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深厚苍浑的笔墨意蕴——画家张宝澍山水画艺术_国画-山水画-美术馆-画院-写生

编辑:蔡春伟 来源:中国网
 
  张宝澍,1955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书画市场报社艺术顾问、中国少数

  张宝澍,1955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书画市场报社艺术顾问、中国少数民族国家画院特聘画家,沈阳书画院画家、沈阳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同泽书画研究院理事、沈阳开明书画院研究会副会长,1986年结业于鲁迅美术学院,200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贾又福研究生山水画工作室。

  写生是山水画创作的—个极重要的过程。清·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李可染则被称为“写生画派”的大家,都表明写生是中国画升华的大法。但很多画家即便行了万里路,纵游了真山真水,—落墨仍跳不出古人的掌心。于是李可染抛开传统程式的对景写生创作,以及晚年减少了对景写生,加强了对"胸中山水,笔底烟霞”的追求。黄宾虹说:“对景作画要懂得‘舍’字,追求物状要懂得‘取’字,‘舍’、‘取’不由人,舍’、‘取’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挥毫。又曰:“山水及图自然之性,非剽窈其形,画不写万物之貌,乃传其内涵之神。”张宝澍之师贾又福先生数十次深入太行,以观看、感受和体验为主,并不很着重对景写生,以获得较为自由的创作方式。

  张宝澍秉承大师的创作追求,扩大了审美意识的精神涵量,从李可染的“东方既白”到贾又福的“高山仰止”中得到启迪。他曾在贾又福研究班研习中国山水绘画艺术,又从李家山水画派中汲取真传,同时受关东、辽海名家的亲授,集众家之长,走出一条自家体貌的水墨之路。他不拘泥于传统格式的山水写生,靠自我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思考来表现自然山水,用墨大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笔墨意蕴。其笔墨、形式、符号及意象都显得新颖而率性、含蓄而充实,体现出中国水墨的独特魅力。

  《黄山写生》是张宝澍2010年在安徽黄山创作的。这是一组笔墨灵动、气韵生发的山水作品,他用探索的绘画语言多样式地寻求对不同物象的充分表现。其作品呈现出多家面貌:有的如黄宾虹“干烈秋风”的焦渴之墨,潘恭寿“重岩暮霭”的水墨意境,李可染“雨余树色润,山静瀑声喧”的诗化境界,大千“润含春雨”的笔墨气象,刘海粟的云烟变幻之妙,傅抱石的“大风鼓荡、万物飞扬”之美。可以看出画家“七墨”皆用,“七情”皆出,功力深醇,众放秀逸。在意象化的笔情墨韵中不仅流淌着水墨诗情的“书卷”意味,还蕴含着自然博大的生动气韵,从而达到“浑厚华滋”的审美意蕴。

  从《黄山写生》到《八百太行》以及《天水门家河村写生》、《江南水乡系列》等,无不以真挚的情感和秀润苍茫的笔墨挥毫大写,繁而不乱、密而空灵,以笔墨为支撑创作出清峻秀拔的山水意象。无论老林大壑、小镇炊烟、寒岭古道、玄观道院,都表现得笔力劲健、浓郁舒展、参差纵横、墨气豪迈。

  从《黄山写生》到《八百太行》以及《天水门家河村写生》、《江南水乡系列》等,无不以真挚的情感和秀润苍茫的笔墨挥毫大写,繁而不乱、密而空灵,以笔墨为支撑创作出清峻秀拔的山水意象。无论老林大壑、小镇炊烟、寒岭古道、玄观道院,都表现得笔力劲健、浓郁舒展、参差纵横、墨气豪迈。

  张宝澍作品参展获奖概况

  国画《好日子》入选“2006年中国画家提名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国画《都市一瞥》入选2006年“全国城市山水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作品深圳画院收藏。

  国画《雪域高原》获国际华人诗书画大展优秀作品奖,中国画研究院文化部主办。

  国画《夕阳古道》获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主办。

  国画《香在家乡山水间》获省美术协会成立50周年大展优秀奖,省美协主办。

  国画《大山深处语声喧》获庆十七大胜利召开展优秀作品奖,省美协主办。

  国画《二十三点二十分》辽宁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省美协主办。

  国画《荷塘清晖》建国五十周年大展,获优秀作品奖,省展评委会。

  国画《荷花》,省首届反腐书画展获二等奖,省展评委会。

  国画《松鹤图》入选庆十六大胜利召开作品展,沈阳市艺术界联合会、市美协主办。

  国画《贺寿图》入选张学良九十八华诞书画展,张学良纪念馆主办。

  国画《晨烟暮雨图》获关东新生代美术展优秀奖,2007年四市文联主办。

  国画《大号是中华》入选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展,中共宣传部市文联主办。(此作品九一八纪念馆收藏)。

  国画《晨曲》庆沈阳市总工会成立60周年获特别金奖,市总工会主办。

  国画《荷塘月下》纪念延安文艺座谈辉讲话大展入选,省美协主办。

  国画《牡丹》庆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展入选,省美协主办。

  国画《菊花》庆沈阳解放五十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获优秀奖,市文联美协主办。

  国画《港岛一瞥》庆香港回归展入选,省美协主办。

  国画《东方威尼斯》入选2010年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国画《港湾》入选2011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国画《苏州园亭印象》2009年被辽宁博物馆收藏。

  作品在刊物上发表的有:

  国画《山泉、天水门家河》等五幅发表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贾又福山水研究生班作品集,中国艺术出版社。

  国画《南溪江古村》发表在美术刊物2007年4月刊,中国美协主办。

  国画《大山深处》发表在美术刊物2007年8月刊,中国美协主办。

  国画《晨烟暮雨图》发表在关东新生代作品集,2007年12月刊,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国画《核伙沟写生》发表于美术之友刊物,2008年4月刊,中国美术出版社。

  国画《教堂、江南水乡、小村月光》发表于贾又福2008年学术作品集。

  2009年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李家山水大型画展》,参加画展的有李小可、李庚、郑炜、姚鸣京、王海昆、张宝澍六名画家,同年在山东潍坊续展。同年的12月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与辽宁省画院联办写生展。

  2011年3月13日参加《关东画派庆建党九十周年大展》,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

  2013年参加《李可染画院研究员首展》,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4年参加《李可染画院第二届写生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2014年参加《李可染画院新址揭幕研究员展》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展出。

  2015年参加《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水多系列4幅)

  2015年12月《陕北写生作品》参加《庆祝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70周年翰墨情深》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5年12月十幅作品《江南水乡系列》参加《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大千美术馆展出。

  2015年12月作品《水墨江南系列》参加《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精品名家展》。

  2016年2月作品《燕山春色》参加《金猴迎春中国当代名家联展》(园林系列),北京国子监博物馆展出。

  2016年2月参加《沈阳市书画院2016新春新作展》,沈阳美术馆展出。

  2016年4月参加《东方既白——李可染画院精品巡回展》,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展出。

  2016年5月七幅作品参加沈阳书画院在北京李可染画院美术馆举办的《美丽中国行写生创作精品特展》。

  2016年6月颐和园写生作品参加在北京皇家园林玉渊潭公园美术馆举办的李可染画院院展。

  2016年7月作品《小桥流水人家》参加《李可染画院东方既白精品巡回展》。

  2016年8月作品《水上人家》参加北京《苍岩如照北海建园——850周年纪念展》,北海美术馆展出。

  2016年8月参加《江山如画——李可染师生作品展》,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展出。

  2017年1月参加《中国梦沂蒙行新学术邀请展》,临沂市博物馆展出。

  2017年4月参加《中国文化丝绸之路名家全国巡回展濮阳站》,濮阳市博物馆展出。

  2017年5月参加《中国文化丝绸之路名家全国巡回展大庆站》,大庆文化宫展出。

  2017年6月参加《中国文化丝绸之路名家全国巡回展松原站》,松原市博物馆展出。

  2017年6月参加《让艺术走近人民——当代中国美术家优秀作品公益展》,北京国家会议展览中心展出。

  2017年7月参加《 纪念李可染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特展》,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展出。

  2017年8月参加《中国文化丝绸之路名家全国巡回展盘锦站》,盘锦美术馆展出。

  2017年11月参加《含道映物——中国名家山水画邀请展》,北京艺术市场美术馆展出。

  2017年11月参加《中国书画市场报创刊四周年学术邀请展》,北京天涯艺术馆展出。

  2017年12月参加《丝绸之路寻梦大展》,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美术馆。

  2017年12月参加《中国名家小品学术邀请展》,北京国艺美术馆展出。

  2018年2月参加《中国文化丝绸之路名家全国巡回展北京站》,北京中国画美术馆展出。

  2018年3月参加《寻意境忆名城——全国名家中国画洛阳展》, 洛阳美术馆展出。

  2018年7月作品《马克思故乡特里尔》参加《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美术作品大展》,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展出,并获三等奖。

  2018年8月作品《水上人家》参加《沈阳、太原画院学术交流展》。

  2018年作品《印象》参加《庆祝沈阳日报创刊7O周年——辽沈名家邀请展》,沈阳日报书画院美术馆展出。


关键字: 内容标签:美术馆,画院,写生,张宝澍,国画,山水画,美术馆 画院 写生 张宝澍 国画 山水画
下一篇:让百年版画会“说话”_版画-马冈-木雕-工作坊-技艺||上一篇:罗建泉国画作品展长沙开展_《红满乾坤》引围观_国画-展览-展出-乾坤-风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