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艺道融心——朱达诚雕塑作品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朱达诚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近40件,以及创作小稿,读书笔记、创作手记、纸本手稿、信件、出版物等相关文献。
“艺道融心——朱达诚雕塑作品展”研讨会嘉宾合影
湖北美术馆书记李和清主持展览开幕式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致辞
朱达诚,1942年生于武汉,先后就读于武汉艺师美术系附中、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文革期间,以辅导群众美术为主,并重点辅导黄陂农民泥塑5年;曾任职湖北省美术院雕塑室主任;1984年移居中国香港,从零开始,凭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踏实勤勉的奋斗精神开创出一番天地,2007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致辞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致辞
在展览开幕式上,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首先回顾了与朱达诚先生的多年相交:“我与朱老师相识,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黄陂农民泥塑,他是省美工队派驻的辅导老师,我是知青下乡的学员,那段时期也是我确定走上雕塑之路的起点;后来赴北京求学、到省美术院工作,他都是一位十分重要的引路人。”
艺术家朱达诚致辞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雷文洁为朱达诚办法捐赠证书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雷文洁致辞
同时,傅中望亦肯定了朱达诚作为雕塑家的专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中国当代雕塑史中,无论是从创作特点与为人之道,还是从对艺术教育和推动雕塑交流等方面来看,朱达诚都是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不仅见证与经历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湖北雕塑的发展并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大量反映历史与现实题材的雕塑作品,影响深远;移居香港后,又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秉承中国文化传统,吸收西方抽象的形式语言,创作出许多具有当代意义的作品。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朱达诚善于将社会任务与艺术审美相契合,使雕塑在功能与造型之外,蕴藉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同时,他还积极推动粤港澳地区雕塑与文化交流,使雕塑走出地域的局限,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艺道融心——朱达诚雕塑作品展”展览现场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则用“三个故事”对此次展览以及朱达诚的雕塑创作之路进行了总结,表达了与傅中望相似的观点:“在这场展览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位雕塑家与他的时代的故事:朱达诚先生是一个时代的亲历者,他经历了诸多的坎坷、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时代;朱达诚先生是一个参与者,他从来没有回避这个时代,而是积极投入、参与到这个时代;朱达诚先生还是一个时代的塑造者,可以用自己的作品来和这个时代相互证明是雕塑家最荣耀的事,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雕塑,而这个雕塑也将在未来证明它曾经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在这场展览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的是一位艺术家与他的家乡的故事:朱达诚先生是湖北雕塑发展的推动者,他的一生积极推动了湖北雕塑的发展;朱达诚先生是湖北雕塑人才的培育者,培育了想傅中望、项金国这样优秀的雕塑家;朱达诚先生还是湖北雕塑走出去的践行者,移居至香港的艰难生活中,他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可”。
“在这场展览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一位艺术家与他的艺术创造的故事:首先,朱达诚先生是艺术价值的坚守者,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积极的、向上的、给人鼓舞和力量的;其次,朱达诚先生是一个艺术语言的探索者,今天我第一次如此全面地观看了朱先生的作品,他有很多张创作面貌、很好的写实基础,有对西方现代雕塑的深刻理解,有对中国传统雕塑的意会;此外,朱达诚先生还是艺术语言创新的实验者,他用中国文字来做雕塑,把中国古代文化发扬光大,代表了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朱达诚,湖北美术馆,雕塑,,美术馆朱达诚 湖北美术馆 雕塑 美术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