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顺利召开了“汉阳陵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交流会”。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蔡理华出席。蔡理华与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院长李举纲一起为中心揭牌。会上分别为来自北京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单位的十二位专家学者颁发了证书,正式聘任他们为“汉阳陵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会上,李举纲回顾了汉阳陵二十年历程,对专家和领导长期以来对汉阳陵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依托“汉阳陵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这个平台,针对面临的问题和科研方向,为汉阳陵的保护和发展建言。贾强在讲话中对“汉阳陵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明确了中心未来的工作方向,他指出:汉阳陵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科研的推进,应该依托馆藏文物优势,通过开放共享机制,培养汉阳陵的科研力量,提高汉阳陵科研水平。
在之后进行的学术座谈会上,汉阳陵总工、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主任孙满利首先汇报总结了汉阳陵近些年来的重要保护成果,与会专家围绕汉阳陵今后的保护方向尤其是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各抒己见,发表观点。北京大学教授周双林建议以有效的技术手段监测地下水位对土遗址的影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嬴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建议阳陵重视新出土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兰州大学教授张景科、指出新的“中心”可依托高校资源,及培养自身科研力量,又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课题解决实际问题;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研究员夏寅则对科研项目的规划提出了意见;兰州大学教授张明泉、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玉虎、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陈港泉、郭青林以及敦煌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中心研究员赵林毅分别就人才队伍建设、土遗址保护及科研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孙满利总结指出,争取在遗址预防性保护方面取得突破,利用监测体系提高管理水平,达到科技化管理;从遗址公园角度出发,兼顾地面绿化标识及保护作用,做全面保护规划,打造遗址公园品牌;并进一步开展馆藏文物数字化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一直是汉阳陵的重点工作之一,此次会议以“汉阳陵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成立为契机,汇集了全国一些在文物保护领域学有所长并有所建树的科研工作者,为汉阳陵的文物保护工作献言献策,为今后的科技保护工作发展提供合作的平台,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字: 内容标签:遗址,中心,科研,,遗址 中心 科研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