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花梨龙纹寿字门围子六柱架子床
近日,广东省珠海市泰锋红木馆展出了一张馆藏晚清红酸枝架子床,同时展出的还有一张近期制作的缅甸花梨架子床。架子床是明清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卧具,展馆里的一旧一新,相映生辉,让人从这“岁月沉淀下的最美记忆”中感受到中国传统红木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古人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生活方式。关于床的形制有很多种,从胡床、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到现在的床,人们对于卧具的选择越来越重视。在古典家具界,架子床一直受到研究学者和收藏家们的极力推崇,被称为“最科学的床”。其实,中国古人的睡眠方式、习俗到明代以后发生了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架子床的出现。因为在古代汉语中,最早床的功能是坐具,《说文》中的解释是“床,安身之坐者”。到汉代,刘熙的《释名》中说,“人所坐卧曰床”,床才兼具坐、卧两个功能。有了架子床以后,古人的起居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也是从明代开始,架子床的出现使中国人的睡觉有了大睡和小睡之分。所谓大睡就是夜间睡觉,小睡就是休息、午睡。而大睡是在架子床、拔步床中完成的,小睡则是在榻或者罗汉床上完成。
架子床也叫棚架床,由床身、柱子、围栏、床顶组合而成,床顶有架而得名。据泰锋红木馆负责人介绍,明清床榻分架子床、拔步床、罗汉床3种,其中经典架子床在中华传统家具文化中独具一格,在所有的古代家具中,属体型较大的一种款式,雕花工艺多、结构繁琐、做工精美、精雅别致,也是生活中常用的家具。不仅实用性强,款式也很多,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架子床款式多达上百款。收藏家马未都曾在《百家讲坛》《马未都说收藏》提到,架子床优点极多,是中国古人一个很好的发明。收藏家王世襄在其《明清家具研究》一书中,对架子床有如下论述:架子床是有柱有顶的床的统称,细分还有好几种。最基本的式样是三面设矮围子,四角立柱,上承床顶,顶下周匝往往有挂檐,或称横楣子。南方匠师因它有柱子四根,故曰“四柱床”。稍复杂的还在床沿加“门柱”两根,门柱与角柱间还加两块方形的“门围子”,北京匠师称之为“门围子架子床”,南方匠师因它有柱子六根,故曰“六柱床”。更繁复一些的架子床,在正面床沿安“月洞式”门罩,北京匠师称“月亮门”式架子床。还有四面围子与挂檐上下连成一体,除床门外,形成一个方形的完整花罩,或称“满罩式”架子床。
如此大件的家具怎么搬运?据泰锋红木馆负责人介绍,架子床在明清家具中是体形较大的一种家具,做工精美,清雅别致。其实架子床并非是整体搬运的,因为传统红木家具全部使用榫卯结构连接,它的每一个部件都是可以拆卸的。精美的架子床看似“弱不禁风”但并不“娇气”,首先,它使用榫卯结构稳固,榫卯结构经过千年的完善,属于传统红木家具中的成熟产品,结构也非常合理,可以让家具保持数百年的使用寿命。其次,架子床所选用的材料都是珍贵木材,硬度非常高,一般外力不会影响到床的安全。床用四根柱子支撑,柱子四周上下有雕花围板镶嵌,稳固结实,又增加了美观。床顶作用很大,用榫卯结构紧紧扣住四边柱子,整个床安装起来不会有一丝松动。顶面上雕花吉祥图案配上几何图形结合,形成外观豪华气派的独立空间。该负责人认为,受现代居住条件的限制,目前仿古红木架子床产量不大,但升值潜力很大。现代人在收藏购买中式家具时,不应仅看价格,还要看它的艺术价值,如架子床这种集精湛工艺与浓重人文色彩巧妙结合的产物,其工艺水准、艺术价值以及神韵背后更深层的文化内涵都不应被忽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柱子,红木,明清,架子床,柱子 红木 明清 架子床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