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郑路_跳出“淋漓”_一次理论物理的读后感_艺术家-断面-创作-淋漓

编辑:彭菲 来源:艺术狗
 
艺术家郑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雕塑亦然。在艺术家们不断穷极心思扩宽雕塑的维度,强调空间,添加时间的

eY1ZQDhfxOho7RgdmT73vfV8jkK2OsR1Am3MpCRn.jpg

艺术家 郑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雕塑亦然。在艺术家们不断穷极心思扩宽雕塑的维度,强调空间,添加时间的同时,郑路反其道而行,在最新的个展“局现”中以“降维”为切入点,回归“累土”本身,呈现了近两年来返璞归真的创作。

早期的郑路曾被皮力评价为“今天为数不多的保持双手肮脏的艺术家之一”,当时他的雕塑“淋漓”系列,将汉字用金属塑形,把汉字的意义与物质属性糅成一体,达到形态上的转译和延伸并精心雕琢。刚开始有激光切割的时候,切一个字差不多十块钱。一座“淋漓”上千个字,有些字的排列是有秩序的,工人们不敢下手放开焊接。郑路只能自己拿着字放在模具上,配合着工人去焊。“‘保持双手肮脏’应该指的是早期创作上的技术性参与吧”,郑路如此解释,“但现如今很多东西不需要亲力亲为,呈现方式已经不一样了。”他笑称现在已经“金盆洗手”,双手“干净”了。

如今的郑路挣脱了审美带来的束缚,放弃了在呈现方式层面刻意追求的诗意,而是热衷于做集合,追求一种在阵列中反转的矛盾感。郑路收集了很多中式旧家具,将它们乱序拼成一个阵列后进行切割。断面呈现出令人疑惑的肌理感与断面背后野蛮排列的家具形成了巨大张力。

同一时期,郑路工作室的助手马飞因为“安全隐患排查”而离开北京。郑路顺着手头上的创作思路,将马飞遗留在北京的家用器具收集成列且一并切割成断面,做成雕塑《马飞之家》。断面前后的反差难掩呼之欲出的现实主义魔幻色彩,这让我想到北京西红门大火之后对筒子楼住户的遣散。但郑路否认了“现实批判”的创作意图。“这也算是跟我息息相关的事吧”,他想了一会,用“触手可及”形容《马飞之家》的创作。社会性的解读无可厚非,但郑路的创作初衷却抽离了情感上的喜怒哀乐。最近郑路刚刚读完理论物理的科普读物《现实不似你所见》,这也拓宽了他的创作思考方式。从前总在抽象的道路上做加法,在有限的知识掌握中愈加迷茫。理论物理中量子力学的微观角度则是另一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回归物质本源,回归信息传递本身。

2009年时,郑路曾问吴鸿,自己的作品还算不算雕塑?十年之后我又把这个问题回抛给郑路。郑路从狭义雕塑的概念上予以否认,认为自己目前关注的问题可能超出了雕塑所能解决的范畴。雕塑在传播上天然的劣势局限了信息的传播,而信息的传播则是郑路当下认为的重中之重。这次的展览被他比作一次理论物理的读后感。在“降维”的基础之上,郑路脱离了雕塑的局限。他如此定义自己,一个“集合艺术家”。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这次展出七件作品的选择逻辑是什么?

郑路(以下简写为郑):我找到了一个“维度”的线索,以此为切入点。《三体》提到了一个“降维”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三维到二维之间的一个转换,对我很有启发。我所学到的雕塑一直在研究形体、空间和材料问题,但在量子力学范畴中这些问题都是失效的。之前我的创作总试图去增加维度,从三维甚至往四维和更高维度发生。但是通过“降维”,回到原本的问题上,回到人可以感知的层面,反而引发了很多新的思考,获得更大的信息和空间。

Hi:创作之前就想到这个概念了吗?

郑:没有这么完善。比如说《无相》,创作日期相对久远一点,当时还没有“降维”的概念。《无相》的初始灵感来自于手机屏幕上的水滴,滴上屏幕后相当于一个小透镜,会放大屏幕的像素,解构原本的颜色。由此我引申出由很多透镜做成的灯箱,灯箱里图象的信息被透镜解构成另一种新的观看方式。随之而来才找到了“切割”的思路,我想呈现切割的剖面,由此逐渐完善了整个概念。

Hi:“切割”这个关键词在此次的展品里意味着“破坏”还是“修整”?

郑:算是一种破坏吧。某种角度说这些东西是被遗弃的,是要被剔除掉的。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马飞是我的长期助手,一直给我做一些雕塑。在去年的“安全隐患排查”中反复被抓多次,最终决定回山东老家,在那边继续帮我加工雕塑。在他搬走的过程中,我正好也在做一批“切割”的东西,就收购了他带不走的一些锅碗瓢盆日用杂物。马飞本身作为人的个体就相当于是被剔除掉了,而他的家用之物,一些没有太大价值的废弃物,本身就透有一种残酷。在此之上的切割又特别准确,我觉得断面就很残酷,被锋利的金属切割过的痕迹都存在于断面。但我们又常常借用断面去形容某些事物,比方说回顾一个历史问题,看到的其实也都是一些断面,我觉得这两者的结合比较准确。

Hi:当时“马飞事件”发生后,你就想好了《马飞之家》的创作思路始于切割吗?

郑:最早是想做一个纪录片,用监控把他们昼伏夜出躲避清理的场景记录下来,但因为是跟人合租的院子,不太方便,于是就没做。当时我就觉得想通过这个事做点作品。北京做雕塑的艺术家都因为环保问题遇过很多麻烦,做东西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雕塑里边有金属铸造和焊接,但相关工厂都被外迁,工人们不太好做,这个问题比较棘手。所以说这也是一个跟我息息相关的问题,我想用某种方式呈现出来。去年读《三体》看到“降维”这个词,突然就把所有的东西串到一起。

Hi:听说最近读《现实不似你所见》,也对这次展出作品影响很大?

郑:我本来就对理论物理很有兴趣,在阅读科普书籍的时候,正好碰到这本讲量子力学的书。理论物理可能是人类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学科,现在走的很远。量子力学非常微观,微观到已经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认知的一些概念。比如说空间、材料、时间等问题都不恒定,而是在变化中。如果这之后再去研究一个物体的形体问题就太初级了。看完这些书之后觉得人本身的感知十分粗糙。这几件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读后感,是我试图按照量子力学理论去思考的产物。一直做视觉传达的工作,很容易被人的主观认知范围局限住。其实除了视觉之外有很多可以去触摸的东西,所以我试图用这种方式延展感知的维度。

Hi:从2009年到2014年一直在做“淋漓”系列,之后的《山河水》《玩止水》《知何处》,包括“潮骚”系列,在我看来好像都是“淋漓”系列的延伸,但为何这次展出的作品似乎完全跳出了“淋漓”的创作逻辑?

郑:两个线索。“淋漓”系列算是比较常态,是对于有形和诗意的东西的创造。而这次算是一次思想的实验,试图换一种单纯一点的思维方式,摒弃诗意和美学的角度,摒弃形式,回到微观,回归本质。包括理论物理,最终也是回顾世界的本质问题。

Hi:是否可以理解为之前的作品好比文科类的读后感,而这次是理科类的读后感?

郑:可以这么说,有些问题比较后知后觉吧,那些是古典文学的读后感,这些是理论物理的读后感。

Hi:剔除掉美感的考虑之后,这批作品的制作工艺是否比“淋漓”简单一些?

郑:可以说这批作品的制作跟我之前的学习经验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很多都是在集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形态的转换。这种转换不需要美学基础或认知,不会做雕塑的人也会做。以大海做类比的话,之前的“淋漓”更像是海浪拍出来的浪花,是基于之前的经验,加上一些主观的因素,雕琢刻划,具有一种物理上美的形态。但这次展出的作品就像海的本源一样,深不可测,波澜都是表象,剔除了一些人的主观因素和情感,不需要去做很多人为的雕琢。我想通过此次展览也给自己提供一个新的观看和理解问题的方式。

Hi:算是一种返璞归真吗?

郑:也许是吧,我在试图剔除掉原有掌握的所有技能。

Hi:剔除掉所有技能的意思是完全交给工人们随意发挥吗?

郑:我只是提供一个概念,告诉他们大方向上如何摆放,具体并不参与。切割是随便切,只要把断面切出一个斜面就好了,几乎剔除了我在这个作品中的干预。

Hi:这种团队关系在你看来是一种共同创作,还是仅仅下达和完成指令而已?

郑:这是一种模式,今天的创作需要这种协作方式。现在的雕塑不像当年的罗丹,一定要看到手的痕迹,或者说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今天很多作品重要的是传递信息,我觉得信息的价值要大于直观感受到的手的痕迹。你说读后感比较准确,那是文字的信息,我用一些加工后的产物,同样承载了这样的信息。

Hi:所以在你看来雕塑传递信息的重要性甚至大于雕塑本身的美感?

郑:我觉得无论做什么,能有效传递出有价值的信息最重要。思考方式的价值当然高于审美,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好,休·诶弗雷特的平行宇宙也好,都是人类认知的拓展,这种拓展远高于人类审美的层次。人的感知太初级、太粗糙了。

Hi:之前的“淋漓”系列一直遭到外界的仿制,如果抛开侵犯版权问题不谈,你对流水线化作品量产是否有抵触的情绪?

郑:肯定会有。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淋漓”确实算是和空间结合得比较顺手的作品。包括材料的质感和水的题材表达,依然有做到每一个空间都存在差异。我现在基本就是做独件,我也更希望做一些根据特质空间设计的作品,做得更精一些。

Hi: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中的公共艺术项目都是就地创作吗?

郑:今年在深圳和上海做的两个项目都是根据空间的尺度特别设计的,都在户外,都是独一无二的。明年会安装一个重要的英国政府项目,也跟水有关,很特别。是在一个人工填海形成的岛上,我做的雕塑放置在原先的海岸线上,相当于一个界限,提示这是原来的海岸。

Hi:在你看来怎样定义公共艺术项目?

郑:简单地把雕塑放到公共空间里面是一种非常不正确的方式。好的方式是因地制宜,发生实实在在的关联。观众和公共艺术作品之间要有深度互动,而不是只顾简单的装饰性。但是因地制宜各方面成本较大,现在很多公共艺术节,但真正有效的公共艺术作品几乎没有。

Hi:以你的经验来看,驾驭一处公共空间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郑:空间的属性,是商业属性还是人文属性?今年在密云做了一个的项目,还没有最终落成。密云有一个废弃的水电站,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如今有人想开发成一个小型美术馆。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把之前的历史梳理出来。建筑师团队针对现有的结构拆掉房顶,将周围密封行,原先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对调,设计得很有意思。而我植入一些公共性的作品,在露天的空间里做了一些装置,用心设计整个过程,实实在在地跟这个空间的属性发生直接又无法替代的关系。可能这件作品放到其他地方就不成立了,是一种契合体,我觉得驾驭公共空间应该努力去做这类作品。

Hi:现在更偏重于在公共艺术项目上的发展吗?

郑:也没有,大部分是一些需求。我本身研究生的方向就是公共艺术。能够跟人真实发生互动的才是真正的公共艺术,真正的公共艺术还是挺难的,现在更多是商业上的需求。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断面,创作,淋漓,郑路,艺术家,断面 创作 淋漓 郑路 艺术家
下一篇:油画拍卖史上的一桩奇案_卡拉瓦乔-作弊者-巴洛克-艺术||上一篇:尘封的辉煌_被遮蔽的19世纪学院派(一)_徐芒耀-欧洲学院派-世纪-学院-艺术史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