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上海科技馆:一次从讲座到绘本的尝试_绘本-院士-讲坛-科普

编辑:陈峰 来源:弘博网
 
在处处是讲座的年代,上海科技馆从2009年初开始,数十年如一日地打造着其“上海科普大讲坛

在处处是讲座的年代,上海科技馆从2009年初开始,数十年如一日地打造着其“上海科普大讲坛”品牌,迄今已累计举办107期讲座,主讲人多为中外著名科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如Frank Wilczek以及欧阳自远、褚君浩、汪品先、金力等三十余名院士都曾在此留下其足迹。而如何让讲座更好的进行传播,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创新的尝试。

从讲座到绘本

上海科普大讲坛邀请长期工作于科研一线院士专家,为公众带来以国际前沿科技成果为内容的科普讲座。但由于场地限制,每场讲座仅能提供400个名额,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学习,上海科普大讲坛借助腾讯、网易、东方网等平台进行直播。而2017年开始,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开始对讲座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于今年8月,完成了第一套“院士带你去探索”系列科普绘本。

“我们在大讲坛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低龄观众越来越多,许多初中以下年龄段的小学生对天文、生物、地理、生态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兴趣浓厚,因此我们想到了绘本这种儿童喜欢的阅读方式,并将读者群确定为6-14岁年龄段青少年,既可以满足亲子阅读,也可以小朋友自己独立阅读。希望将这些最新的科学研究转化为小朋友更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让更多小朋友们爱上科学,这是上海科普大讲坛也是绘本策划的初衷。”

——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团队

初次涉足绘本,绘本的主创团队综合考虑了青少年的内容兴趣点及与当下的关系,基本确定了恐龙、北京猿人、环保、身体、宇宙等八个主题,具体为《去海边种红树》、《青藏高原的秘密》、《想飞的恐龙》、《寻找北京猿人》、《肚子里的微型森林》、《少年航天员》、《鱼儿去哪儿了》、《火星上没有北极星》,并整体命名为“院士带你去探索”科普绘本。

创作的幕后故事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图画书,其中的图画需要有艺术性和连贯的语言功能,辅助表达的文字则需简短精炼,又风趣活泼,符合孩子(成人绘本除外)的语言习惯。这也给《院士带你去探索》系列科普绘本带来了很大挑战,主创团队需要将三小时的科学讲座转化成六七千字(含知识点解说)的儿童故事。因此,主创团队决定通过两次转化来实现,力求做到图画和文字内容的精准。

第一次转化是将讲座内容转化为科学故事脚本,主创人员选取了讲座中的亮点创作儿童故事,在表达上注重启发思考。整个系列以“万能通”夏老师贯穿全部,在每本配以相应的主人公,两“人”合作升级打怪;第二次转化是将文字脚本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科学绘画,同时在主线故事之外,绘本添加了相关的知识小贴士,降低阅读障碍。

以《寻找北京猿人》为例,阅读故事之后你不仅可以了解到北京猿人生活的时代、北京猿人与我们的关系,还能在相关阅读的帮助之下,了解到过渡人种、走出非洲、粮食作物的演化、软骨病、智人的迁徙等等相关知识。

如何保证绘本的严谨性?

为了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策划团队对绘本中每个细节进行打磨,咨询专家学者不清楚的问题,并邀请科学顾问全程参与。

因此,你不用怀疑画面中一只恐龙或一条鱼的形态是否正确,也不用怀疑主人公去火星的方式、路径是否可行?绘本中所有内容都是策划团队和专家讨论的结果。虽然只是面向儿童,但其中涉及到的科学表述、表达,完全经得起推敲与考究。

上海科技馆推出的绘本系列,正是这样一套传播知识与启发思考兼顾的书籍。在这套绘本中,涉及到环境保护、抗生素的利用、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共处等时下热门问题,通过故事本身的感染力,引发阅读者对当下现实问题的思考。阅读者在学习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在主题故事的引导下反思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思考人与整个自然环境、宇宙万物的关系,从而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双面影响,进一步培养小读者的科学素养。

绘本之外

“院士带你去探索”绘本不是讲座的唯一开发,上海科技馆对大讲坛内容的二次挖掘和传播进行了线上线下形式结合的规划。当前,他们还在推动的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线上课程和面向成人的讲坛文集,前者为从中提炼出的与热点主题相关的短视频,预计将在年内上线;后者则计划从2017年大讲坛中选取了14个主题,形成了有一定科学深度的科普文章,并配以专业图示,供有一定基础的科学爱好者和专业读者阅读。

此外,上海科技馆从2017年开始,一直在组织对面向高中生以上学生组织暑期科学营,组织具备初步科研能力的学生,与各界院士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交流,并进行课题研究和创意设计,这一项目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好的社会效应。之后,还计划在讲坛主题内容的基础上,开展面向各年龄阶段观众的工作坊,让参与者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结语

詹姆斯·史密森曾在将其毕生所藏捐给未曾涉足的美国时表示,希望“用于增进和传播人类的知识”,确实博物馆也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部分成效甚佳,展览和教育活动都是具体的表现方式,但博物馆对自己已有的优质内容似乎缺乏进一步的开发和传播,讲座尤其如此。不少博物馆都不遗余力邀请相关领域的名家大咖,去带给观众优质的文化体验,但是在结束时也就成了博物馆档案中华丽的一笔,无法持续、长久地发挥作用。

上海科技馆“院士带你去探索”绘本及未来的线上短视频、成人科学文集都是对已有优质内容的一个开发,而合适的传播方式更能产生巨大的效果。我们博物馆是否要加上在二次开发和传播方面的工作呢?


关键字: 内容标签:院士,讲坛,科普,上海科技馆,绘本,院士 讲坛 科普 上海科技馆 绘本
下一篇:经济遇紧,这座“南美艺术之都”欲将取消博物馆免费开放!_博物馆-拉普拉塔博物馆-布宜诺斯艾利斯-文化-国家||上一篇:广博活动超有“料”!——国庆假期广州博物馆开放服务与活动信息_国庆节活动-展区-地点-活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