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6月29日,由永新华韵主办的“百年前门·千年工匠”系列活动——“正阳门下·记忆前门”老北京历史影像展之“前门纪实摄影”沙龙活动隆重举行。多位国内摄影艺术机构负责人、著名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共聚一堂,感受光影魅力,共话北京记忆,活动还吸引了正在前门华韵非遗博览园访问的立陶宛驻华大使伊娜·玛邱罗尼塔一行的关注。
穿越历史,追寻城市工匠文化
恰逢建国七十周年,此次影像展多角度展现建国七十年来北京的文化变迁、北京独特的城市文化精神,结合中轴线申遗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深化对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的阐释。同时通过老照片去追寻北京的城市工匠文化,立体式展示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活动联动国内外顶尖摄影创意团队与机构,围绕“百年记忆,中轴文脉”为主题,通过“百年回望”“千年工匠”“正阳门下”三大影像板块,打造互动式展览、摄影师沙龙、匠人圆桌汇……等活动,跨界搭配摄影、科技、非遗技艺、艺术教育等元素,积极尝试场景式体验,给市民带来一个新奇有趣且能够近距离接触老北京文化的机会。
展览以故事、变迁、记忆探知北京文化精髓,探寻时代在城市烙下的深深印记,展出来自30余份历史文献中,横跨100年的老照片,更有当下摄影师的先锋艺术创作,以生动文字、图片、影像再现六百年前门天街的历史风貌。
见证时代,追溯前门百年变迁
展览现场
沙龙活动上,永新华韵执行总裁徐道明首先致辞,他表示光影有着特殊的文化魅力,“这些珍贵影像带着大家穿过历史的长河,用今人的视角去回顾往昔的岁月,通过照片,见证新中国成立70周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徐道明总裁代表永新华韵向参加本次展览的摄影艺术家颁发了参展证书,几位著名摄影师还先后分享了与老北京的记忆故事,以及自身的摄影创作历程,前门的回忆、北京的乡愁,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引起了现场嘉宾与观众的共鸣。
展览现场
文字、图片、影像串联起一个个故事,记录了北京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源流,追溯了北京非遗传承的今昔故事,也呈现了北京城市久远的印记与丰厚的积淀。活动最后,著名纪实摄影师刘凯旋老师分享了关于纪实摄影的拍摄方法,并带领摄影爱好者现场拍摄前门大街及中轴线上相关的人文及建筑景观,记录新时代前门大街的新风貌。
交流互鉴,吸引世界目光关注
正在前门华韵非遗博览园访问的立陶宛驻华大使伊娜·玛邱罗尼塔一行也被老北京历史影像展所吸引。此次伊娜·玛邱罗尼塔到访,与著名剪纸艺术家高佃亮就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交流互动,她还提到了家乡立陶宛也有剪纸艺术,并将其与中国剪纸进行了比较。伊娜·玛邱罗尼塔一行观看了正在举办的北京历史摄影展,她被这些历史影像所震撼,她表示,这些影像记录下了珍贵的历史画卷与美好回忆,这些摄影师也是文化遗产的记录者和参与者。
展览现场
伊娜·玛邱罗尼塔曾是立陶宛共和国驻巴黎总部的教科文组织大使和常驻代表,还先后担任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副主席,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等职。永新华韵执行总裁徐道明与伊娜·玛邱罗尼塔女士进行了亲切交流,并向其赠送了韩美林大师亲自设计的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生肖礼物。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次活动是永新华韵以6月“文化与自然日”为契机,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办的“百年前门·千年工匠”非遗主题系列活动之一。据悉,老北京历史影像展于6月25日开幕,将持续举办至7月15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位于中轴线上的前门大街是北京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前门的发展与变更,见证了北京文化的历史脉络。此次影像展多角度展现了建国70年来北京前门的文化变迁,深刻诠释了北京的城市文化内涵,也向世界彰显了北京的首都风范和古都风韵,加深了国际社会对老北京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明交流互鉴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字: 内容标签:前门,影像,正阳门,永新华韵,老北京,,永新,现场,影像,展览前门 影像 正阳门 永新华韵 老北京 永新 现场 影像 展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