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王盛烈:_以融汇中西的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载入史册_现实主义-画家-创作-美术-时代

编辑:蔡春伟 来源:海外网
 
  王盛烈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重要画家,为发展现实主义中国画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中华传统

  王盛烈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重要画家,为发展现实主义中国画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中华传统文化修养深厚,又接受过系统的绘画教育,艺术上融汇中西。他以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为己任,创作出《八女投江》《耕者》等精品力作永载美术史册。王盛烈是一位表现时代精神非常有代表性的画家,以敏锐的觉察,贴切表现时代情感、时代精神和典型形象。他同时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美术教育家和活动家。

  艺术家简历

  王盛烈(1923年—2003年),又名橐子,辽宁沈阳人,祖籍山东青州。当代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1941年至1944年留学日本新京美术院东京分室。1947年任辽宁省立沈阳师专艺术科代理主任。1948年任东北行政学院师范部美术组主任。1949年后历任东北鲁艺美术部、东北美专、鲁迅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副院长,鲁迅美术学院王盛烈艺术中心主任导师。1998年获鲁迅美术学院终身荣誉教授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王盛烈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他所创作的《八女投江》《海风》《耕者》《家乡的孩子》等中国画作品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家乡的孩子》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出版有《王盛烈画集》。

  2005年12月,中国美术馆举行王盛烈艺术回顾展,共展出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四大类200余幅佳作,引起轰动效应。包括其17岁时的素描与80岁时的写意。王盛烈代表作《八女投江》《海风》《耕者》《家乡的孩子》等一一与观众见面,引发有关中国画的新研讨。新中国美术奠基人之一、著名美术评论家蔡若虹认为:“王盛烈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以中西技法相结合的丹青妙手、极具时代性的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

  13年后的2018年8月,沈阳九方禾谷艺术馆推出“高山景行静水流深——王盛烈书画精品展”,浓缩呈现其各个时期经典作品31幅。王盛烈的艺术创作、精神品质、审美追求与文化理念再次引发关注、缅怀与思考,一代国画大家、美术教育家的风骨、力作仍深深感染、启迪着无数后学与广大艺术爱好者,成为关东画坛的历史丰碑。

  八年磨一剑创作出《八女投江》

  以中国画的创造性成为经典

  王盛烈善于选取重大历史题材进行创作。创作于1957年的《八女投江》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以创新的笔墨表现与画面营造,以及人文性对战争题材的注入,而成为一部经典之作,奠定了王盛烈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其相继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海风》、80年代的《家乡的孩子》《耕者》更加夯实了这样的地位。

  沈阳书画院院长、著名油画家于晨是王盛烈的外孙女,小时即跟随外公身边,看他孜孜不倦地画画,常听古典音乐、民乐、传统戏曲,喜爱表演爱国戏剧、刚正诚善为人、勤力美育人才,滴滴点点,汇聚成爱与崇敬的丰厚记忆。于晨说,王盛烈是信念坚定的人,他的信仰真挚单纯而不屈。其代表作《八女投江》就透射出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和民族抗争的坚毅。

  王盛烈的儿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王铁牛说,父亲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属于国家,成为中国画创作长河中的推动力量。他的《八女投江》整整创作了8年时间。为表现这一题材,他翻阅众多资料,采访大量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构思无数草图,一遍遍推翻,又一遍遍起稿,终于将冷云镇定地用驳壳枪射击日军、掩护战友们后撤的人物造型准确地描绘出来,为后来成功创作《八女投江》奠定了基础。

  《八女投江》描绘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顽强抵抗日军的壮烈场面。作品没有直接描写敌人,而是把情节处理在暴风雨来临的瞬间,画面上阴云密布、寒风呼啸、浊浪滔滔。险崖绝壁旁3名女战士相互搀扶着,从容走入刺骨的江水中,另外4名女战士仍然在坚持战斗,其中一名女战士的肩上扛着已经昏迷的战友,眼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蔑视。整个画面被浓重的悲怆气氛笼罩,人物形象与命运尽赋丹青,观者无不为之动容。于晨说,王盛烈成长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追求民族解放的时代,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始终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相系相连,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是他自觉的选择。

  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认为王盛烈的高度是,将西方写实素描造型引入画面,恢复了人物画中“形”应有的作用,在西画体面造型与线造型之间,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将传统美学观念和传统笔墨修养相融合,作品有一种平实质朴的美,有一股雄健的力量。他注意画得通俗,让大众能看懂,同时不媚俗,努力注意绘画的情趣和格调。在《八女投江》中,明显看出这方面的苦心经营和艺术造诣。从《八女投江》起,其绘画从构思到造型,越来越趋向简练,削弱情节的作用,并加强形象本身的表现力。

  兼容并包,开创美术教育新篇章

  王盛烈生前曾说:“笔墨具有特殊的生命力,通过笔墨也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精神。传统、现实,中国、外国,既有排斥性,又有可融性,所以兼容并包是可取的。重要的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目的在于发展中国特色。以今为主,为今所用,意在体现时代特征。”

  王盛烈一生命途多舛,经历过战乱,迎来新中国,住过牛棚,体验了改革开放,以中国传统文化启蒙,又留学东瀛接受现代教育,有来自中国朴素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家国情怀,亦有开放的艺术视野和求真的科学精神。

  王盛烈的文化涵养和兼容并包的思想理念,使他成为贡献卓著的美术教育家和艺术活动家,极富艺术感召力。上世纪50年代,他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创办中国画系。他的办学思想从不保守、封闭,施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举措,先后从北京请来赵梦朱、钟质夫、王心竟、季观之、晏少翔、郭西河诸先生任教,又陆续从全国各地邀请蒋兆和、叶浅予、吴镜汀、吴光宇、傅松、潘天寿、傅抱石、关山月、李子喻等名家到鲁美讲学,派送王绪阳、孙恩同、李汉华、温读耕、许勇等优秀学生到浙江美术学院和江苏中国画院学习深造。后来这些弟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

  东北有了中国画的专业培养体系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遍布中国大地的美术人才。王盛烈对国画系师生的要求是“一专多能”,能“工”会“写”,能人物、山水、花鸟,能书擅文。他本人就是诸能兼擅,长于人物,山水、花鸟、书法、著文造诣均深。他认为一切技术手段都是为艺术本身服务,要兼容并蓄。

  上世纪80年代初,王盛烈富远见卓识,在鲁美组织创建书法学会。先后邀请书法大家沈延毅及名家郭子绪、徐炽等授课,不仅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也面向社会培养书法人才,为书法艺术复兴与发展、为鲁美学科建设均作出积极贡献。

  带领关东画家群体,传承发扬鲁艺精神

  1945年至50年代初期,由于战争等原因,中国画在东北地区几乎为空白。为此,进入50年代后,东北鲁艺开设中国画课程,后成立彩墨画教研组,王盛烈任组长。在第一、二次全国美展东北地区中国画零参展的境况下,1957年建军3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时,东北一批表现历史题材的中国画问世,一鸣惊人。1958年东北鲁艺改名鲁迅美术学院,建立中国画系,不断发展壮大。 1961年东北三省美术家代表会议在长春召开,提出“关东画派”的概念。关东画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诞生的第一个画派,根是延安鲁艺。

  王盛烈培养带动关东画家群体传承、发扬鲁艺精神,关注人生、社会、历史,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创作出的作品主题鲜明、色彩浓烈。王盛烈自身在践行艺术为人民,艺术为时代的人生历程中,始终把目光投向平凡的劳动者,经常到工厂、农村深入生活,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发掘他们身上生动的美,获取创作灵感。《阅读》《海风》《家乡的孩子》《耕者》《山泉》《放学路上》《塔什库尔干的母亲》《山乡小儿》等表现普通劳动人民形象与生活的佳作,为人民所喜爱,并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和教育。

  评论界认为,在人物画的学术探索上,王盛烈把主要笔墨用在前景人物上,背景留白或略加渲染。不论人物的形,还是神,以及笔墨情趣,王盛烈都创造了自己的特色,有民族意味及东北地域特点。

  王盛烈说过:“东北地区长期蒙受列强凌辱的残酷历史,使在这块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画家群体,把时代使命摆在艺术生命的第一位成为一种必然。既然选择了现实主义,就应该勇于在观念和方法上突破与扬弃,善于吸纳和创新。新时期的现实主义将是什么面貌?如何反映时代精神?靠实践,在实践中摸索,用实践来验证。” 王盛烈正是以一生的艺术实践回答了他对艺术的理解、认识和思考,那就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以及为人生、为社会、为时代而艺术的理想。徐悲鸿夫人廖静文评价说:“王盛烈对艺术的无限忠诚,对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对人民、对朋友、对学生、对家人深沉的爱,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画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宏建说:“王盛烈对中国现代美术作出的贡献是非凡的,他留下的艺术遗产,应结合时代的遗产来认识,他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王盛烈是一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家。强大的思想能力成为他一生艺术实践的核心支持。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尤其是历经坎坷和磨难,使其思想得以升华,反映在对创作题材的不同选择和相继表现出的浪漫现实主义、朴素现实主义及悲悯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反映出追问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人与自然、人与宇宙逐级深化的哲学思考。从镜中无畏的年轻面孔《自画像》到《烟云来复去山色有无中》,浑然达至“道通天地”之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境,传达出完整的思想轨迹。他朴素而深刻的美的情境,反映出生命个体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挫其锐”涵养心德,“解其纷”获得自然宁静,最终达至和光同尘、物我交融的境界。

  王盛烈已故去15年,在岁月中看似渐行渐远,但淡去的只是世俗尘埃,凸现的则是厚润长存的精神品格。

  艺术微论

  现实主义创作是时代使命

  “社会的色彩有多么斑斓,文艺作品的色彩就应该有多么斑斓;社会的情境有多么丰富,文艺作品的情境就应该有多么丰富;社会的韵味有多么淳厚,文艺作品的韵味就应该有多么淳厚。”这是艺术为时代的生动点题。

  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生存的环境,体现个体的思想感情,由此汇集而成的艺术史是一部生动的社会发展史。艺术与时代、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现实主义创作,往往具有宏大的主题与背景,反映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艺术感染力强大。国画大家王盛烈以及代代关东黑土地上的热血画家,始终秉承反映时代、关注人民生活这样的艺术创作主旨,一路发展下来,留下了大量精品力作记录时代变迁,描绘人民生活图景,闪耀着正能量的光辉,体现着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时代的多元、社会的复杂,为艺术创作提出了更多更深的课题,现实主义精神如何在当代社会多重的洗礼和淬炼中保持蓬勃的艺术生命力,艺术家需要有独立的判断,以一种新的冷静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身与家国、社会的命运关系,付诸画笔。

  反映主流价值观、主流思想、主流生活,追求真善美,坚持团队合作、团结奋战的作风,这是关东画家群体毋庸置疑的优良传统,值得发扬光大。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创作,美术,时代,王盛烈,现实主义,画家,创作 美术 时代 王盛烈 现实主义 画家
下一篇:苏州博物馆配合“钟锦德红木雕刻艺术展”举办“返朴归真”系列体验活动_钟锦德红木雕刻艺术展-体验活动-苏州-雕刻-天工||上一篇:《画里有话王蒙说——彭长征水墨漫画展》将在四川绵阳举行_彭长征-水墨漫画-雄起-漫画-创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