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曾分别于2002年、2012年和2013年公布了共计195件(组)禁止出境展览的一级文物,珍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景云铜钟和唐昭陵六骏石刻等3件(组)国宝级文物名列目录。其中,唐景云铜钟为全世界现存唯一由皇帝撰文书写、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铸工技巧娴熟,雕工精细,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钟声清晰洪亮,音质优美,显示了唐代高超的冶铸技术,号称“天下第一名钟”。
唐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李旦巡游周至,夜宿行宫,梦见霞光满天,祥云缭绕,以为吉兆,遂下令铸钟以志。钟起初是被悬挂在刚落成不久的唐景龙观“行三重楼以凭观”的钟楼上的,因此,称这口钟为“景云钟”,亦称“景龙观钟”。该钟高247厘米,口径165厘米,腹围486厘米,为青铜色泽,造型儒雅秀丽。从上至下三层分成18格,每格都有精美图案,包括浮云、飞天、仙鹤……钟顶端坐一蹲兽,唤作“蒲牢”,蒲牢,相传为“龙生九子”之一,喜好音律,善于嘶鸣,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传闻蒲牢生活在海滨,且十分害怕鲸鱼,一旦遭遇鲸鱼攻击,它就声音响亮地大喊不止。因此,在民间,人们把撞钟的长木雕刻成鲸的形状,求其钟声能够嘹亮。
景云铜钟不仅铸工精致,而且声音美妙。它表面凸出的32枚钟乳,其实是“调音器”,扭转它们就可将钟声从清澈调至浑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它的钟声在每年除夕之夜作为“新年钟声”播放并沿用至今。它的另一个珍贵之处,是钟身正面292个字的骈体铭文,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内容宣扬道教教义,阐述景云观的来历、钟的制作经过以及对钟的赞扬。据悉,这是李旦传世极少的珍贵书迹,故此铭文为研究书法史者所珍视。
关键字: 内容标签:铭文,鲸鱼,国家文物局,,铭文 鲸鱼 国家文物局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