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云集
凌永思先生在展览现场
“新安灵秀”凌永思画展12月6日上午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展出其精彩画作近百幅,是凌永思先生多年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
凌永思从艺40多年来不断进取,在部队时跟随著名画家傅抱石之子傅二石先生学习国画四载,现为黄山市山水画院院长、安徽省美协会员。他的多年战友、著名书法家卢立彬赞其山水画“直追宋、元、明、淸诸大家”,“他的笔墨意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将新安画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把新安山水的阴柔之美、清纯之美、温情之美、宁静之美、湿润之美、虚实朦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洋溢着浓浓的徽州风情,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杂树丛生、平水如镜,加上徽州建筑、粉墙黑瓦、小桥流水、渔舟唱晚,以特有的地域元素和个性化的笔墨语言,以及诗一般的意境,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徽州山水颂歌。”
凌永思致谢各方关怀,并表示:新安无处不秀美,时常激起我巨大的创作热情。这次展出的作品都是我写生所得,倾注着我对美丽家乡的热爱,希望将来能用自己的笔墨语言谱写出新安画派的新篇章。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冯秋红 文/摄
是真名士自风流
古往今来,多少优秀的画家以其高超熟练的笔墨,在国画的创作中,塑造出风情各具、意境高远的诗画世界,给人以新鲜愉悦的感受。要创作出一幅形神兼备、生机盎然的山水画,必须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师古师今师造化,更要有一种对自然形态的惨淡经营、加工提炼、创造出更完美、更典型的艺术形象,使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形象得以再现和永存,焕发出诱人的艺术魅力。当今著名山水画家凌永思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优秀而努力的实践者。
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曾说:“妙合自然趣,人工费剪裁,昔年游览地,都上画图来。”凌永思先生以山水画见长,无论崇山峻岭、湖光山色、渔歌归浦,还是平川江渚,无不风格突出。作为山水画家,凌先生一贯主张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锐意求新,表现出时代气息和个人风貌。比如他的作品《桃花潭》,远景云雾缥缈,中景苍莽深秀、雄浑壮伟,近景古木挺立、杂树盘屈。小舟、渔村、寒鸭隐约于其中,整幅作品景物繁密、深原朴茂、意境悠远静美。还有他的作品《新安春浓》、《野渡无人舟自横》、《寒林孤亭》、《风起云涌时》、《空山不见人》等,缜密、灵动、精道的笔墨,无不透出凌先生扎实的传统功夫。这些也得利于画家自己丰富的生活积累。多年以来,凌永思先生遍历名山大川,绝览胜景,追摹天趣,博采众长,精勤不辍,使其绘画艺术日臻完美,早已为海内外有识之士推崇。
首先从构图上看,以开阔高远或俯视的透视角度,以密集的点线、勾勒、点染,浓淡虚实有度的水墨意韵,构成了凌永思的山水画,既有北方山水画气势雄浑博大之美,同时又有南派山水的婉约灵秀精微耐读的细节和笔墨品位。古人说中国山水画难,其实就难在远近得宜、主次有序、浓淡相间、虚实相生。而凌先生之山水无论是群山众壑,还是江南水乡村景或平川原野,均能匠心独运,布置得体。比如他扇面山水佳品《寒林孤舟》、《烟崖停泊》、《江烟暮舟》等等,在那林丛古墙、木舟石桥、树影波光之中,他把山水中的阴柔之美、清纯之美、温情之美、宁静之美、超凡之美、湿润之美、朦胧之美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从意境上说,中国山水画尤重情趣。凌先生的山水画,取景新颖,因景生情而不装巧饰,全力表现各种景象的质感和美感。比如他的代表作《春风吹绿江南岸》就是一个典型。此图就是取材新安江上游的古徽州一带,其间群峰如黛,溪泉回绕,断壁临江、飞瀑浅溪、杂树扶疏、浮云蒸腾、幽谷曲涧、江上小舟、粉墙黛瓦……呈现一派万物勃发,生意盎然的气象,江中、江岸、景点把握到位,形情兼备,点染的树木、江水、舟船、古民居相映成趣,形成虚实互映的对比,洋溢着浓浓的徽州风情,是一首动人的徽州山水的颂歌。从这里可以看出,凌永思先生山水画开拓出一种现代的全新的审美内涵,把那种静穆、出邃、清逸、纯净的审美意境推向了极致。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佳作。
还有一点令我们很感兴趣,就是凌永思先生妙笔下的美丽江南。江南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竟相赞美、讴歌、描绘、表现的永恒主题,是艺术家们抒发感情最好载体,江南的水流淌着诗人多愁善感的吟唱,江南的春岚秋壑,都闪耀着画家们或浓或淡的情感色彩。作为军人出身的汉子也钟情于美丽的江南,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是凌先生选择了江南,而是江南选择了凌永思,江南以她无与伦比的风情迷住了凌永思的心,感动了凌永思的情,可以说凌先生与江南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有着梦牵魂绕的联系,江南的小桥流水、桃红柳绿、黑瓦粉墙、深苍苔痕、帆影渔歌、长箫短笛、高门古井……,无一不深深感动着凌永思。于是他的笔下尽现了《春风荡漾》、《新安春浓》、《秋山秋水》、《新安醉秋》等等佳景,都透出浓浓的江南风情。或许,凌永思先生的执著感动了江南,江南的艺术之门,为他打开了全新的角度……。永思先生以他沉静的性格、睿智的思考、浑厚的功力、诗人的气质对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整体把握和现代理念的转换,以及对自然物象与传统语言的巧妙融合创作出了一种清旷、纯净、幽玄的审美观念,使人浮想联翩,产生一种宇宙感、人生感、历史感和沧桑感,他的成功也再一次证明,在具有与时俱进品格的艺术家那里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富有无穷的生命力,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蕴相契合的艺术才是一条康庄大道。
凌永思,是一位典型的谦谦君子,他为人友善,处事更是低调谦逊,以至于我们这些朋友都产生了“大隐隐于市”的感觉。他虽然画艺精湛,画品高古,但他既不像那些急于成名者的浮躁之人,也不像那些“故作清高”而又喜自封大师名家之徒,而是很朴实的、默默地沉醉于艺术海洋中的一个真正的名士。其实研究过凌先生画的人就知道,他在书画传承上是一位很有特色、颇有成就的书画家,尤其是新安画派山水领域中更是成绩斐然,古雅高古之中又很有自己的个性,他的山水直师宋、元、明、清诸大家,尤其受清初“四高僧”髡残的影响颇深,而髡残其人对禅学修养深湛,擅画山水,于元人画中受王蒙影响较深,亦受明代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的影响,尤其现代名家傅二石等对其影响颇深,凌先生能苦学其画,又能入堂奥,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所画景物茂密、笔墨苍莽荒率、境界奇辟、气韵浑厚、自成一家风格。加上先生又善于吸收石涛、八大之画风,能做到兼容并蓄,为己所用,使得画境更加高古典雅。所以他笔下无论是稽山镜水、黄海白岳,还是新安风情画,都让人感到江山妩媚、气象万千之境。他的近作《溪村晨雾》、《江南秋韵》等佳构,幅幅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凡烟尘变幻,树木萧森,一丘一壑,清秀迢逸,无不吐自胸中。真如古书画大师华嵒所言:“笔尖刷却世间尘,能使江山面目新,我亦低头经意匠,烟霞先后不同春”。洪振秋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理论)、《美术家》杂志编委等。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山水画,徽州,山水,凌永思,山水画 徽州 山水 凌永思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