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宁波首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召开_文物-利用-文化

编辑:邹萍 来源: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起科学有效的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起科学有效的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11月22日,“活化遗产资源 创新传承模式”宁波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召开。此次会议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承办,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受邀参会并作了精彩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了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并对全面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作出了整体部署。近些年来,宁波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循序渐进地推动了文化线路、历史文化保护区等遗产要素集聚地带文化设施的整合改善与开发利用,形成了若干以传统地域文化元素为主导的城市标识空间。同时,加强对传统民居、乡土建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老字号遗产、红色遗产等遗产品类的个体利用,其中总理纪念堂旧址、宁波帮建筑群(宁波城市慈善文化地标善园)、星光沈氏宗祠、陈汉章故居、甬曹铁路宁波车站旧址、叶氏义庄、新浦老屋、万斯同纪念馆等皆成为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的优秀项目,构筑起了新型的文化体验场所。宁波帮建筑群(宁波城市慈善文化地标善园)作为国内首家公益慈善综合体、宁波爱心城市公益地标,更是先后荣获了“宁波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十佳项目”、“浙江省十大慈善热点事件”、第十届“中华慈善奖”等荣誉。 

  研讨会上,专家们精选国内外文物保护利用的经典案例,从战略导向、价值理念、情感定位、技术方法以及文化机制体制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介绍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与改进思路等。对新时代宁波文物工作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专家们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以遗址公园、古村修复与民宿旅游等为例,探讨如何实施更科学、专业、大众的保护理念,实现更感性、直接、美好的文化体验;以“互联网+”与文物信息二维码等为例,探讨如何开展更个性、亲切、有效的观念引导,创建更丰富、有趣、便捷的文物标识;以高精三维数字扫描技术、多光影采录技术等为例,探讨如何实现更本色、清晰、智能的展示体系,获得更灵动、丰富、有趣的观赏体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新时代,宁波的文物工作要进一步突出公益性、实用性、普及性和便利性,要继续从民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中找寻文物工作创新发展的策源地、盘活点,要让当地老百姓能时刻感受文物,体验文物,在文物保护和利用中深受实惠,倍感幸福。(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张亚红)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物,利用,文化,,文物 利用 文化
下一篇:诸暨举行纪念余任天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_诸暨-诗书-博物馆||上一篇:文保专家、社会各界人士研讨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 共同讲好浙江运河故事_浙江-报道-浙东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