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不同之同——非具象艺术展”在北京不同艺见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年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康文峰、"不同艺见"执行馆长李裕君联合策展,特邀艺术家戈子馀、胡勤武、孟禄丁、孙策、田晓磊、王易罡、于洋及作品参展,旨在引申艺术表达的多样边界,并非媒介的边界,而是在“不同之同”中,不断生成幻化出新媒介艺术可能的“精神内核”,让艺术的表达与观看,在更加开放的今天,更加丰富、更加自由、更加民主。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以“不同之同”非具象艺术为主题,邀请几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媒介表达、不同艺术风格的艺术家非具象作品,从最初的油画、纸本传统媒介,再到机器美学、现成品观念、声光电动态、身体本能触发、雕塑抽象绘画、架上水墨装置、丙烯融合“理道”等多个角度,对照探讨非具象艺术在不同阶段、不同媒介的不同之中,又有何“万变不离其宗”共同的艺术内核;同时又如何面对艺术表达中,关于媒介的客体“服务”角色,成为物的主体对等存在;从抽象艺术对社会介入不表态的表态,来看新时代新媒介物现成品自带的社会信息与介入属性。
展览现场
胡勤武 17001 布面丙烯 160x140cm 2017
王易罡始终用艺术表达个性,探索人性。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王易罡调侃道:“都是瞎画”。看似是瞎画,实则为画家对于自己的一种探索,“我心”随无时无刻不在变动的时间流转,而具有瞬时性。此刻之“我心”与彼此之“我心”,实为两例,这是禅宗所讲“我心”之当下性,也是王易罡“瞎画”的精髓。在看似“瞎画”的背后,是其极力挣脱束缚,享受生活每一个瞬间的禅意。讲求当下,但并非混乱无序,在他的绘画中感受不到任何的拘束,极度的自由造成艺术表现力的爆发,画面看似“乱”到了极致,其实自有规律所在。
王易罡 2017抽象作品 布面油画 165x100cm
孙策 空白253号 布面油画 100x80cm 2018
田晓磊 过滤(截图) 互动程序 2018
同王易罡作品的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相反,田晓磊的《过滤》看似有序实则无序。田晓磊认为,世界充满了边界,人的力量同样如此,未来并非完全可以把控,世界的一切活动无非是在不断的触碰边界,又被边界反弹回来,反弹的轨迹是无序的,而由此构成了一个混乱、混沌的世界。在视频作品《过滤》中,田晓磊在屏幕上设置了一个临界点,无数个个体不断碰撞此点,又不断被反弹回来,反弹的轨迹在屏幕上形成无序混乱的线条。
孟禄丁 元速系列 布面丙烯 145x145cm 2011
戈子馀 Ge Ziyu 空墨系列06 宣纸水墨、矿物颜料 110x70cm 2019
于洋 笔墨无用-石绿 平时创作废弃物、纸本水墨、木 140x 98cm 2016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0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不同艺见艺术中心,不同之同——非具象艺术展,,具象,边界,我心,作品不同艺见艺术中心 不同之同——非具象艺术展 具象 边界 我心 作品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