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寓居处
()2019年11月1日,北京画院组织2019年工作年会与会嘉宾前往北京法源寺,探寻齐白石的南城遗踪及“衰年变法”的社会背景,并举行了“齐白石寓居处”挂牌仪式。
活动现场
一百年前,20世纪中国最负盛名和影响力的艺术大师——齐白石,曾于1917年和1919年分别寓居法源寺的如意寮和羯磨寮。他于1919年寓居在羯磨寮时,曾看到地砖的石浆印子像一只小鸟,便随手勾画下来,并写下了“真有天然之趣”几个字,从中可看出他对自身艺术变革的思考,这幅《砖纹若鸟稿》后来收藏在北京画院。从此,齐白石结识了一批民国耆老名宿,开启了定居北京的生活,并开始“衰年变法”,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红花墨叶”的风格,在书法、篆刻方面也自创一格。1957年,北京画院正式成立。齐白石作为北京画院建院之初的名誉院长,为北京画院以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播为己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揭牌仪式
“今天我们站在一个历史的现场, 有助于我们对齐白石的再认识。”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讲到。
他表示,从1917年到1919年,齐白石作为一个北漂在这里定居下来,他的衰年变法也是在这里进行的,所以这段时间,不仅对于齐白石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对于20世纪美术史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我在很多关于齐白石的讲座中,都会谈到‘真有天然之趣’,这六个字代表了齐白石,对于中国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关于艺术的真,还是传统文化与世界之间天人合一的关系,还有艺术的格调、趣味,都可以在这六个字中找到相应的对照,所以说齐白石在这里找到了他艺术的又一层深意。”
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法师与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交流
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法师为此次挂牌还专门写了一首诗:
己未轮转己亥年,回溯往事启新篇。南来北漂堪逐梦,避尘寓居僧伽蓝。如意门中潜光影,羯磨寮门纹鸟还。诗书画印添清趣,衰年变法留公案。百年光景瞬息逝,香雪海里佳话传。松槐不改旧时貌,门庭增辉焕新颜。
现场合影
此次活动将成为北京画院和中国佛学院两个机构合作的开端,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合作在这里举行。
关键字: 内容标签:北京画院,法源寺,齐白石,,寓居,衰年,在这里,变法北京画院 法源寺 齐白石 寓居 衰年 在这里 变法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