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MICA首展_小颗粒镶嵌堆积出无穷世界_MICA-都是-艺术-空间

编辑:彭菲 来源:hi艺术
 
​艺术家贺亮、贝尊镶嵌艺术创始人文祺、艺术家李捷与艺术家王长兴合照一沙一世界。在当下普遍对于大构想、

PAF3yP0yej2vqmEyYAVJ1NqMz6a7nvcelhuVZM9c.jpg

艺术家贺亮、贝尊镶嵌艺术创始人文祺、艺术家李捷与艺术家王长兴合照

一沙一世界。在当下普遍对于大构想、大概念和大计划的狂热追求下,李捷、贺亮、王长兴三位艺术家另辟蹊径,着眼于微小元素的变幻万千,发起了MICA(Mini Idea Creative Art)计划,旨在以微观材料的切入,通过艺术引发对自身、自然以及宏观意义的思考。

发起人李捷、贺亮和王长兴是相识二十余年的好友,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同窗的经历使得三人对材料的使用有着求同存异的追求。多年的相处中三人时常交流争论彼此的艺术观点,在展览和教学上时有合作。尽管三人的创作理念不尽相同,但是却在“芥子纳须弥”这一点上达成共识。偶然介入到的镶嵌艺术,又与他们“一沙一世界”的表达方式不谋而合,每一个小颗粒的粘贴都是一次冥想反思的过程。以镶嵌与堆积为切入点,李捷、贺亮和王长兴用琉璃、沙石等自然材料展示了一个无穷尽的世界。这次MICA首展“一沙一世界”则是三人跳出舒适圈,打破原有观念上的局限性,在多年的“争吵和冲突”下炸出的一颗大型灵感火花。李捷笑言,“布展前一天刚刚吵到凌晨。”

贺亮与王长兴分别在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李捷则是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博士,并担任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共有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历给予三人理论知识上强劲的支撑。当代艺术的领域中,“个性化”被无限放大,感性与随机遍地可见。在这种“嬉皮士”的艺术氛围下,MICA的执念却是“深刻的理论研究才是支撑艺术走得更远的坚实骨架”。三人同出于壁画系专业,这并不是狭义上所理解的仅仅在墙壁上画画。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专业,这给三位艺术家提供了十分多样的表现形式,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尝试多种艺术语言的热情。而这次选取了雕塑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与三位艺术家希望表达的“隐藏的维度”相契合。对于维度的研究正是MICA思考的起点。MICA认为,平时我们所看到的维度只是事物的宏观维度,只有在处于十分精细的尺度下观察,才能窥得“隐藏的维度”。如果以道家阴阳的理论来阐释,宏观维度即是“阳”的维度,隐藏维度则是“阴”的维度。除却相辅相成,两者也暗藏复制关系,大小之外的结构性相差无二,这正是碎形几何的自我相似性(self-similarity),也是大自然全系性的再现。李捷换了另一种通俗的语言解释自己的创作理念时说道,当在做一件长、宽、高三维的艺术品时,不管是雕塑、装置、还是虚幻的影像,每一条线都是一个方向,都是一个维度。目前人们常用二维定义平面,三维限制空间,时间则是已知的第四维世界。部分科学家认为目前人类所处的三维空间只是更高维度世界的一个子空间而已。而这个更高维度的世界就是MICA致力探讨的课题。在这样的设定下,镶嵌与堆积显得更为合理,李捷以雕像《究极·空》举例说明,毛毛虫的任何一根触须都是三维物象中的单独空间。

此次的展览地点新加坡视觉艺术中心场地狭长,有如一个透明盒子。MICA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光线让每件作品相互对应。从形态上的互补到空间上的分割,创造出作品与作品间的超距作用。李捷解释道,“就像某种粒子在高维度空间运动时,于两个不同方向所得到的投影。”

此次展出所有作品均由李捷、贺亮与王长兴三人共同创作完成。李捷以德国的一句谚语,“把头脑从抽屉里拿出来”,形容三人合作中从固有的艺术观点中走出,走向万象大千的自由之路。

对于镶嵌艺术难以避免的装饰性与工艺性的诟病,李捷也有自己的解读方式。马赛克的装饰性正是他们在考虑材料选择上的原因之一,仅以一小块玻璃碎片就匆忙下定义为工艺品是一种浮于表面的浅显理解。同时李捷也抛出一个疑问,在展示的过程中,反而西方的媒体与观众更能理解作品中想表达出来的理念,东方的视角则更容易困于“工艺品”的刻板印象。李捷反复提到雕塑作品《究极·空》,在她看来,每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想所知只是空性而已,人类不过是将自认为的真实和美丑附加在特定的物件之上。人类在诸多作品上看到的“真实性”仅仅是自我内心的折射而已。

除了不起眼的毛毛虫,《观·自在》中的蜗牛则是另一个体现。周杰伦在《蜗牛》中唱道“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MICA将观念植入到蜗牛的迷你身躯之中,畅想也许蜗牛也想奔跑飞翔吧?“一只昆虫到人、天,既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必具有自我相似的特性,也应都能反映大自然整体的讯息。‘一沙一世界’同时包含了空间的全息(一沙一世界)与时间的全息(刹那即永恒),即为时空全息(Spacetime Holography)。我们可以说一个细胞全息缩影着一个人,而一个人全息缩影着整个宇宙。不仅是人,世界上的一粒沙、一滴水、一片云、一只昆虫都是宇宙的分身,它们都可各自独立反映宇宙的空间组成以及宇宙的时间演化史。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叫MICA,我们喜欢从小小的,很常见的,未必是一般人们认为好看的东西入手。”蜗牛所用的凸面镜材料,也使得观者在注视作品的同时,凝视自我,反省自身。

而另一组作品“艮岳”则是对浮华的无尽想象。艮岳是中国园林史上极致之作,跟阿房宫一样毁于战火,水浒传的“花石纲”故事就是以这次浩大的迁徙工程为原型。MICA用玻璃碎块堆砌出这个精美而脆弱的景观局部,衬托出似曾相识的造形和景观,如同南宋昙花一现的旷世奇景“艮岳”,几百年前的浮华在当下像一面镜子,映照的未必就是过往。

在开幕当天与观众共同创作的作品《一沙一世界——时·空的沙漏》在表达创作者本身的个性和经验时,邀请了大众的介入,与更广阔的群体发生关系。在三维的空间中加入时间的维度,使其在空间中被物质化,有如秒针一样递增积累成面,再渐渐形成锥形,从而完成心理时间上的节奏,换一种更准确的表达则是时间上的“慢流感”,这正是MICA追求更高维度世界的真实映射。

一沙一世界,繁华世界不过一掬细沙。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严华经所言,“微尘中有刹海,刹海中富有微尘”,在琉璃与沙石的镶嵌与堆积中窥得世界在刹那中沧海桑田,从空间视野的转变到时间尺度的更替,MICA相信,人生的修行无非是让内心的视野收放自如。


关键字: 内容标签:都是,艺术,空间,艺术家,MICA,都是 艺术 空间 艺术家 MICA
下一篇:许江_甲子之年的葵园烟云_中国美术学院-许江-绘画-艺术-我觉得||上一篇:“无相·独行”杭法基艺术文献展于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开幕_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展览-自己的-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