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5日上午,“富贵猪——南京博物院藏猪文物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12号展厅开幕。
展览现场
据悉,南京博物院推出生肖系列展之“富贵猪——南京博物院藏猪文物展”,从诗词、典故、成语里,寻找生肖猪的影子;在陶塑、瓷器、玉器、砖雕、书画、皮影、年画、剪纸、玩具、饰品、标本中,发现生肖猪的艺术形象,并讲述其中的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
主办方表示,2019年是中国农历己亥猪年。猪古称“豕”,为六畜之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农民们辛勤劳作,憧憬着猪肥年丰的美好生活。猪因体态浑圆、憨态可掬、性情温驯,长期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文化意义代表着诚实质朴、富贵吉祥。
展出的玉猪握(六朝)
猪形手握在西汉初年已经发展完善,人们通常认为这种“猪”这种动物具有富态,有吃喝不愁的一生,或许更代表了主人财富的拥有程度。玉猪形手握在汉代兴盛之后,几乎没有出现打的发展断层。三国两晋时期是猪形手握的制作、使用走向繁荣的重要阶段。
展出的不同时期的陶猪圈模型
陶猪圈是猪圈和厕所一体的建筑模型。迄今出土的陶猪圈建筑模型,主要的作用是随葬明器,开始出现于西汉中晚期,东汉中期普遍增多,到了东汉晚期更为流行。厕所与猪圈合并,做到了对排泄物的有效处理,同时增加了猪饲料多样性,是先秦及汉代养猪理念的极大进步。
以猪为图腾的文物
早在旧石器时代,猪的地位十分崇高。由于对众多自然现象的不解与恐惧,人民相信万物有灵,祈求得到神奇力量的保佑。人们曾将猪头造型融入龙的形象。原始社会,处于狩猎时期的人们对野猪十分畏惧,但也希望它的威力能够保护自己。于是,猪就有了辟邪镇妖的寓意。在长江流域,庞大的采韦族就是以猪为图腾。黄河、辽河流域的祝融传说,与猪图腾崇拜密切相关。
与猪有关的美术
在民间文化中,有关猪的民俗与美术,广泛渗透在陶瓷、剪纸、刺绣等民艺中。在民间剪纸中,以猪形套的“丰”字的传统造型十分盛行,农家依然保留孩子制作猪形小枕、猪头鞋、猪头帽的习俗,来表达对孩子的祝福。
《己亥年》生肖特种邮票首发仪式
《己亥年》生肖特种邮票
在展览的同时,中国邮政的《己亥年》生肖特种邮票也在南京博物院首发。《己亥年》生肖特种邮票由韩美林先生设计,第一图名为“肥猪旺福”,造型憨态可掬,奔跑的姿态十分讨喜可爱。第二图为“五福齐聚”,两只大猪和三只小猪同时出镜,其乐融融,体现“全家福”的概念,也有对新年阖家团圆的美好祝福之意。
据悉,“富贵猪——南京博物院藏猪文物展”持续到2019年4月上旬。
关键字: 内容标签:邮票,南京博物院,生肖,猪,,猪圈,博物院,剪纸,图腾邮票 南京博物院 生肖 猪 猪圈 博物院 剪纸 图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