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当传统戏曲与爵士乐相遇_爵士乐-中国戏曲-传统

编辑:刘爽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8“跨乐”中国戏曲与融合音乐学术研讨会

  ——2018“跨乐”中国戏曲与融合音乐学术研讨会侧记

  

  “跨乐”项目演出现场 罗奕楷 摄

  当中国传统戏曲与爵士乐相遇,会是怎样一幅图景?两者是否存在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传播传统戏曲?日前,由珠海金爵士文化产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爵士”)联合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京剧院、珠海市音乐家协会等协办的2018“跨乐”中国戏曲与融合音乐学术研讨会上,中外音乐人、专家学者饱含激情地表达看法、分享观点,并为文化和旅游部2018“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跨乐”支招。

  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爵士教研室主任提姆认为,身为一名音乐人,就应该承担起音乐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责任。“爵士乐这种艺术本身就是在与不同种类的音乐元素不断互动、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如今仍在不断‘拥抱’其他音乐元素。”提姆说,“深入了解中国戏曲,思考其与爵士乐的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中外音乐家更好地理解、诠释各国文化。在音乐未来的发展中,这种融合非常重要。中外音乐家共聚一堂,共同演绎一首曲子,将呈现出多元文化的魅力。”瑞典爵士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斯蒂芬·卡尔臣对此表示认同,他说,音乐能够为不同文化、不同地方的人们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爵士古典吉他教授法瑞德·哈克认为,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是好事,但如果一成不变的话,对于艺术来说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有些民间音乐在创新后不仅能生存下来,而且发展得特别好。古典音乐对我们来说是传统音乐,但古典音乐也在数代人的传承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融合。因此,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寻求改变。”法瑞德·哈克说,他在美国芝加哥创建自己的第一个乐团时,就体验到了拉丁音乐与爵士乐相融合带来的效果。“当我接触到越多种类的音乐,自然也就接触到越来越多不同的文化,发现它们总有相通之处。”

  在中国青年萨克斯演奏家李世海看来,黄梅戏和爵士乐都是从民间口述相传而来的音乐。“爵士乐在欧美是一种‘强势’的音乐,借助它可以让中国戏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希望通过融合与对比,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戏曲。”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18“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跨乐”项目由金爵士实施,通过将中国戏曲和爵士乐融合创新,以现代的艺术演绎将传统音乐“旧曲新唱,老戏新演”,打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表演形式。据了解,金爵士在过去两年里,发起并组织中外音乐专家从专业角度,以现代手法改编包括京剧、秦腔、婺剧等在内的传统戏曲,目前已创作改编了7首作品。其中包括由金爵士名誉音乐总监孙康宁、金爵士爵士鼓与打击乐教学总监聂鑫和美籍作曲家、指挥家、萨克斯演奏家共同改编的《苏三起解》《苦韵》《麻鞋底》《斩单童》等经典曲目。

  孙康宁说:“表面上看,‘跨乐’项目只是几首音乐作品,实际上有着更深层的意义。最开始设想的时候,‘跨乐’并不是想创造一种新风格的音乐,而是要以爵士音乐家的身份、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去推广中国文化。”一年前,主创团队前往多地学习传统文化、戏曲,甚至亲身参与演出,深入了解、体味、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着敬畏、审慎的态度,提出了中西音乐有机融合的命题。于是,在‘跨乐’第一篇章的改编中,我们保留了很多中国戏曲的传统元素,包括旋律、结构、唱腔等,在演奏方面也保留了中国戏曲的线条演奏形式。在这一基础上,才进一步尝试对和声、节奏和律动作出改变,对乐器的演奏方式进行改变,再加入爵士元素。”

  作为本次研讨会主办方之一,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是拥有丰富演出策划及操盘经验的国有大型演出机构,该集团对“跨乐”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并已经着手设计“跨乐”未来两年在海内外的演出规划。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演艺产业拓展部主任计华表示,之所以与金爵士开展合作,是因为“跨乐”项目为中国戏曲走出国门提供了一个新形式。要更好地通过音乐把中国文化带出去,就需要具备产品的特质和销售的特性。

  “‘跨乐’项目开创了针对传统戏曲经典作品进行系统化、规模化融合改编再创作的先河。严谨的改编创作过程中,浓缩了中外主创人员无数次的交流与碰撞,凝聚了大家的心血,也寄托了我们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初心和期望。‘跨乐’是一个起点,金爵士会给音乐爱好者带来更多惊喜,进一步探索传统戏曲走出去的可能性。”珠海金爵士文化产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静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爵士乐,中国戏曲,传统,,爵士乐 中国戏曲 传统
下一篇:关于举办陕西省文物鉴定(陶瓷器类)业务培训班的通知_陶瓷器-学员-鉴定||上一篇:非遗为乡村旅游注入新内涵_木碗-迪庆-旅游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