至祖宗三代的情况都很了解,互不戒备。加之当时生产力低下,农民有些红白喜事,打墙盖屋子,单靠自家的力量会很困难。于是“一家有事,全村帮忙”的习俗便形成了。特别是邻里之间,更为亲近,经常串串门,互通有无,相互关照。遇外出有事,都会与邻居互通信息,打声招呼,甚至把钥匙放在邻居家以防丢失。人们对“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观念形成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四面八方的人流入城市,城市的人口猛烈增加。住在高楼大厦里的邻居关系又发生了新的改变。因互不熟悉、流动节奏快和工作紧张等原因,多又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甚至小偷白天从邻居家搬东西,也不去过问,误以为是邻居在搬家。

我和老伴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好在是我们还没忘记农村那种“邻里亲和”的习俗,每到一地,都尽力地与邻里沟通。说来也怪,我们每每都能遇到好邻居,好对门。特别是现在,我的对门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张警官。三年前,我们两家住在同一层楼上。成了对门后,他两口便经常来我家问长问短。张警官见我们两口饭菜简单,(人老了,做多了也吃不了)便开始每顿饭给我们俩做几个菜送过来。开始我们不好意思,每次都想谢绝,但怎么说,他们还是照送不误,后来有时连早餐的稀粥、疙瘩汤都送两碗来。我俩见其真诚,便主动饭前“互通情报”,我做什么,你做什么,然后两家凑在一起用餐。张警官每天中午晚上都陪我喝一盅,给我讲讲公安、社会等一些故事。感情之融洽,照顾之周到,可谓是:融融一家亲。由于大人之间关系的融洽,张警官三岁小孙女,也把我的家当成“她的家”。我家的人,也都像亲自己的亲孙女那样亲她。

我们两家这种“分做伙吃”模式,(还是张警官做的次数多)基本成了习惯。现在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各家的人口都不多,且多数为“独居”老人,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照更显得特别重要。有条件的话,“分做伙吃”的模式不妨尝试一下。

LiBlKxRvKa0wKFrYwVk3N1heIoa4TpnmGVxNsPEK.jpg

踏花归来眠不得

据说,宋微宗时画院招生,曾有“踏花归来马蹄香”的试题。有人画一只蝴蝶围着马蹄飞舞而得中。我的《踏花归来眠不得》,是从这一考题演绎而来的。

人生有很多事情很尴尬。你没有本事,或是奋斗中遇到了挫折而失败,有人会怀疑、嘲笑你,看不起你;你若是成功了,成为佼佼者,虽赢得了赞誉,但也引来了不少麻烦。我们在生活或电视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名人”,出入一个场合,都有不少记者,“长枪短炮”围着,追着。刚到住所,又有人堵着。这些都是“眠不得”的人。这些人的绯闻也多,连吃饭用左手还是右手拿筷子,和某某睡觉,什么时候怀孕,什么时候离婚等私人的事情,也都被追着不放。难怪有人说,“倘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定是荣辱场里无奈人”。

这种“无奈”,我也深有体会。我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画家,却也经常感到“眠不得”。出席宴请,经常遇到“讨债”的人:“你欠我张画,什么时候给”,“你欠我张字,别忘了”。我并未曾答应过给人家书画。虽明知是朋友间的玩笑,但老是被“讨债”,总会不舒服。更无奈的是北京的“010”,一天三四家电话,“要出书”、“要捐赠”……。多者一天七八次电话,每次对方都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好像“我可逮着你了”似的。经常是正在全神贯注的创作,思路、画兴突然被电话铃响打乱。虽有点“血压升高”,你还得耐着性子听几句。当你回答“没有时间”、“不想做”时,他(她)还会追问几个“为什么”。一旦你急了,说话声音大了点,他(她)还会责问“你激动什么?”。有时下决心不接“010”电话,或是北京的手机,时间长了,心里又有点“空空”的,怕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被耽搁了,这也算人的“贱相”吧。

0gOlzuRwME4SCy6SXEYeeAfK4ooaBxs6HI7N8jRh.jpg

出奇方能制胜

2005年,山东省美协、山东省文联,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画展。我这个儿时差点死在日本鬼子刺刀下的人,又是威海画院的专职画家,创作以“抗战胜利”为主题作品,是义不容辞的。我深知,这次展览的重大政治意义。也深知,这是以反映日寇残暴和全国人民英勇抗日为题材的画展,而这样的大主题,离开“人物”画是不行的。可那时,我放弃人物画,专画动物(猫)已二十多年了,深感自己重起人物画,肯定是难以取胜的。画猫是我的强项,我不得不从“猫”身上做文章了,力求取奇制胜。

一天早上,我到威海后山晨练,看到山角下一幢刚失火的民房,樑悬墙塌,余烟缕缕,焦味刺鼻的惨景,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我1941年出生在招远的一小山村。三岁时,亲眼见过日寇下乡扫荡,奸杀了我村的妇女主任,放火烧了她家房屋的惨状;我外祖父在招远市里,我住姥姥家,因从街门门缝里看日本兵上操,差点让日本人捅死……当我从儿时的回忆中醒来的时候,又非常兴奋:眼前的景象,不正是我要创作的反应抗战题材作品背景的参照吗?于是我从各个角度仔细地一一观察。回家的路上,我又想到,猫狗都有依恋主人的属性,因为它们特别恋家。即使主人搬走,它也会在旧址转悠。就这样,《那年月》的构思基本完成。

作品在山东省美展展出时,受到广泛的好评。四尺斗方的小画,竟战胜了许多大幅的大场面的油画而荣获了二等奖。为此,画家刘宗汉先生专门为我写了《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典范》的评论文章,在大众日报发表。2011年,我在济南举办的《陈增胜从艺五十周年画展》中又展出了这幅画,亲眼见到几个老人在这幅画前长时间凝视,并不时抹泪的情景。他们还跟我说,“这幅画真实地反应了日寇侵华时那年月的惨景,那长毛炸撒的瘦猫的表情更揪动我们的心。动物有情,人孰能无情?”

这幅画是我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它让我认识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谛,并使我明白,作品要以情感人,不以幅面大小论“英雄”的道理。

8sniZMfZ7lQWJZgVg427cR5K09apSUiIF0xK0w6o.jpg

艺术创作无雷区

2001年,我从威海画院退休。因父母在招远老家,想退休以后离老父母近些,便于尽点孝道,于是回到招远装修了住房。

我的住房在六楼,农历八月十五日正式入住。那天晚上,住新房的喜悦让我难以入眠,于是我裹衣起来。只见十五的圆月,在朵朵浮云中穿来穿去。我立时想到儿时听祖母讲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啊,这些仙客们如今如何了?你们穿来穿去,是不是要来我家做客?你们当初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迫,用得着去“高处不胜寒”的月宫吗?来吧,我家的生活现如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已从普通的民房过上了“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生活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良久,我随浮云飘游的思绪又回到了现实的床上。再回首看刚才的窗口,哇!这不是一幅画吗?于是我又重新拉开灯,把刚才的情景画下来。只不过是把“我”换成了“猫”,我觉得这样更有诗意。

2003年,我沉淀了两年多的小构图终于变成了正式作品,名字曰《仙客来矣》,参与了在天津举办的2003年中国画年展。展览结束后,我的《仙客来矣》,在中国书画报上头版刊登,为唯一的金奖。惊喜之余,我又重新审视,总结这幅作品成功的经验:一是只有自己先感动的作品,才有可能感动观众。这幅画的小样图在放置了两年的过程中,每每想起来都是很激动的,创作的过程也是激动而顺利的。不像有些作品,开始很激动,放一阵子就没有滋味了。二是这幅画,在构图上完全打破了传统,把传统绘画中“忌讳”的“横平竖直”、“景物对称”、“主体放在正中,且而背向观众”全部组合在画面中,使左中右,上中下,近中远三维空间巧妙合为一体,给观众一个全新的视觉。

书法、绘画是艺术创作,传统很重要,正像著名书画家孙其峰先生说的,“传统是地基”。但很多传统中一些所谓的“禁忌”的东西,也不应该把它视为“雷区”,艺术创作无雷区。

IFXujWOxDIEIqTfqstlcgEJDcRi3nIvy8gtFkzPA.jpg

那答儿是春住处

我的这幅《网春图》,是在读了元人薛昂夫的《楚天遥带过清江引》(楚天谣、清江引,皆曲牌名)后有感而作的,算是“画配曲”吧。.全曲分上下两部分,以咏春为内容。上部分曰:“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六曲小山屏,题满伤春曲。春若有情应解语,问着无凭据。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这里“盼春”、“惜春”、“网春”、“留春”、“喜春”、“愁春”、“题春”,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对“春”的感情,写得可谓缠绵徘恻,委婉动人。“春”的确是美好的,不论是自然的四季之“春”,还是人生的青春之“春”,都是万物勃发,充满活力的象征。

四时之“春”,尚有回复。正如第二部分写道:“明年又春来,何似休归去”。可是人的青春却不会“去而复归”。无论你“网”也罢,“留”也罢,“喜”也罢,“愁”也罢,都是无济于事。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握自己,在有限的春光里,发挥出无穷的活力,创造奇迹,作出贡献,这是“延春”的秘诀。“自古英雄出少年”是古人对青春优势的肯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是对不知惜春的年青人的告诫。

我已步入老年了。回忆往事,能从一个贫苦农民出身的孩子奋斗成为一个画家,与年轻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似水的流年,如渊的梦国。当年虽努力,今朝仍蹉跎”。人越到老年,则思“春”、惜“春”的心越切。但我不“伤感”,因为我知道“那答儿是春住处”。它不在“江东日暮云”,也不在“渭北春天树”,就在人们心里住,也在我的心里住。人不管多大年龄,只要他心不老,不服老,就是“青春常在”。我曾写过一首诗:“春光虽好春难留,春梦未醒已皓首。可喜晚霞染千山,老马奋蹄鞭自稠”。这就是说,我心中仍时时轻拂着一股骀荡的春风。

mnolMliDoqpIctZp5p7czDwegOhc5jXsOCycXjEp.jpg

挠不到痒处白费力

人们经常会看到猴子们闲暇相聚的时候,相互梳理毛发,并不时地从皮肤上拣点东西填到嘴里。有人把猴子的这一举动称为“捉虱子”,有人称为“挠痒痒”,这是误解。实则是猴子在拣食身上的“盐粒”吃。猴子象人一样,身体里也需要一定的盐份,而这些盐,平时只能从食物——野果中获取。这些食物中含盐量本来就稀少,加之猴子爬树,奔跑等运动中要出汗,有些盐份随汗水排泄到体外,结成小盐粒,这些小盐粒便成了猴子体内盐份的第二来源。

虽然捡食盐粒是猴子们的主要目的,但客观上也确实起到“挠痒”的作用。你看,挠的是那样地认真、专注,被挠者静静地迷眼半睡,又是那么的舒坦,这是猴子们之间和睦相处的一个重要手段。

除了猴子之外,驴、马、骡这些偶蹄动物之间也有这种习性,它们凑到一起,便相互啃咬,农村俗谓“驴啃痒痒”。

这种“挠痒”、“啃痒”的习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但这并不是指真的“挠痒”,而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如邻居、朋友之间的互通有无,打墙盖屋相互帮忙,红白喜事请客送礼,过年过节的礼尚往来等等,这本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好的传统习俗之一,是一种朴素的民间交流形式,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结构的变化,这种“挠痒”的“价码”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大,花样、技巧越来越新,确实使一些人陷入了“困境”。例如我身边有个朋友,两口子都快退休了,由于工作年限长,结识朋友广,每年春节前,“五一”期间,“十一”期间,这几个月份经常是因朋友家的孩子结婚的贺礼,入不敷出,有时甚至还“借钱”去“挠痒”。更可恶的是有些“领导”借婚丧嫁娶,大摆宴席,大肆收礼,以“挠痒”的形式大肆敛财。其实这已超出了“挠痒”的范畴,成了贪污受贿的犯罪行为。“行贿”、“受贿”与“挠痒”的区别极容易被混淆,关键在于“目的”,如果是“相互帮助”、“互通有无”、“救人危难”,尽你的能力,钱多钱少都属“挠痒”性质;如果你的目的是借机敛财,不论钱多钱少,都是“行贿”、“受贿”。

人与人之间需要“挠痒”,但把握“挠痒”的分寸,学会“挠痒”的技巧,还是一大课题,不挠不行,“挠不到痒处”也是白搭。

uXxY2ni0ejS7rdqlpN182lhgCjuAwJkKueE4lrvl.jpg

路在强者脚下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千真万确的。荒山野林里不会有路,但是虎、狼、熊、豹等可以自由的来去,地下也不会有路,鼹鼠、蚯蚓、蚂蚁等可在地下自由活动,天上没有路,雄鹰、鸟雀可在天上自由飞翔,水里没有路,鱼儿在里面自由穿梭…..因此也可以说,“世上本来没有路,世上到处都是路”。

“路”字“各”“足”也。也就是说,“路”是由各自的足走出来的。尽管各自的足不完全一样,走的路也不一样,走法也各不相同,但只要你有“足”,是个强者,那你脚下永远不会“无路可走”。

人双足的形状、性质大致相同。因此,人的走路大致有个共性——喜欢走前人走过的路,喜欢走平坦的路。许多人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感到“无路可走”,悲观、沮丧,甚至放弃生命,这是弱者。而强者却不是这样,没有了路,可以自己开辟路;正面走不通,可以迂回着走。只要敢走,就会有路。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走出一条抗日战争胜利的路;邓小平改革开放,中国走上一条致富的路,习近平铁臂钢腕,走出一条反腐的路……

这里说的“强者”“弱者”,并非指身体、四肢的强弱,而是“意志”的强弱。张海迪是一个高位截瘫的女性,按说是一个“无路可走”的人,但她却在双脚不能动的情况下,从地方“走”到了世界残联的位子;邻市有一位从小失去双臂的女性,学会了用脚洗衣,做饭,写字的本领,走着正常生儿育女的家庭主妇的路……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开发思路,多闯新路。旧路虽然平坦好走,但往往会制约你才能的发挥;平坦的柏油路好走,但留不下自己的足迹。回顾自己大半生走过的路,虽然波折、崎岖,但基本上还是走着自己的路。我在学校里学习的主要课程是“化学”,但毕业后却走上了自己爱好的“书画艺术”之路。幼时喜画花鸟,文革时期“花鸟画”被批,我走上了人物画之路;改革开放后,又转入了以画小动物为主的花鸟画之路。别的画家喜欢到处办画展,我却走上了喜欢“写书”之路。说起这条路,我还得感谢我的恩师孙其峰教授的教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有去北京中国美术馆办展览的希望,老师知道后和我说:“去北京办展览,花费大,效果差。办一次展览花几十万元,基本上就是开幕式上请到的那些人看,你不如多写点书,每本书至少发行3000册,你的观众就有3000多人。”现在,这条路我越走越畅通,已在各个出版社出版发行20多部书画技法、理论著作,观众的数量的确会超过办几十次展览。(待续)


关键字: 内容标签:都是,富贵,也不,书画,山水画,花鸟画,都是 富贵 也不 书画 山水画 花鸟画
下一篇:百余版画作品通大集中展出_江苏省-南通大学-江苏省-艺术-财政厅||上一篇:“中国油画第一村”首迎国际大展_画家-双年展-文化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