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香格纳M50空间升级后首展刘月作品:推演出的未知“体积”_M50-体积-刘月-形体-体积-极限-展览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网
 
香格纳M50空间刘月个展《体积》历经半年,香格纳M50空间完成升级。打通原有的一层空间,扩大了展示区

SUq0qVoG5yA1fZie3ImpcDnKhfRBf5z6aXXpraQ7.jpg

香格纳M50空间刘月个展《体积》

历经半年,香格纳M50空间完成升级。打通原有的一层空间,扩大了展示区域。而与香格纳西岸空间相比,这里将主要展示青年艺术家和试验性艺术项目。

空间的升级与刘月的现场创作同时进行,在长达一个半月的创作中,他以“手感”为基础,一切线索围绕锅炉房的某个角落将计就计就地展开,并不知道最终效果如何。因此对于当时来说,这里是一个未知的空间要举办一个未知的展览。

25HDLluITh6uyL5xSygl12F40L7OGXe7F5hRDKSz.jpg

刘月以角落创作时,最初的正方体

sFl1DsMqUZHDnFcp61Pfu8uvvOpwPZYdITUJXG8I.jpg

刘月创作中第七件作品(左),也是推演过程中最后一件形体

而在9月6日,刘月个展《体积》正式对外展出,也是刘月在香格纳上海空间的首展。展厅中被置放着7个未知来源、体积落差巨大的各异石膏形体,每个形体背后的墙壁上均绘有相应体积的三角形,让观众在看完实体后,能直观了解这一面积的形态。

一如展览标题“体积”,刘月将空间本身作为逻辑主体展开推演,具象化了创作者与空间及作品互动过程中生发出的巨大张力。

Fa8xFjdB6LqLStLh05x41QzM0mVXYiExlKcosFyF.jpg

XY4HUleOm5m1gs1Mg9wFi9XJSGUZhrreCCWgsbx2.jpg

展厅现场

他接受创作过程中发生的偶然,也尊重意外之下的结果。刘月以应激性的手法展开创作,自空间中的某一角落开启并延伸一段有关逻辑和经验的理性推导。这一看似可以推敲的发问在创作过程中,逐渐脱离经验的把控,唯一可证的,即是每个独立石膏形体都是对前一形体和空间解读的逻辑样本。

SawZug8VZBtf9gkggGzQerhLmymN3MDFqJZENlHk.jpg

PawKyU4ZsNTo7FyAkVUy7zBb6EhvLmEkQiAlJbp5.jpg

展厅现场

刘月在创作之初,就找到了两种研究方向,将其命名为“认知研究”与“为极限值得唯一”并且延续至今,所有的作品都围绕这两个研究方向进行。本次展览便是延续了2005年至今的“为极限值得唯一”研究方向,从自身的思考与体验出发,观测与分析极限化物态。“你可以说是‘为极限值’得(dei)唯一这样客观的物化状态,或‘为极限’值得唯一这样的主观意愿,这也是这个系列作品的核心价值,”刘月提到这一研究时表示。

SiLN2JP2yCKYMEQt813bidQqri942cq3BSVh3Fxs.jpg

zPHxxvMmWEWirRHPjNXHaABVOnsCd47azj2r9kzo.jpg

rZAG3YnQMou2IWAmwcXcRO7ZyRUVJZaw3kOOOpI8.jpg

刘月:体积  展览现场   

香格纳M50  2019

刘月将这一无法逆行推演的体验铺陈摆开,向观者呈现一种复制、叠加、堆砌之后的极限规律。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香格纳,M50,体积,刘月,,形体,体积,极限,展览香格纳 M50 体积 刘月 形体 体积 极限 展览
下一篇:巫鸿:用“屏风”讲过去与未来的故事_屏风-巫鸿-当代艺术-苏州博物馆-重屏会棋图-设色-绢本-苏州-画屏||上一篇:北京国际设计周·二十四节气流动展于中华世纪坛开幕_农耕文化-北京国际设计周-流动展-展览-文化-设计-流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