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倾听:河流故事的儿童绘本注解_曹明浩、陈建军-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艺术家-工作坊-水系

编辑:李璞 来源:雅昌网 
 
近日,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儿童工作坊——河流故事的绘本注解”在主展馆东郊记忆举

5xSYNilhQN9Z4wP7RVu0kTAT1bS3mleaw0hpTJpn.jpg

cidxEcJ9ROAiB9MQB6TG3si4Oc63JPcOr5BwoX4g.jpg

近日,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儿童工作坊——河流故事的绘本注解”在主展馆东郊记忆举行。本次工作坊活动由艺术家曹明浩、陈建军夫妇和嘉宾一起,通过课堂工作坊形式,以成都河流故事讲述为背景,让小朋友们进行绘本制作。

“为什么河流离我们特别远?”“为什么河流上面没有船?”带着疑问,孩子们在艺术家带领下开始了创作。平面绘画和立体装置搭建是两种被采用最多的创作形式。“我希望画出一条长长的美丽的河,河里面有很多人的故事。”一位小朋友说到。由儿童参与的河流故事的绘本注解,是被成人世界忽略的儿童声音,是对河流的一种想象补充,也是连接彼此,形成一个交流、相互学习的场域。

我们往往忽视儿童的看法

孩子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描绘出他们对河流的想象,打破了专业学术展览的严肃氛围,与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起产生的趣味性,更是让来参与本次活动的人产生了新思路。陈建军认为,成人视角下关于宇宙、都市的专业讨论,往往忽视了儿童的看法。儿童对河流的注解反映出整个社会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对他们的影响,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On9rAtPGQRyHrgUqsjkNkBALk7AvsnxU68tKdwQD.jpg

kQ0Tvoty6Gel2RuA6T2IqFGLgHbf5za0TAxNMH3d.jpg

儿童视角是对成人世界的补充

本次工作坊上,艺术家希望带领大家结合成都的特定历史和环境,去思考关于人类社会和水的关系,聆听儿童的声音,通过他们的视角带领成人去思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彼此交流,也是生态上的平衡。陈建军表示:“这个工作坊简单意义上就是一个儿童美术教育课堂,成人世界一直用各种概念和理论或某种科学知识来认识河流,因为我们都是从这样的系统出来的,但是在儿童的世界中,他们对河流的看法可能会成为一个独特视角,这个视角可能会给成人世界带来一种补充,如果我们谈及未来,那他们就是未来。

一位带着孩子来参加这次儿童绘本工作坊的家长王女士表示,看到孩子在艺术家引导下创作出的作品很欣慰,“利用对《一段河流的再注释之后》的理解,对河流想象的再补充,希望孩子描绘出更加美好的东西。”许多家长对此次活动赞许有加:“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对过去的成都河流有了深入了解,唤醒我们对水系的思考,也教育我们孩子要对生态进行思考。让孩子们使用日常生活中水”这个元素进行绘画,把它放置在一个艺术的环境里再创作,让观看的人们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新联想。”

RgzQ6E7yfbhMq9uOQKImtz5dvwjgtTAmOQH3ChRv.jpg

在东郊记忆主展区,曹明浩和陈建军的研究性项目《一段河流的再注释之后》追问了当代都市中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复杂的中间关系,融合了两位艺术家对城市更新中个体生命经验的思考,其中包括了多组作品,采用了城市行走、摄影纪录、共同创作等方法。这整件作品就是希望以过去成都的水系,人们对水系的公共话语为基底,来实现一次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水系的再讨论,启发人们对于水、环境、自我之间关系的思考。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期期间,曹明浩和陈建军两位艺术家还更多参与了水系相关的工作坊,包括“河流故事的绘本注解”“作为宇宙技术的艺术智能”“我们如何居住”,以及“人•南极•垃圾”。所有工作坊的内容与成果都在展览上呈现,成为展览集合体中的一部分。期待大家共同参与进来,与艺术家一起进行“河流再注释”。

本届双年展将持续到明年1月6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家,工作坊,水系,《一段河流的再注释之后》,曹明浩、陈建军,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艺术家 工作坊 水系 《一段河流的再注释之后》 曹明浩、陈建军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
下一篇:“丝绸之路”沿线18个国家级博物馆将在京举办主题展_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丝绸之路”沿线-合作-沿线-柬埔寨||上一篇:第八届“博博会”开幕_25家四川博物馆组团亮相_博博会-第八届中国博物馆-金沙-展示-互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