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裸露的灵魂_马鞍山市博物馆-展览-都是

编辑:王明亮 来源:雅昌网 
 
绘画手稿是艺术家在创作之前,概括作品思路的大概勾画。需要考虑人物,结构,空间,艺术氛围等等。同时艺术

vr0HGnvud7k4jVuIO5UEHFG6DKrqAc3gSJe5bvNZ.png

绘画手稿是艺术家在创作之前,概括作品思路的大概勾画。需要考虑人物,结构,空间,艺术氛围等等。同时艺术家各自的用笔习惯、表现习惯等艺术特点也在这些手稿中展现无余。

手稿,对艺术家和观看者都是珍贵的,它们不仅是一种预设,更是一项自我对话。从手稿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位艺术家的不断尝试,也可以看到那通向高峰基石。

2018年12月5号,裸露的灵魂—十四人手稿展,在马鞍山市博物馆展出。今天和你分享本次展览的策划者杨强的文章:裸露的灵魂

edNqBiaUpL7qJP0LUD8Y2xbrF48mdHy79u1l9UR5.jpg

16cm×23cm

1998年

高士君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这是一个迟到的展览,因为这几年有人做过类似的展。这些作品的不完整性和私密性不能登大雅之堂,也就是国内的各级美术作品展。这些不是什么大师的手稿,或许会被人认为没多大的艺术价值,但艺术这个概念是在艺术史逻辑关系中形成的,同时也是发展和开放的。

    俄国作家契可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要叫。每个艺术家的地位和成就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有表达和展示的权利。

因此,2018年12月,也就是我萌发做这个展览想法的六年之后,终于展出了。艺术家的活动是一个观察思考和设计创造的过程,做为一个画家他是通过用造型手段把自己想法和观念表达出来的,手稿便是这个过程最原初,最直接的形式。它是艺术家思想和激情的自然流露,因为是给自己看的,所以随意率真,不做任何掩饰,甚至无目的性。

    作品是艺术家灵感的闪光和反复思考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艺术精神创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艺术家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表现效果,在语言和材料上会做多种实验和探索,使作品具有了多种可能性和“有意味的形式”。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可以说,这些手稿能直接反映出艺术家的心灵和欲望,或许是最本真,更接近艺术的本质。

艺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观念的表达、主题的选择、展览的样式等各个方面,都是开放性的,多元化的。

    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非艺术,审美与非审美,这些界限之间已经变得交叉模糊,似是而非了。所以,我们想借助这样的展览给人们一个提示和思考,艺术到底是什么?我们做的是艺术吗? 

杨强

2018年11月

参展艺术家

孙景刚,叶恒贵,严浩天,郑洪流,孙力,高士君,刘伟,杨强,曾文,郭宗保,朱恒祺,谢海玲,高红蕾,司静

学术支持

顾丞峰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批评家,策展人

严歌平

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作家,批评家,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ZAO7ihu742LWWpWQBHxBe61g1qcAdDKGvtMmOTgx.jpg

布面油彩

24cmx30cm

2013年

郭宗保

V4QHmpe4JE0FTF1Wb9Sxw2dEILuxlhNNX1ZXNsRu.jpg

火柴盒 ,钢笔

18×12cm 

2017年

​司静(女)

TkaNMbEc5ZGf0rcgmXEpszuxa9cIyYSsUcupYzAB.jpg

纸、钢笔

20cm×14cm

2017年

郑洪流

9LvJD5r1tYzZLwU953ooG5ifJiol7LGHuMGZMrdO.jpg

纸品、木炭条

25cmx30cm

2011年

孙力

800h6m3GF6jYYqfnPS6ALLskXIe9gUDtmJaBdHfD.jpg

材料,铅画纸,墨,水粉颜料

60cm×44cm

1991年

刘伟

h2l7gSQTnEnYpEsBJOYib6x3dYL0lIygV5Sji2qI.jpg

油画布、中性笔

19cm×19cm

2015年

谢海玲(女)

AmYd0QqTJpvzVhJiJcArF1YaAcYKJkRvwtAtlC68.jpg

卡纸,油画

19cm×23cm

1979年 

朱恒祺

c39E1mRWX3zAe0n6RyZfNLVVSMEf4mU1HAQkVOpI.jpg

纸、墨  

17cm×25cm

2016年

曾文

M75RGFLTi2pbjJ2TsJmNtNJt1AluBPmWJBIKSedJ.jpg

纸,油画

19cm×25cm

2015年

高红蕾(女)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都是,手稿,马鞍山市博物馆,展览 都是 手稿 马鞍山市博物馆
下一篇:四川老中青画家集体办展_他们的水墨贺岁礼颇有“颜值”_玛雅全民收藏计划启动仪式-艺术-画家-艺术家||上一篇:海外私人藏中国名画的梳理_博物馆-散佚-中国-收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