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为正在崛起的新一线城市,同样也是文化创意之都。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成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不仅映射了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更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沙龙现场
2018年11月9日至12日“第五届成都创意设计周”召开期间,“创意城市的别样生长力”主题演讲沙龙&《1314》52期新刊发布会于11月10日在成都新会展中心3号馆圆满举行。
《1314》第52期新刊中对创意城市提出讨论
沙龙就“创意设计如何促进城市生长力”展开讨论,邀请到澳门城市文创品牌第一人林子恩,成都小酒馆主理人、院子文化创意园创始人史雷,故宫文创产品设计师曹小兰,南谷设计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雪松进行各自创意设计经历和作品进行演讲,并与优普斯创始人、资深媒体人游建等嘉宾现场展开话题交流。
澳门佳作/梳打熊猫创意总监林子恩
澳门佳作/梳打熊猫创意总监林子恩被誉为是澳门城市文创品牌第一人,也是国家级众创空间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的设计总监,是上海世博会澳门馆整体形象及澳门航空的设计者。此次成都创意设计周展带来的“梳打熊猫”原型是澳门回归祖国后,国家赠送给40多万澳门市民的珍贵礼物,澳门政府极为重视并把梳打熊猫作为了澳门的文化名片,亦是澳门政府响应中央“多元文化新澳门”的核心内容。“梳打熊猫”用调皮搞怪的形象细说澳门故事,成都是熊猫的故乡,这里山水相间、碧茶飘香、 林木葱郁、竹海碧波,是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
澳门官也墟文创品牌专门店室内设计
梳打熊猫品牌形象插画系列
林子恩在演讲中提出,创意设计最核心的就是改善生活,在功能上必须优于之前,在同类中必需要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能够带领潮流趋势走在商业的最前线。谈及文化创意设计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在哪里,他表示,“每个地方都需要有自己独特的DNA,这样的城市才更有市场价值,也更具竞争力,文化创意设计就是一项挖掘城市DNA的工程,也是设计者需要不停思考改进的工作,文化创意设计对于一个城市的自我认识以至对外推广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小酒馆主理人、院子文化创意园创始人史雷
小酒馆对于成都人并不陌生,赵雷的一首《成都》更是将这个地方带成了网红打卡圣地。小酒馆主理人、院子文化创意园创始人史雷表示,生活与创意密不可分,新旧更迭无法避免,交融裂变就会产生新的能量。
据了解,院子文化创意园位于玉洁巷3号,是由玉林街道区域内一处老房子改造而成。它的前身,其实是一个三层楼的茶馆,曾经响彻着“碰!”“杠!”“胡!”给居民打麻将喝茶的地方,如今变了成都最“网红”的一个与社区共建的文创园。
文创园一楼的部分区域是倪家桥社区服务中心的办公区和院咖啡,通过一个L型走廊上到二楼和三楼,你才会发现小酒馆、摩诘古琴、谱造司、PH7、New Noise、早上好·春游等一间间入驻的工作室,他们或多或少都与小酒馆产生过联系,如今各占山头,自成一派;相聚相交,产生排列组合般的无限裂变,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
小酒馆工作室
院子咖啡
一楼公共的院咖啡与书吧,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美食节、艺术沙龙、音乐现场……院子文创园彷佛敞开了怀抱,给了玉林以及社区的居民一个大大的熊抱。怪不得大家要说,玉林什么公共地方能看见老中青共处,除了菜市,就属院子。院子正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居民的生活,也正在一点点地用自己独有的风格丰富着成都的文创产业。
“院子不在旧工厂的改造区,而是与老社区紧密结合,就是想通过有温度的、根源性的、共生的一些理念进行传播和创作,去传递城市的能量及一些传统的表达。为成都的文化发展思考创新和再设计,用一种引领性的独有呈现方式,具有年轻的活力又承继着传统的脉络”,史雷如是谈到。
南谷设计公司联合创始人王雪松
南谷家居设计师们,此前一直以纯实木为主要材料进行创作。近期,他们将竹与纸作为重要元素与实木结合创作出“清供”、“知竹”系列家居产品,“知竹”便是“纸” 和“竹”的谐音。蔡颖杰设计出安放精神世界的清供系列,在纯实木材质的无相清供之外,将竹编加入设计中创造出知竹清供,而张鹰让竹、纸与木相逢汇成知竹茶室,竹与纸在手艺人的指下透过竹编的空隙与纸的纹理与木连接起传统与当代的东方雅致。
南谷设计公司联合创始人王雪松认为,竹一直以高节、超然形象示人,故常以竹喻君子之风骨。而在历经重重工艺后诞生的纸,本身亦是自有植物纤维的纹理。竹与纸有着相似的气质,均是谦逊于笔墨之下,隐逸于尘世之间,透露着东方之雅。
知竹茶室
“无论是清供系列还是知竹系列,竹编、手工纸、实木这三种传统的材质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组合着,诠释新的当代东方生活美学。”王雪松表示,因为现在工业化的东西太多了,他们思考着有没有必要再去做一把工业化的椅子,怎么样去把真正的东方传统元素挖掘出来,融入现代设计后让更多人觉得像小时候接触过的,但是又会有新的感觉。因此,他们决定在这一次的设计中加入竹编和手工纸,然后根据材料创作出清供系列与知竹系列家居产品。“之后,竹编和手工纸这两个元素将会继续运用于设计当中,但不仅限于此,还会有蜡染、蜀绣等在内的很多可以进行再设计的手工艺及非遗元素在加入。清供系列与知竹系列,将纸、竹与木融合,让濒临消失的传统手工艺以新面貌重新回到人们身边,并散发着东方的雅韵。”
故宫文创产品设计师曹小兰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的曹小兰,在很多产品的设计中都是以陶瓷为材质,08年毕业之后从事陶瓷产品和文创产品的设计工作。16年自己创立了设计公司知原悟造。
故宫宫门箱包
繁花似锦--宫廷系列首饰
2013年起她和故宫开展了很多产品合作,成为故宫文创产品设计师。在设计中,以故宫原有的设计元素,重新设计开发。将原有的“物”形,抽象为新锐的设计形象。包括很多首饰,胸针、耳环、戒指等产品。其中,最有名的设计就是那款朱红色的“故宫宫门”箱包,这款包获得了故宫文创设计大赛铜奖,也让更多人记住了曹小兰。
活动现场
沙龙讨论环节中,就“设计如何促进城市的发展”以及成都的创意设计的现状,澳门城市文创品牌第一人林子恩表示很喜欢成都悠闲的生活方式。在他看来,成都是一个丝绸之路,澳门是海的通路,所以两地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但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人物和故事,所有的内容都是好的材料。做设计就像厨师一样,找地道的原料,进行整合,变成可餐可看的美味文化。并认为,对城市的创意设计而言,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本身的文化元素。作为设计师就需要有敏感的态度,去寻找不同的元素来做设计。“曹小兰老师的作品中有一种我们需要去追求的目标,就是把旧的东西重新挖掘,而不是随意的顺手拿来将其变成产品,我觉得她在这方面做的很成功,我需要向她学习。”
此后,就成都的创意设计以及所遇到的问题,与会者展开了各自的分享。优普斯创始人、资深媒体人游建首先抛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他一直关注的问题——“曾经我们到深圳招聘寻找优秀的设计师,感觉即便开出在多的工资,都没有人过来应聘,我们试图找一些家乡在四川或成都的设计师回来,也同样没有找到。我在想成都是在西部,和北上广的城市氛围都有所不同,大家在各自适应的城市寻找着自己的脉络。我并不是做设计出身,以媒体记者的经历而言,我觉得做好创意文化产业需要执行者,需要年轻有创意的有激情的设计师。”
黑蚁获奖作品—崇州竹编博物馆
黑蚁文创设计师、2018金熊猫创意设计银奖得主张薇以自身经历作为分享,谈到自己以前在上海工作了大约十年的时间,为什么愿意来到成都这片热土,就是觉得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以非常快速的姿态发展,而也正因为这种发展造成了很多雷同,很多地方没有城市自己的烙印,而成都则是有着自己独特文化气息的城市。“在黑蚁的前二十年我们一直着力把设计向城市进展,但在这二十多年的进程中我们也发现,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点’,寻找到这些点,才能发现存在的意义。在沿海有沿海的优势,在内陆有内陆的优势,成都的生活压力没有那么大,也更有心思来做有创意的事情。”
南谷设计公司联合创始人王雪松就城市文创方面,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她看来,几年以前,很多文创产品都偏向旅游文化方向,想把旅游的信息传递出去。但是南谷的产品则是希望有源自文化的底蕴并且是生活化的。“很多产品都希望去掉传统里面符号化的东西,也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在看到产品的时候,能够直观感受到更现代的内容,也能发现传统的底蕴。而且基本上都是现代人喜欢穿、喜欢用的、想过的生活方式。所以南谷更偏向现代城市的大众审美,这也是来自于文化的滋养,促使我们做出现代人喜欢的,并愿意长期使用的产品。”
文创园区作为文化创意设计生态中很重要的部分,谈到对城市创意设计的影响时,有着相关经验的小酒馆主理人、院子文化创意园创始人史雷表示,自己对文创园区最早的完整的概念是北京的798,正是因为对玉林的感情,院子文创园区的成立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发现在成都,‘区域’不一定要大,而是‘温度’。成都有自己的气质,有独特的奇妙的孵化反应,所以在成都无论是文创园区还是文创产品都是需要把握温度。”对此话题,林子恩谈到由于起步相对较晚,澳门其实没有文创园区的概念。但是对澳门本土来讲,还是保留其他城市没有的东西,比如有创意的一点就是保留了一些原味。在他看来,如果把每一个城市推翻,再建立起来基本上就是雷同的,所以我们要保留的地方才是文化,让它变成自然而生的东西。“这种保留了原味,有好也不好,因为没有规划,就是看到小街小巷的原味,这也很矛盾。在北京和成都都能够看到很有代表性的园区,比如宽窄巷子有一种真正的生活模式。不是为了建而建,不是原汁原味做园区,而是本来就是这样重新加一些元素进去,吸引其他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这是很重要的基因。所以希望澳门有一天也能像成都一样,能够有一个属于澳门的文创园区。”
就成都的地方文化在产品设计中如何突出,究竟是“去城市化符号”还是保留张扬城市文化特色这一话题时,故宫文创产品设计师曹小兰赞同“去符号化”的打法。她表示,自古到现代的发展,陶瓷本身的印记就很深,一说到元青花,说到宋代的瓷器,都能形象的想到对应的模样。所以符号化可能是我比较关注的点,很多产品设计都会从符号出发。但是符号并不是生搬硬用,我们会想着传统符号和现代符号之间的关联性,是属于当代重新设计的演变,所以我自己就是很喜欢去做“符号化”,包括每个城市也是独特的,同样是需要和更现代的生活贴切。
创意周黑蚁展馆
就此,黑蚁文创设计师夏玉林也表示,自己这边主要是从事空间设计板块的工作,但是随着黑蚁的发展,由黑蚁设计转向为黑蚁文创之后,紧跟公司的步伐,在作业面上不仅仅局限于只是做空间设计,同时也会涉及到一些如旧城改造、城市形象提升设计与规划等项目。“比如共生社区的营造,我们强调的是如何让原住民参与到‘和谐旧改’,如何‘自主营造’。正如史雷老师的院子文创园,就是在特色街巷玉林之中,以自愿、渐进、微更新的方式,逐步来提升社区品质,不仅没有打扰到原住民的生活,反而还为居民们提供了个城市会客厅,同时将一些细小的创意逐一的表达在社区的一院一角。小流量的特色文化元素,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文化场景的建设是吸引与驻留小流量人群的关键,也是焕发旧城活力的关键。通过书吧、民宿、茶馆等业态,增加居民在空间和街巷中停留时间,进而拉动城市发展。这也正好印证了论坛所讨论主题,创意设计是城市的别样生长力。”
关键字: 内容标签:城市,故宫,文化,设计,成都创意设计周,创意城市的别样生长力,《1314》杂志,城市 故宫 文化 设计 成都创意设计周 创意城市的别样生长力 《1314》杂志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