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花鸟画大家张朋诞辰100周年,今天(11月30日),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青岛市美术家协会、青岛画院、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寂寞沙洲一一张朋先生诞辰100周年艺术研讨会暨作品展”在青岛画院举办。
▲展览现场
此次活动展出了张朋家属提供的50余幅花鸟山水人物遗作,并邀请了国内美术理论家来到岛城——青岛,学习研讨张朋的艺术造诣和人格风范,挖掘和梳理山东中国画艺术文脉,这对熔铸新时代山东美术高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研讨现场
▲张朋(1918-2009),字锡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纺织工学院教授、青岛画院副院长、青岛画院名誉院长,与黄秋园、陈子庄、陶博吾并称为"在野派四大家",他又被评论界称为"二十世纪末最后一位中国画大师"而饮誉画坛 。
张朋先生是公认的花鸟画大家,与陈子庄、陶博吾、黄秋园并称“20世纪四大隐逸画家”。
张朋以超然之天资,付毕生心血于丹青。先生淡泊名利,其画卓然成家之时仍不求闻达,甘做园丁,独守清贫。偶得机缘,袁运甫、祝大年两位知音发现张朋之画才,并邀携作品赴京展览,张朋方名动京城,一时纸贵!李苦禅先生曾赞“得齐白石形神似与不似者,张朋是一人”。
张朋画作题材多来源于生活,概括能力极强,形神兼备,构图严谨至“不可增添一笔(朱屺瞻)”;用笔粗而不犷,细而不纤;墨色则不论浓淡干湿、清雅艳丽皆干干净净,不留渣滓,一如其人。
据悉,张朋物欲极低,成大名之后生活并未有过大的改变,然而欲求其画者人数之众,方式之多令先生不堪其扰,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宣布封笔。
随后,张朋先生的脚步再也没有离开过大海之滨的青岛,独守大庙山下的一处简陋居室,渡过了自己孤寂的艺术人生,极像苏东坡先生的一句诗——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展览开幕式由青岛画院院长张风塘主持,据其介绍,张朋曾任青岛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和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张朋一生平实质朴,感情真挚,专注绘事,他的画面造型力求简洁传神,超凡脱俗,终名重天下。张朋以独有的人格魅力,学问学识,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为世人留下了良好的师范,树立了20世纪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
山东省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常务副主席张宜表示,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张朋先生的艺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他和郭味蕖、李苦禅、于希宁等一大批齐鲁大地涌现的杰出画家,共同塑造了具有山东美术鲜明地域特色的创作风格。
青岛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魏胜吉应邀到会讲话。
他说,张朋先生一生践行着艺术为人民、为大众、为社会服务的天职。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淡泊自守,毕生创作的无数国画精品大部分藏于民间,仅仅留给自己亲属70余幅作品,是位人民的艺术家,他的这种品质,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张朋先生的画源于生活,又浓缩了生活;高度再现了物象,又超脱了物象的束缚,表现出了物象的内在精神;赋予物象以深刻的思想内涵。
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映海谈到,张朋先生淡泊名利,孜孜不倦,默默耕耘。他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画丰厚学养,继承发展了以笔墨造型为特色的写意国画,从“深入生活”的时代呼唤中获得启发,从写生中获得养料,赋予自己作品以新的品格和个性面貌,形成了平淡而热烈,单纯而浑厚,真诚而活泼,畅晓而深沉的艺术风格,这是他生命意识最真实的反映,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写照,创新开拓了当代中国画大写意花鸟的艺术语言和新境界。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创研室原主任赵立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杜大恺,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协副主席杨枫,山东美协副主席、青岛美协主席王绍波,山东省美协秘书长魏百勇及青岛画院老一代艺术家、青岛美术界的同仁参加了展览暨研讨会活动。研讨会部分由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副主席、青岛画院理论部主任宋文京主持。
研讨会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探讨了张朋先生的艺术成果,研究他艺术人生的创作轨迹,总结他在花鸟画学术领域的贡献。这为青岛的文学艺术发展,特别是绘画领域留下珍贵的文论史料。
张朋作品选刊
文 | 赵丽莎
关键字: 内容标签:副主席,青岛市,物象,中国画,大写意花鸟,张朋,副主席 青岛市 物象 中国画 大写意花鸟 张朋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