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下午,李会个展《毕勋路的那一边》在敬华艺术空间开幕,此次展览由杨建勇策展,共计展出23幅作品,分为敬华空间和胡润艺术荟两个展厅。
胡润艺术荟。
展期:2019年11月2日-2019年11月16日。
地址: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 M50园区7号楼A栋404室
开幕式,吴亮致辞
吴亮:李会的出现,可以作为一个异数来看待。上海这个大都会一贯迟钝,人来人往,它甚且未曾想过“异数”,因为它只知道“流行”,而流行并不是自由,惟异数才是自由。
既挚爱,又淡漠,这是李会对她表现之物的双重态度,在她的眼睛里,现代性是一种“复苏”,而非“怀旧”。
李会画城市,她周围,近距离,脚下,好像不是自恋者,也不是赞美者,她画笔下的大都会风景从来不是地标式的,更非超级时髦的。通常,灰色是她的主调,无欲 望,不斑斓;偶尔,在无定之间抹上了一层暖色,或一片蔚蓝,这完全取决于她的 主观之需。所谓意义和意味,既不是抵触的,也不是陶醉的....而是,漠然、无动于 衷、不置可否,这是一个迷,也是她的画为什么让人感到某种“出离”的恍惚及“ 异数”的原因。
李会画自画像,多半是侧身甚至背影。她对无名者的摄影寻找分散的形式,或者寻找某种说不清的氛围;但是,在我看来,与其说李会的创作触媒是摄影,不如说她的下意识更接近拉康的“镜像”。对镜子前的画家来说,主体的潜意识指向她的记 忆及语言仓库,特别是,李会一点都不喜欢意识流小说伍尔芙,却对晦涩的拉康理论颇有偏爱....这种难以解释的背反与情绪性的流连,她的内在驱动,使她所画的女人形象除了原始的“自恋”和“缺失”造成的紧迫而产生的。
去年底,李会把她的画室迁移至“毕勋路的那一边”,那里陌生,又若即若离,依然处于想像的状态,想象着一个一个“情境”:空房间,某段记忆,她的目光所至,居处,外景,偶尔的人与影,动物,物体的直接刻画.....李会从不追求“逼真”,窗 外,室内光,逆光,没有主题,对光芒,昏暗,浸沐在阳光下...她的眼睛余光是游移的,很不确定,她似乎没有“为什么”的追问,她好像关注那些没有价值的细节,一个无关紧要的姿势,出神,疏离感,轻微的睡意,也做沉思状.....李会彷佛在描绘只有她才看见的场景,假象一般,似乎她看见了开放的虚空.....
对李会,画画就是一种冲动,一种冷静的冲动,决定画一幅画,她不会问“我为什么要画它”而简单地说“我要画这个”。李会自我,她不解释 ,她回避用语言来谈 论她的画,是的,艺术家应该这是。她的解释是隐形的,呈现才是一切,李会的客体李会的幻像,李会的世界是非物质主义、令人迷惑的与难以定义,同时又混杂了现代性、局外人风格及暧昧气息的。
开幕嘉宾合影 左1策展人杨建勇、左2艺术家李会
杨建勇:李会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筹备与创作名为《毕勋路的那一边》的新展览。在这段时间里,艺术家经历了传说中“不安宁、无休止追求”的心路历程,最终,艺术家所呈现的所谓内心“出路”,也确实为观者昭示了一条自我与人性的“解放”之途。在这里,用“解放”来表达对艺术家视觉的感受恰如其分,因为,在作品中,我们不仅仅读出了被渴求的“美”,还有凌越描绘与纷繁表象之上的“真”。在“毕勋路那一边”的画室,见到一幅刚刚完工的油画,画面中脱衣女性的背影有些暧昧,颜料未干的画室有松节油味道,淡淡的。艺术家穿一件略微紧身的白衬衫,干练中带着一点点性感,黄昏的画室有一丝古典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读画,让人很容易陷落。《诺丁山的蓝》中的蓝让人联想大卫•霍克尼《一个艺术家肖像》中的泳池。相似的场景,只是这一次艺术家没有现身画面,只是以个人的追求表达着属于自已的观点与立场。李会以惯用的黑白作为主色调,在偏暖色的黑白中加上了蓝--《诺丁山的蓝》,因为《诺丁山的蓝》的介入,让本显暧昧的视觉更加充斥着欲望的成分。
也许是泳池让我将李会的视觉与大卫•霍克尼联在一起,但艺术家屡次拒绝这样的提法,她说她与大卫•霍克尼毫无关系,她喜欢弗朗西斯•培根与马克•罗斯科。特别喜欢艺术家的《雪后》,李会以轻松的笔触塑造雪后的花园,严格意义上依然在描绘,但这样的描绘带有明确的个人信息与观点。《雪后》中,夏天的遮阳棚依然,只是被挤在花园的一角,乘凉的藤椅被堆在阴影中,雪地上似乎存在着一些脚印,非常地似是而非。偏暖色的黑白再次让人想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气氛,想到金嗓子周璇的“四季歌”。绘画总是从意外的源头回归,无论是学院派还是观念艺术,当我们不执着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空洞的概念,也不再屈从某一种所谓主导风格时,我们就可以自由地拥抱艺术本身了。
九十度 90 Degrees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0cm x 300cm, 2019.9
李晓峰:李会不同于仅靠颜值称美女的画家,她有一份身世、血缘和传奇,重要的是她要用绘画续写自己的传奇,并用绘画激发她生动的丰富与丰富的生动。李会用绘画重燃了自己也重燃了绘画,她的出手不如说是出击,难以预估她的多方面、全方位,艺术的放纵,想起毕加索,都是真正热爱绘画又不安于绘画给出的设定,他们要重新设定绘画,并且不停地找寻找绘画的新焦点,用淋漓尽致地告诉我们他们表现绘画的能力与能量。没错,李会是最具有上海血缘关系的上海女人,她用表层的绘画形式表达她爱恋并击碎绘画的激荡之情。
诺丁山蓝 Notting Hill Blue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85cm x 110cm, 2019.6
洪磊:李会的手感极好,这是让人羡慕的,手感好的笔触可以感染观看者,因此画面还可以不必去为了迎合某个意义。也因为李会的画不在意观念的表达,所以她更是凭籍自己的本能感知,以感觉去描摹她感兴趣的物和事,她的感知系统及其灵敏,异于常人,也因此她的风格,追随着她的感觉不断地变化,她顺从着她自己,更多来自于她躯体的感知系统,以她优雅的笔触述说,不会去理会艺术批评家们的所有学说,其未必是一桩坏事体。
寂 Silent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60cm x 80cm, 2019.6
李向阳:“就像见到本人一样,见到李会的画,立马就被吸引了。她聪颖、妩媚、精致、爽朗,画画的感觉极佳,笔下却从不带半点普通女孩的忸怩和矫饰。她的目光游移在旁人熟视无睹的犄角旮旯,楼梯间,弄堂口,树影下,笔触则伸向了未知的世界,不是怀旧,也不期待发生什么,触手可及,又杳无踪迹,宛如这座城市,无时无处不散发着魔幻般的魅力。有一次,李会告诉我,周旋是她的姨婆,哦?其实,她不需要周旋,她自带光环。”
追忆 Recall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60c x 80cm, 2019.6
施勇:在一片几乎被蓄意压扁的灰暗色调中,一小块闪烁着光亮的光斑象一个突然降临的秘密之词,迷一样地控制着整个画面。那是我第一次来李会工作室看作品时让我留有深刻印象的一件小尺幅作品。在那样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画面中,她居然能以这样突兀的色调与笔触不可思义地去处理那块不安分的光斑,真的让我吃惊不小。在她的工作室里,黑白色域间的绘画在那时几乎是她全部的关注点。画面内容也几乎都与她日常生活的汾阳路一带有关。不过在我看来,其实这只不过是李会深入绘画世界的一个借口而已。你看,事实上很快地她就不再理会那个纯粹的黑白世界了,你只要看看她最近的创作就明白了,她早已顺着自己的那颗不安分的心义无反顾地走向了甚至连她自己都不晓得的那个绘画的未知中去了……
我们並不知晓她的绘画会走向何处,但我们却可以相信,以李会自身特有的那份敏锐,绘画终将可以成全她成为另一个不一样的李会...
鲍勃的下午茶 Bobs Afternoon Tea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50cm x 60cm, 2019.4
夏朵 Summer Bloo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85cm x 110cm, 2019.5
五分钟 5 Minutes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40cm x 50cm, 2019.5
十二月的灰色钢琴曲 A Gray Piano Concerto for December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60cm x 90cm, 2019.6
偶然 Occasionally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70cm x 120cm, 2019.8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2日至11月16日
展览地址: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M50园区7号楼A栋404室
主办单位:胡润百富·胡润艺术荟、艺术网
承办单位:胡润艺术荟
策 展 人:杨建勇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油画,胡润艺术荟,,艺术家,让人,艺术,笔触展览 油画 胡润艺术荟 艺术家 让人 艺术 笔触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