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海报
()9月1日上午,由双皓堂、陕西民间艺术收藏协会、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共同主办的乡贤遗韵——双皓堂陕西乡贤遗墨收藏展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展出了藏家王世科(双皓堂主)多年来倾其财力、精力收集的乡贤遗作精品一百余件,皆为陕西近现代极具影响的贤达遗珍。如书法巨匠三原于右任、戊戌变法重要成员礼泉宋伯鲁、海上画派名家同州(今大荔)蒙寿芝、书画名家蓝田阎甘园、民国时期“西京金石书画社”主要创始人咸阳张寒杉、关学大家蓝田牛兆濂、晚清大儒三原贺复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蒲城寇遐、晚清翰林旬邑萧之葆等等。
开幕座谈会上,邀请了多位文博界、收藏界等领域专家和文化人士参加,发表了独到的观展点评。
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馆长木南主持展览座谈
陈根远(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
我觉得通过这个展览,能够让我们在先贤的身上感受到那种周秦汉唐的余温,感受到百年以来陕西的文人、军人、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在身体力行地砥砺前行、励精图治,为民族的文化在传续。
赵力光(西安碑林博物馆原馆长):
清末到民国期间我们也有很多文化名人和乡贤做出了不少贡献,但往往被淹没在历史之中。今天的这个展览就是对一百多年来的陕西名人、乡贤作品的荟萃和集中,可以说是一个向这些乡贤致敬的非常好的方式。
戴希斌(画家、西安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我感受到这些先贤的东西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看这些老先贤们,既要看到他们继承传统、保护传统、传承传统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彼时为迎接新时代的曙光,也在做铺垫、做贡献。
李卫东(碑帖收藏家、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
我觉得文化自信就是只有对你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有自信,才是发自内心的对传统的礼赞和尊敬,所以今天看到这些,让我们感受到在陕西这片大地上,不光有周秦汉唐,其实近现代以后,也有如此多的值得我们自豪的先贤们。
贾妍(作家、《西安晚报》记者):
这些先贤们的书法的痕迹中留存的那种气息,让人觉得特别的滋养。即使已经有些遥远,但他们的气息还是很明亮,那是以一种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明亮,照耀了现在人心灵的明亮,也许被打动的还有那种藏在西安的更为博大和雅致的关中气质。
任致远(彬州市文化馆馆长):
这些先贤的价值就在于我们或者曾和他们在一起,或者至少能看见他们的背影,很亲切,通过他们的一笔一墨,就能看到文脉的传承,能真正的知道历史、懂得历史。
杨渭临(特邀嘉宾):
通过这个展览我们一是回望乡贤,二是感恩乡贤。在回望中感受的乡贤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下去。
王世科(双皓堂主):
每当我站到作品面前的时候,就是在跟先贤们交流、对话,在一种气场中接受感染,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胸怀气魄。这次展览活动更增加了我收藏的使命感,我会一如既往的把这件事做下去,在向各位朋友学习中,收藏永远在路上。
据悉,此次展览为期28天,将展至9月28日。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乡贤遗韵,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他们的,展览,感受到,西安乡贤遗韵 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他们的 展览 感受到 西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