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展人才培训班10月10日至16日在上海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20位非遗策展人才通过培训和交流,共同探讨非遗策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思路。
此次培训班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人才培训交流中心承办,是中宣部牵头制定的《2018—2019年全国文艺业务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训工作计划》项目之一,也是文化和旅游部面向非遗策展人才的系列专题培训之一,通过加强一线非遗策展人才的业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非遗展览展示的品质与水准,以精准定位、样式生动、贴近生活、富有意趣的展览展示,促进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非遗保护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在为期一周的培训班上,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解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故宫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向参训学员讲授大型展览活动策划的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帮助学员掌握策展的基本规范与基本流程,整体提升非遗展览展示的策划组织水平。同时,培训班邀请了“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上海设计周”等大型展会主承办单位分享策展经验,还组织学员参观上海中心“宝库匠心与大师同行”非遗精品展,实地学习上海电影博物馆展陈设计,并组织学员开展有主题的学习讨论,深入交流非遗策展的成功经验,共同探讨非遗策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思路。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也走上讲台,从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策展工作及特色亮点切入,为学员授课。
学员张黎明认为,非遗策展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让观众获得接触非遗、参与非遗传承的体验性,这是加深观众对非遗项目认识直接有效的手段。“因为非遗项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展览展示需要观众的参与和体验,在展示中要尽可能提供条件并鼓励观众参与其中流程,通过各种体验互动手段如音视频、数字化虚拟技术、动手实操及其他辅助手段,设法在展览和观众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使观众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人文历史信息。”好的非遗展览,应采取动态化、知识性和多维度的方式,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信息,以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得非遗展览“活”起来,同时要用各种手段鼓励观众亲身体会、亲手体验,延伸有限展览空间所包含的知识信息。
另一位学员郭艺也认为,只有鲜活、生动、可参与的展览服务,才可以让观众体验到沉浸式的获得感。“老年人的乡愁,中年人的怀旧,年轻人的时尚,以及孩童的兴致等,这些都是策展中不可忽略的元素。传统文化通过现代表达,通过设计转化,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继而达到视觉的美化。”此外,非遗展不能囿于传统的办展模式,而应寻求专业化道路,建立策展人制度。
关键字: 内容标签:观众,培训班,手段,,观众 培训班 手段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