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后生命”倒计时: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神秘开场_新媒体艺术-展览-实验-双年展

编辑:张天宇 来源:BMAB
 
  2018年9月5日,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MAB)将如期回归,上一届“技术伦理

  2018年9月5日,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MAB)将如期回归,上一届“技术伦理”主题为我们呈现了在“新科技神学”下的个体在认识论上的诸多沉思与反省。而本届双年展主题展“后生命”主题的讨论势必会让我们意识到:不仅在“认识论”层面,“新科技”还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自己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我们是否有勇气将作为万物标尺的“人”真正去中心化?

  作为双年展的另一个核心板块,“艺术与科技”实验空间展,旨在为艺术创作与前沿性的科学技术研究搭建交流合作的实验场,介绍世界各地跨学科实验室与“后生命”主题相关的的研究话题及研究实践,呈现跨领域交叉学科共同创作的关于未来生命的实验成果。

  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国际设计周、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大学共同举办的《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技术伦理”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五大科技支柱:人工智能AI/机器人技术、大数据/算法、生物基因技术、虚拟/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和元科学,来共同形成的核心工具和方法论。第二部分由一系列从不同角度对科技和伦理有深入反思的艺术作品/研究组成。衍生内容包括实验空间、学术论坛、城市公共屏幕、视听表演、线上展览等等。

  2018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MAB2018) 将于2018年9月5日至9月24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双年展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联合承办。作为一个推动艺术与科技交叉实验的国际学术平台,围绕“后生命”这一主题,本届双年展由六大模块组成:包括主题展览、实验空间、超链接展、试听演出、主题论坛、工作坊六大模块。将集中呈现艺术家在艺术与科技领域的跨学科艺术实验,并触发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和理论家之间的深入探讨。

  “后生命”主题展:

  展览将以“后生命”为主题,重点探讨在生物基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在日渐受到关注的后人类理论语境中,“生命”这一古老概念的拓展和延伸,以及人在与地球上其他物种共处时,处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中微妙变化的地位。展览主体将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从存在于算法中的虚拟生命、基于机械构架的仿生生命,以及作为介于生命定义模糊边界的合成生命来阐释生命这一主题。作品类型包括但不局限于动态影像、互动装置、沉浸式艺术、生物艺术、机械装置、声音视觉、 网络艺术、声音艺术和混合媒介等。

  #机械生命(部分参展艺术家作品)

  《无感涂鸦机器人》

  《御御签》

  《行将爬行》

  《负熵》

  #数据生命(部分参展艺术家作品)

  《神经风景》

  《武术运动可视化》

  《茧》

  《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

  #合成生命(部分参展艺术家作品)

  《半活体解忧娃娃》

  《心房》

  《再生的圣物》

  “艺术与科技”实验空间:

  艺术与科技跨领域实验室已经成为面向未来的融合式创新新模式,这种实践不仅在改变科技界的研发模式,也为长久以来以工作室为核心的艺术家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艺术与科技”实验空间邀请如MIT Media Lab等多家代表性的国内外实验室参与,集中呈现这些实验室的理念、实践和方法,并展示与“后生命”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及艺术作品,展示物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研发原型、作品原型、演示视频、技术Demo、文献和出版物等;本空间通过展览、工作坊、圆桌对谈等交流方式,旨在交流跨领域实践经验、打造跨领域孵化机体和催化跨领域艺术合作;展览还特别推出中国传统民间的艺术与科技成果项目展示,拓展艺术与科技的历史维度。

《生物学》

  超链接展:超链接展是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展览,基于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同步展出艺术家作品及相关项目,并配合提供文献信息,辅助公众理解展览及作品,扩大展览的公共教育效能。

《未来肉食》

  视听演出:作为双年展的组成部分,展览还将在央美美术馆、CHAO艺术中心共同举办多场面向公众的现场视听演出。

  巡回展:在展览及主题论坛结束后,将在北京及外地合作场馆基于同一主题或相关话题举办巡回展。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实验,双年展,媒体艺术双年展,新媒体艺术,展览 实验 双年展 媒体艺术双年展 新媒体艺术
下一篇:古生物遗产,弥足珍贵的蛋化石_考古-世界上||上一篇:画家向洋北京画展作品——大江截流_大江-历史-场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