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从威尼斯双年展到墨屐实验艺术展:谢天的可持续性艺术创作_威尼斯双年展-明月楼-谢天-持续性-创作-有趣-明月

编辑:邹萍 来源:雅昌网
 
谢天在杭州设计的民宿就藏在西湖山庄与香格里拉酒店之间,久雨初歇的阳光午后,记者拾级而上,在这栋民国时

谢天在杭州设计的民宿就藏在西湖山庄与香格里拉酒店之间,久雨初歇的阳光午后,记者拾级而上,在这栋民国时期的别墅里见到了他本人。他将这里取名为“明月楼”,源自白居易《长相思》中“月明人倚楼”的词句,又合“明月高楼,流光徘徊,把酒言欢,人生几何”之意境。

haJyQkyaWrBOVVMXhchcnpKet2QUMhwhRCF8NbI8.jpg

imte0okULGxqw9BcrqbcIkQ2SBDiMS1ojFfeAy3A.jpg

s3dvGZWnOfNQWp2AnJpDqbW8zQZZKRvHNrW0M1kZ.jpg

明月楼

打破墙面,重回自由

威尼斯双年展始于1895年,在国际艺术领域,它是掌控着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大展,可以说是艺术届的奥斯卡。前段时间,谢天的架上绘画展与装置作品个展《修墙——客观世界2019》先后在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亮相,“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这是一个隐喻: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太有趣的时代,如何打破这个不太有趣的时代的中间的墙,打破这面不应该存在的墙,让人回归到自然的状态,这是我的思考”谢天说。

NvtbFrkOOxAr8vH63u7l215lnGGaKtrMdzS6PHfU.jpg

8eT4SIRsvP69UT4Qbakefz4WM8ybCGhqN97mAsqv.jpg

YSF9ta9JJr8t5wxhFl2uzWxLJxFwrkw9w80Dyw9d.jpg

pWpiDm3rI2ogFETvCbyRymkSMrIwTyxWWKGHWErF.jpg

时代周刊的一期封面启发了谢天创作“修墙”:一个小女孩正朝着特朗普大哭,这个女孩因为国界问题与母亲分离。由此,他一下就想到特朗普要在美墨边界修墙了。从国家角度看,人类原本应该没有墙界的隔离,在原始的游牧时期,人们打猎到哪里就住在哪里,没有国家、洲际、地区之分,自历史路上,有三大重要革命: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让历史正式启动,大约12000年前,“农业革命”让历史加速发展,而到了大约不过500年前,“科学革命”可以说是让历史画下句号而又另创新局。今天的我们是否成长在“有趣的时代”?自从人类步入农业时代,人是定居了,但是,逐步形成边界,人与人、地区、国家、洲际之间的墙产生了并逾加沉重。

在创作过程中,他发现,通过装置的艺术形式去表达作品,必然要与自身经历产生化学反应,而结果自然是自己所擅长的。因为他从事了近三十年的建筑设计领域,所以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又因为想着要兼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采用重竹作为原材料(重竹是将竹子纤维打散,去糖份,烘干,再压缩而形成的新材料),用毛笔书写着0到9的阿拉伯数字——每一串冷冰冰的数字都代表着一个个活生生人在护照/签证/身份证等一切证件上的编号,一组组数字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也是这个时代有趣的代码。同时,他也运用LED灯将数字做成跳动的符号,代表着人通过边界时跳动的心脏,也暗喻了偷渡者因为边界上的武力威慑而心惊胆颤的情绪。

谢天说:“撤展后,会将作品带回中国。”他正在思考如何重构这一作品,可能会将这些墙面通通砸掉,仅留下一些痕迹,但在观众走过时,会产生一些互动,这些都是他的设想。

pkcC1gt2UrARsa1jVnxTOXaad9jw5Ace4EzaXzEt.jpg

FlDzXm4O57G3ItLC4V3iD7o8AbTEHOslHNm6imHC.jpg

2k0EulwS1hnOimqrcxQgTC9KCSYd76fswYDV5IWV.jpg

从设计走向艺术,可持续性发展

在设计领域里,谢天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项目,从菜场到商场、从西湖国宾馆到G20主会场等大大小小的建筑空间项目。他自我调侃道:“除了没有设计过殡仪馆和监狱项目,别的空间类型基本都做过。”

在自我总结设计经历时,谢天用了“三个八年”:第一个八年,设计是他的“生存方式”,刚出校门时,尤其是九十年代初,想的更多是如何赚点钱让自己存活下来,一切都是以客户为中心,一万个迎合。第二个八年,设计是他的“思考方式”,在机会至上的中国式发展阶段,他有机会尝试到各个领域的空间设计项目,锻炼设计能力、积累实践经验,确定自己擅长表达的方向。第三个八年,设计是他的“生活方式”,他将设计作为了自己的职业,精简团队,从设计慢慢跨向了艺术。

在这三个八年中,他不断地探索前进的方向,也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了在设计和艺术中始终思考的主题,即可持续性。

6alk4SsWEKBIAzOasdgGvmzAnUTqzpy5eMNPCTzF.jpg

b8jmaDjPHVhpzNq2dbgGubzEL2B46HDOGSXuZdv2.jpg

工作室

谈及自己跟可持续性主题的渊源,谢天说道:“在第三个八年中,我曾经去瑞士研修二年,学习的专业是建筑可持续性研究。”这段时间的研究经历便是谢天沟通设计与艺术之间的桥梁之一,在设计中,他会综合考量通风、遮阳、交通方式、粉尘、噪音、照明、材料等建筑的可持续性,尤其在再生材料领域有着独特的理解与运用。同时,在艺术的创作中,他将素材选取的关注点聚焦在新材料、再生材料、降解材料等和建筑、场地、自然的可持续性上,例如时下火热的垃圾分类,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拆”、“填”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这些元素在他的作品中均有体现。把可持续性理念融入艺术作品,这在当下的艺术家中是鲜有的。将可再生资源运用到艺术创作中,重复利用

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二次创作,这是一个设计师迈向艺术家后所独有的视角。

勤而不辍,自由快乐

明月楼内,“墨屐”谢天实验艺术展刚刚落幕,展览展出了14件全新的水墨艺术作品,这是一场自嗨式的展览,没有开幕式,更没有闭幕式。谈到水墨艺术的创作,他自述:“从设计转换成水墨,我没有任何约束,与科班出身的人相比,我少了条条框框的束缚,这种非专业性的书写与创作带给人的感受是自由的。”

tWFR0kd6wEXclDEj9Mq2yJSF6Y9VqCWKhbAd1G6P.jpg

谢天享受过程的快乐:“艺术赋予我很多,让我内心找到自我,创作时间是最享受的过程,没有任何目的,不受任何影响,这种快乐才是真正快乐!”在交流的间隙,谢天老师无意间张开的手掌掌心墨迹斑斑,他是从工作室赶到明月楼的,就在刚刚,他也许还在用水墨进行创作。对于自己的状态,他借用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赠与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来概括:“与众不同的背后,是无比寂寞的勤奋。”对于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他把一切都归功于此。


关键字: 内容标签:修墙,威尼斯双年展,明月楼,谢天,,持续性,创作,有趣,明月修墙 威尼斯双年展 明月楼 谢天 持续性 创作 有趣 明月
下一篇:十年与四个: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馆_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馆-考古-北朝-汉唐||上一篇:作为一种哲学_水墨如何实现当代转化?_姜吉安-张浩-无用空间-水墨是一种哲学-王非-老赫-艺画展览-宣纸-敦煌-哲学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