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深圳美术馆主办,陈履生先生策划的“线:传承与发展——2019深圳美术馆当代艺术展”于2019年5月10日在深圳美术馆开幕。该展览将展出(以出生年份为序):杨讷维、祝大年、贺友直、黄胄、肖惠祥、袁运生、丁绍光、孙景波、唐勇力等9位优秀艺术家的84件(套)作品。并且在展览结束后还将推出版展览的同名画册。
展览现场
策展人陈履生在现场导览中
此次展览侧重于“线”——这一在中国艺术审美中有着独特魅力的元素,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古人对线条的应用,构建起了中国绘画的基础。从帛画到壁画,从画像石到画像砖,从卷轴到扇面,线立定其骨骼,线成全其气韵,线演变为一种胸中逸气。但随着20世纪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的传入,传统绘画体系受到了极大地冲击。线,作为传统绘画的重要基础之一,也受到了遇到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变化。
杨讷维《夜来香更幽》
祝大年 森林之歌80.5x111.5(全景图)
贺友直 《出门人》
展览选取了20世纪中期以来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片段,以9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作品为样本进行梳理,旨在表现新的社会与新的教育背景下的一代画家在线的使用和线的创造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以显现作为中国绘画核心语言的线的传承与发展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的不同表现。“我们选的有国画家、油画家、版画家、连环画家还有壁画家,他们从不同的层面来用自己的作品呈现线的发展,以及线与新中国美术创作的关系。”策展人陈履生谈到。
黄胄作品
肖惠祥作品
袁运生 傣家竹楼 钢笔 28x79 1978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3位是机场壁画的作者,今年恰好是机场壁画40周年,40年前的机场壁画开启了改革开放艺术界的一个新篇章。毫无疑问,新中国以来的历史发展从杨讷维1962年以线为主题的、像广东农村的这样一种丰富创作,到后来我们看到的各种线条的发展,一直到2010年贺友直先生的表现家乡风土的连环画等等,这些作品我们都可以看到不管是从1911年出生的杨纳维先生,还是到1952年出生的唐勇力先生,在跨越70年时间的区间、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来向人们展示了艺术发展中的线在中国独有的力量。“毫无疑问,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线对于艺术很重要,线对于中国艺术尤其重要,线对于新中国美术的意义也不一般,所以这个展览实际上是一个个案的研究展,通过这样一个个案我们了解的线在中国艺术界中广泛的影响以及70年来中国艺术家对于线的追求,对于线的探索,对于线的传承所作出的各自不同的努力。”陈履生说。
丁绍光作品
孙景波-周瑜设宴画稿-65.5x62
唐勇力作品
深圳美术馆自2002年举办“观念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以来,陆续成功地举办了一系列中国当代艺术展,这些展览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不仅全面、充分地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成果,还出版了多本具有文献价值的画册和文集,受到了艺术界广泛地关注,也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开幕式现场
开幕嘉宾合影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2019年6月2日。在展览期间,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深圳美术馆主办、陈履生先生担任学术主持的 “新中国美术创作中‘线’的传承与发展——第九届深圳美术馆论坛” 将于5月11日在深圳丹枫白露酒店会议室举办。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当代艺术展,深圳美术馆,线,,美术馆,发展,壁画,中国当代艺术展 深圳美术馆 线 美术馆 发展 壁画 中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