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分径”傅斯特中国首个个展启幕_对时间与空间的认知_傅斯特-绘画-开幕式-法国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网
 
《分径》展览开幕式现场摄影:闫海博《分径》展览开幕式现场_画廊创始人AngelaBi致辞摄影:

《分径》展览开幕式现场 摄影:闫海博

《分径》展览开幕式现场_画廊创始人Angela Bi致辞 摄影:闫海博

  2018年9月15日,旅法艺术家傅斯特(生于1884年)在中国的首个个展“分径”在GAWA上海西岸空间启幕,展览呈现了艺术家2015年至2018年间的系列作品。主题“分径”灵感来源于阿根廷小说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941年的着作《小径分岔的花园》(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这部小说探讨了时间、空间等非实体的东西。同样,艺术家傅斯特所绘制的系列作品,正是表达时间与空间的分离与融合的关系。

《分径》展览开幕式现场 摄影:闫海博

  傅斯特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和判断能力,都反映在其作品之中,大量细节性的元素在内,包括风景、建筑、人物、床、镜子等等,这也是他对于自己所处时代及文化背景的生动写照。西方绘画更倾向对空间的探索(空间控制时间),中国绘画更倾向对时间的问询(时间控制空间),傅的绘画作品正巧妙地结合了这两点。

《分径》展览开幕式现场_画廊创始人Angela Bi,策展人述山,画廊创始人张晓明(左起) 摄影:闫海博

《分径》展览开幕式现场_策展人述山,艺评顾问姚瑶,资深藏家刘翔合影(左起) 摄影:闫海博

  策展人述山表示:“傅斯特将对当下时代最真实的反应,用十分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方法呈献给观者。我们所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性能让我们用最快速的方法获取最多的资讯,但同时我们看到的也是相对片面的东西,反而我们被容易被这些碎片化的东西所干扰。傅斯特作品中的元素是艺术家在当前所观察到的事物,他将这些碎片化的片段,与学生时代在美术院校所习得的技法相结合,表达自己对时代的感受。”

傅斯特,《早餐》,2017,丙烯画布,97 x 146 cm

  例如《早餐》这幅作品,体现了傅斯特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将细腻的质感描绘融入到绘画中,环境场景的设定时常是溷合着巴洛克或者洛可可以及当代结构感的内部空间,场景中的装饰细节也同样有着拼贴式的溷合。桌布、壁炉、物象的片段、当代感的墙壁……本该封闭的内部空间的敞开,透出了远处的自然景观;坐在室内的人物——母子,面目模煳,有着似是而非的在场感。乍看去很标准的早餐场景,实际上是不同时空元素的视觉碎片的拼合,又也许只是代表意念向视觉的转化。这一切的溷合与迭加的关系也许正是预示着艺术家想要抛出的问题,也体现着他本人对生命和表象世界之关系的体悟和理解。

《分径》展览现场 摄影:闫海博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31日。

  关于艺术家

  傅斯特,旅法艺术家,1984年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市。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同年去法国留学,先后毕业于凡尔赛美术学院(2011)和北荚莱高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4)。2014年起至今在巴黎举办过两次个展以及多次参加联展,其作品也在法国多次获奖。

  关于策展人

  述山,旅法策展人,艺评家。 2002年旅法,哲学硕士,索邦大学比较文学博士;2013年创建VIA Paris当代艺术协会。师从法兰西学院院士 François Cheng(程抱一),赵无极、朱德群生前好友。曾在巴黎和法国多次举办华人艺术大师活动,受到法国总统府、中国驻法大使馆冠名支持(2017年巴黎)。多次被邀请到清华美院,北大,西安美院等等讲座。曾多次组织举办法国艺术家去中国进行艺术创作展览及文化交流:上海,宁波,长沙,深圳,德州等地。


关键字: 内容标签:绘画,开幕式,法国,分径,傅斯特,绘画 开幕式 法国 分径 傅斯特
下一篇:太原美术馆展出流失海外壁画_太原美术馆-壁画-海外-刘海粟-江苏||上一篇: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福州“绽放”_爱乐乐团开启首演_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茉莉花-场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