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访中国摄协顾问、四川省摄协主席、著名摄影家王达军:在坚持与创新中问“道”与得_拍摄-道观-风光摄影

编辑: 叶旭栋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川藏公路雀儿山盘山路 王达军 摄在以蓝、黑两种颜色为主色调的展厅中,一面

vZ6ryPFnJvnDH4YhEfvuUAwKOOQ87qwsU1L7H6iD.jpg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川藏公路雀儿山盘山路 王达军 摄

在以蓝、黑两种颜色为主色调的展厅中,一面是由96种道文化手诀摄影作品组成的展墙,另一面是24块BEO画屏组成的道文化手诀影像循环显示屏。在前不久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道·道”王达军摄影艺术展上,精致的影像、新颖的展陈方式、令人震撼的道文化影像,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这是王达军自1972年学习摄影以来,少有的一次个人摄影艺术展。与此同时,他的《问道》大型画册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此次展出的作品是从王达军历时15年拍摄的巴蜀道文化系列影像中精选出来的,作品在人文纪实方式的基础上,还融入了众多新的创作观念和拍摄手法。展览策展人王庆松认为,展览主题“道·道”中的前一个“道”指东方哲学之道,是化生万物本原的道家精神之道;后一个“道”是王达军40多年摄影艺术生涯的摄影之“道”及其人生之“道” ,也是王达军“问道”之旅摄影作品的总结和展示。王达军说,对他而言,摄影之“道”就是摄影家追求、学习、实践、创作的过程,他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问“道”和得“道”的。

风光摄影要视角独特

1988年,王达军以《喜马拉雅之光》 (组照)获得了第15届全国影展艺术风格奖, 1990年,以《大地》系列(组照)获得了第16届全国影展金牌奖, 1992年,以一组西部风光作品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他曾和摄影家袁学军、王建军一起纵横7万多公里,造就了“三军进西部”的壮举,开拓了中国风光摄影的新领域与新气象,一直为人称道。王达军说:“风光摄影是我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是我对大自然的崇拜,一面对大自然我就像变了一个人,能感受到内心的纯净和平静。风光摄影还是会继续拍” 。

近年来,摄影界对风光摄影有不少讨论。王达军认为,风光摄影是我国摄影界最普遍、人数最多的一类,“这一方面和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是分不开的。古时候的文人墨客常常寄情于山水,以抒发自己政治理想或情绪,出现了特别多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这自然会影响中国人的审美;另一方面,热爱大自然是人的本性,对于我们去旅游、认识世界、观察世界、陶冶情操、锻炼身体、享受摄影的乐趣,是最好的一类题材,所以才有庞大的风光摄影大军。 ”王达军表示,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摄影器材性能的提高,大家往往扎堆去拍同一题材,便拍出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画面,甚至某些道德修养比较差的摄影人为了一己私欲,破坏大自然或是残忍地伤害动植物,“我们反对这些做法,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只要爱护自然就好,但对于有追求的摄影家来说,就不能千人一面,要有自己的艺术表达,要有独特的视角。 ”

潜心15年拍摄巴蜀道文化系列影像

王达军是一名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视觉语言的摄影家,是中国西部风光摄影的实践者和探索者。但为许多人不知的是,王达军绝不仅仅是一位风光摄影家。正如他所说:“不应该用题材来界定我,摄影对我来说是艺术之路的广阔天地。 ”

1993年,王达军从部队转业到《中国西南》画刊担任副总编辑兼摄影记者,自1997年到《四川画报》任副社长、社长、总编等职。在此期间,他为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国石窟雕塑全集》拍摄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等地的石窟,其用心血凝结的5卷大型画册不仅为中国石窟雕塑艺术留下了珍贵的视觉文献,也填补了西南地区石窟雕塑艺术在图像上的空白;他拍摄的四川藏地寺庙和羌族服饰等一系列人文画册,让他更深入地体验到了摄影更为深刻的探索空间,迄今仍是研究藏传佛教和古老羌族颇具代表性的图像文献。他还一直致力于拍摄四川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王达军与道文化结缘于2003年夏天的一次偶遇,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参与了四川一个古镇的城隍庙会。庙会场面的浩大、参与者的热情程度,都让他深切地感受到四川民间道文化的影响。于是,他便顺其自然地开始了长达15年的问“道”之旅,他的拍摄主要围绕“道观道人”“道的仪式”“道在民间”三个部分进行,王达军多年的编辑经验让他能够在拍摄中做到纲举目张。面对道文化这一十分厚重的民族文化题材,王达军介绍:“有了这样的分类提纲,做起来就比较容易了。但巴蜀地区有将近200个道观,如果每个道观都去拍就很难,我便突出重点。我在遍访了近百个道观后,最后确定了20多个道观和道文化遗存比较典型的地方重点拍,这样便做到了点面结合。 ”

纪实摄影基础上的创新

王达军被业界称为既有坚持又有创新的摄影家。对于摄影创作的坚持和创新,他认为: “基本的东西一定要坚持,但仅仅用纪实的方法是不行的,还要用新的方法。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坚持学习国内外相关书籍,并在和国际摄影大师交流中扩充理论和视野。在学习和坚持的基础上,在手法、呈现上有所创新。 ”在拍摄道文化的过程中,王达军一开始采用纪实方法创作。“我认为摄影最基本的特性是记录和瞬间。记录和瞬间的结合是摄影区别于其他平面艺术最基本的特性。摄影家利用这最基本的特性来反映社会、进行艺术创作,这是有作为的摄影家应该做的事。 ”他认为摄影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而处理好虚实关系正是形式和内容良好结合的范例。

人们常说,道文化“玄之又玄” ,如何去体现这种“玄之又玄” ?王达军在纪实的基础上做了不少创新和探索:他大量运用慢速拍摄,在纪实中出现动感,产生时空转变,赋予影像新的内涵,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各种道的仪式中,道士们的身影时常是虚的,十分符合道家的气象;他充分利用闪光灯,将相机自带闪光灯与便携式闪光灯结合起来,在室内外均使用闪光灯,在快门速度调慢的同时利用闪光灯将主体凝固,于是产生了虚实结合的效果;他运用多重曝光和适当摆拍的方式,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加深邃、神秘的影像。再加上他多年来的风光摄影积累,每一幅作品都具备了非常高的品质。“对职业的摄影家来说,摄影不仅是艺术,它还有其他的社会功能,比如记录、传播等功能。比如我做的这些文献拍摄,对于传播我们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媒介。在发挥摄影的社会功能时,也要尽量让影像具有更多的艺术性。 ”王达军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拍摄,道观,风光摄影,摄影,拍摄 道观 风光摄影 摄影
下一篇:榆林市文化产业协会成立_文化-产业发展-产业协会||上一篇:新文艺群体书画家作品展在京举办_改革开放-中国-中国文联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