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的开幕,电影人带领全民进入了“金鸡时间”。22日下午,2019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也正式拉开帷幕,这一次摄影人带领集美进入了影像的“高光时刻”。法国驻广州领事馆文化专员雷思涛、瑞士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参赞俞然非、阿联酋驻华大使馆公共外交处主管玛丽亚姆·尚穆希、立陶宛驻华大使馆文化随员托马斯·伊万那斯卡斯等嘉宾出席本次开幕式。
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55周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摄影艺术节——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走过的第50个年头,同时也是集美·阿尔勒摄影季创立5周年。“50+5”,作为极具纪念意义的一届摄影季,其策展理念、艺术家作品、布展呈现,都标志着摄影季正一步步走向具体的多元化的艺术实践,正如集美这座人文之城逐年提升的文化吸引力。
2019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开幕式现场
2019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展期里,呈现30场展览,涵盖来自法国、英国、爱尔兰、希腊、意大利、瑞典、匈牙利、捷克共和国、斯里兰卡、美国,印度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55位艺术家约2000件作品,包含“年度阿尔勒”、“中国律动”、“无界影像”、“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展、“藏家故事”、“在地行动”、“印度影汇”和“空房间计划”等单元,展期持续至2020年1月5日。主场馆位于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和三影堂厦门艺术中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摄影季特设集美新城开发建设10周年成果展,为本次阿尔勒摄影季增加一项富含特色的“在地行动单元”。
厦门市集美区政府区长何东宁致辞
开幕式上,厦门市集美区政府区长何东宁提到,过去四年,被法国总统马克龙盛赞为“中法文化合作项目的典范”——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先后吸引了23万人次观展,有效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更让国内外对集美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和百年学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前,集美区正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目标,奋力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的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是我区当前重点打造的六大产业链群之一。持续举办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等一批规格高、参与广、影响大的品牌文化活动,对于推动集美文化繁荣发展、激发城市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摄影季的发起人,三影堂艺术中心的创始人荣荣致辞
作为摄影季的发起人,三影堂艺术中心的创始人荣荣在开幕式致辞上则说到:“今年的夏天,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小镇,50场的精彩的摄影展览同时呈现,庆祝了阿尔勒摄影节的50周年。同年的今天,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也迈入第五年,回望这小小的历程,我们倍感珍惜。摄影艺术,做为现代社会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见证了集美新城的崛起。摄影季这一盛会,激发集美的文化生态,用开放的视野,连接世界。”
摄影季的总监黎静&零零致辞
摄影季的总监黎静&零零提到:五年来,每年于冬季开幕的集美·阿尔勒勒国际摄影季与愈来愈多的观众们见面(2018年年迎来7万名观众),这是一个通向国际摄影领域的窗口,也是展示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舞台!得益于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大家可以看到来自全世界的各个时代的重要的摄影师的作品。同时,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旨在表彰新一代的中国摄影师与青年策展人。摄影季以将集美·阿尔勒勒发现奖(2014年创立)和集美·阿尔勒女性摄影奖(成立于2017年)颁发给中国当代杰出的青年策展人和艺术家而自豪,同时将我们的目光聚焦于这些极具才华的年轻人身上。感谢所有独立的、或来自中国当代艺术中心的年轻策展人们,多年来,他们的敏锐和宽厚弘毅的艺术眼光帮助许多艺术家获得国际国内上的认可。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摄影季联合发起人萨姆-斯道兹为嘉宾导览
2019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展览现场
“集美·阿尔勒勒国际摄影季见证了中国摄影景象在结构化,制度化和全球化方面的明显变化。五年来,在一个曾经仅独家摄影艺术机构的中国(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我们不仅看到了新的人才蓬勃发展,同时看到了许多新的艺术博物馆(在上海,长沙,连州和成都)和新的艺术博览会(上海摄影博览会)的崛起,而且使得人们对摄影出版物重新提起兴趣(像假杂志这样的独立机构和类似UNFOLD或abC这样的艺术书展)。”
【展览开幕现场】
【本季亮点】
1.再现50年前的展览内容和规模,致敬摄影节创立人
克莱格&威斯顿 《第一次展览,第一幅作品》展览现场
今年正值法国阿尔勒摄影节50周年。50年前,爱德华·威斯顿的摄影作品曾在第一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上展出,本次在集美·阿尔勒摄影季展中,策展人们挖掘出有深度、有温度的影像稿件,包括威斯顿当年的36件作品,用独特的方式重现了当年的展览内容和展览规模,同时塑造了集美·阿尔勒的风采。并以此致敬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创立人路西安·克莱格。仿佛展开一场阿尔勒摄影节的创始人与集美·阿尔勒对话,也意味着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展览,而是与摄影关联的传承与接力。
路西安·克莱格,《拾荒者的人体模型》,阿尔勒,1956。图片由路西安·克莱格工作坊和Saif公司提供,2019。
路西安·克莱格,《沙滩上死去的火烈鸟,菲尔曼灯塔》,1956。图片由路西安·克莱格工作坊和Saif公司提供,2019。
2.再现时光中丢失的记忆与时刻重获新生
阿尔勒精品匿名项目:《家》展览现场
开幕式上,开场舞《执羽》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了先秦乐舞“羽舞”的宏大场景。让更多人感受到历史人物的伟大,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美……
匿名,1958年。照片由匿名项目提供
匿名,1959年。照片由匿名项目提供
与开场舞相呼应的,年度阿尔勒精品匿名项目——《家》旨在重现时光中丢失的记忆与时刻。该项目由爱好者和收藏家收集、数字化以及分类过去五十年的幻灯片而来,这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中,这些不寻常的图像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复古的客厅,旧汽车和美妙的老式装饰,挂在墙上、分散在房间里其他地方的照片……把观众带回了匿名项目营造出来的复古时期。这个场景让观众沉浸在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中。对于年轻一代人来说,这个时期遥不可及,但由于这种绝妙的装置,他们可以暂时从当下的空间语境抽离。透过这个展览,让时光中丢失的记忆重获新生。
3、与近邻摄影生态搭建有力对话
《回眸印度摄影:从殖民到当代》展览现场
首尔摄影博物馆《浪漫的,忧郁的》展览现场
阿尔卡兹艺术基金会群展《催化剂》展览现场
每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都在亚洲产生有效的影响力。继韩国(2018)和印度尼西亚(2017)后, 今年的主宾国——印度,展出阿尔卡兹艺术基金会群展《催化剂》,印度艺术与摄影博物馆合作的群展《回眸印度摄影:从殖民到当代》。此外,每年摄影季都将展出中国或亚洲重要的摄影收藏家的珍贵藏品。今年集美·阿尔勒再次与韩国首尔摄影博物馆合作,展出他们的重要收藏品《浪漫的,忧郁的》,包括布拉塞、马里奥·贾科梅利和约瑟夫·寇德卡三位经典大师的原作,这也是在国内首次展出。通过这种跨越国界的不同,风格的迥异,让观众真切的感受到因集美·阿尔勒摄影季汇聚而来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友好交融。
4、中国文化的传播“窗口”
吉·勒盖莱克:《中国体式》展览现场
集美·阿尔勒摄影季既具备全球视野、又关切在地艺术发展。经过四年的实践,这一“漂洋过海”而来的摄影艺术盛事在厦门、集美长出了新的生命,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就地繁衍”,让城市与摄影季融合在一起。今年,摄影季加大对中国摄影力量的呈现,继续推出由国内策展人策划的中国律动、在地行动等展览单元,探寻当下的中国摄影脉搏,探索摄影基于本土文化发展的有机特征。其中《中国体式》的展览中,马格南摄影师吉·勒盖莱克作品,展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厦门、泉州、福州等地,当时他对中国福建地区的风土人情一见钟情,并用镜头记录、表达了对福建的情感,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同时,无论是特设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还是国内首创女性摄影师奖,都为中国艺术家在世界摄影艺术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释放更大的力量。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法国,国际,文化中国 法国 国际 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